孙子指导爷爷,干部年轻化后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西西乐娱乐说 2024-11-08 15:14:15

近年来基层出现“孙子指导爷爷”现象—“70后还是科员,90后已成了镇长”。

现在,全社会开始推行干部年轻化这么一个倡导,尤其是在很多体制内的单位,比如央国企、事业单位,开始全面推行干部年轻化。

干部年轻化的初衷,是因为老干部缺少执行力,永远是经验主义,没有危机感,拒绝高目标,希望借助年轻一代的闯劲、拼劲和创新思维,形成“鲶鱼效应”,激发组织活力。

然而,近年来,这一政策在某些地区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提拔一个躺平十个,干活的时候说你经验富足,提拔的时候又嫌你年纪大。

年轻的时候让你当牛做马,美其名曰积累基层经验。结果你年龄到了,又要求什么干部年轻化。

破格录取年轻干部打破了千百年来论资排辈、以经验走晋升的规则,是个激发组织活力的好策略。

但是问题有没有呢?

肯定是有的,至少有这4点:第一,干部年轻化出现干部关系化的端倪。

一些有背景、有后台的新一代年轻干部逐渐崭露头角。

别人质疑的时候,领导都会说:“这个年轻人啊,能力很强,经验是不够,资历是不够,但是敢闯敢拼,值得培养。”

年轻人要上,总得有人要下,最终成为了一些人互相提拔、安插自己人的政策借口。

有这么一句话:努力考上的一本二本还不如别人的户口本。第二,急功近利化。

大家都想着趁着年轻抓紧晋升,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提拔就无望了,因此,大家都会急功近利,搞一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下面的人为了晋升,就必须讨好上级,都想着怎么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第三,一个年轻干部提起来,十个中年干部躺下去。

干部年轻化使得一些中年干部晋升无望,难免心中不平衡,丧失工作积极性,或者干脆选择躺平,甚至会暗地给年轻干部穿小鞋、使绊子。

第四,年轻干部业务不精,经验不足,难挑重担。

年轻干部的提拔速度过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在决策时容易不接地气,不符合实际,却热衷于指点江山,领导协调能力不足,难以服众,致使工作很被动。

甚至出现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瞎指挥。

有关干部年轻化争议最关键的核心在于:提拔没有标准,标准只在领导心里头,你得琢磨领导心里在想什么。

我们靠自己,不靠背景,不靠人脉,但我们最怕没标准,因为如果没标准,那就是人来定事,那我们就得围绕人而不是事去做工作。

论资排辈还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都是激励导向的问题。

两个人,一个是资历深,能力弱,第二是资历浅能力强,你把机会给谁?

在组织中的机会分配原则是什么?

四个字:相对最优。

企业是讲绩效的地方,是讲效益的地方,在评估体系上以结果论英雄,这里只讲人才论。

体制内最大的特征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论资排辈最大的好处就是安稳,可预测,不内耗,知道什么时候升迁,知道什么情况下升迁,不争不抢不打破头。

看一看老美让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竞选总统,这不叫论资排辈,这叫什么?

所以,有些你看上去觉得不合理,过时的东西,恰恰是经过妥协能够照顾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最优规则。

论资排辈对于国家组织是相对最优解,但也不能忽视它存在的缺点。

所以,要引入年轻干部化政策,并且要重用。

但不能为年轻化而年轻化,要建立一套标准,同时给与锻炼培养和考核期。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