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杜聿明去世之前,为何特意嘱咐妻子:你一定要在大陆定居

莫地方 2024-08-06 08:40:32

1949年1月,淮海期间,我华东野战队对国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在我军的猛烈的攻击下国军全线溃退,杜聿明作为这场战役国军的主要指挥官之一也成为了我军的战俘,不久后杜聿明被关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开启了改造生涯。

抵达功德林后,杜聿明受到了我党的优待,期间所患的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病状,在我党的医务人员照料下,慢慢转好,直到康复痊愈,对此杜聿明很是感激,抗美援朝胜利后,他曾经深情表示:“我对于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感到无比兴奋和敬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确实站起来了。”

之后,杜聿明获得特赦,并进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刻,期间他见证了祖国的强盛和富饶,同时英也会自己的过错进行忏悔,并且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可以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贡献。

1981年,杜聿明生命进入最后时刻,这时候他找来了妻子十分认真叮嘱她:“我死后,你不要去台湾找孩子们,就留在大陆就好,政府会照顾你的。”

杜聿明死后,他的遗体并没有第一时间下葬,而是等了半个月后才下葬,之所以等半个月,主要是杜聿明妻子曹秀清希望在台湾的孩子可以来北京送杜聿明最后一程,然而却没有等到消息,这让杜聿明的老友郑洞国十分不满,可不满归不满,也改变不了一切,所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让杜聿明下葬。

作为老蒋的心腹爱将之一,为什么要阻挡妻子去台湾找孩子们,还有就是为什么他的孩子没来北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1904年11月28日杜聿明出生于陕西米脂县东区吕家崄杜家湾。

祖上是地主,所以杜聿明家境还算不错,家境的不错,让他在中学毕业后,便和曹秀清组成了一个家庭,按照他的家庭情况,其实杜聿明完全可以走上一条从文道路,但是杜聿明没有这样选择,而是决定参军报国,之所以会有这样想法,主要是在中学毕业后,杜聿明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见识到了北洋军阀的腐败无能,这让让杜聿明深刻认识到从文在这个时代很难有前途,所以他才会选择从军,希望能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父亲不认可他的想法,希望他能走家里人安排的路,然而杜聿明拒绝了父亲的善意,而是坚持自己的己见。

1924年春天,杜聿明知道了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这让杜聿明十分高兴,觉得如果能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完全能达到自己的理想。

高兴之余后,杜聿明也感到忧愁,因为他知道父亲不同意他参军,所以想要参军,必须撒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父亲自己要去北京读书,父亲看到儿子改变了想法,同意了杜聿明去北京的要求。

就这样,杜聿明踏上了去黄埔军校的路程,在这中间,他认识了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等人,之所以他们抱着满腔热血来到了广州,但是抵达广州的时候黄埔军校报名时间已经过去,这让所有人瞬间一脸迷茫,然而这时候杜聿明站了出来,凭借自己家族力量找到了于右任,在他的介绍下,他进入黄埔军校,并和老蒋结识,这样杜聿明成为了老蒋的心腹将领之一。

在黄埔军校期间,杜聿明全心全意完成每一门学科学习,认真完成学业,随后杜聿明进入了军队,进入军队后,他的升职旅程并不太顺利,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基层磨炼,整体情况十分艰难,不仅进了监狱,而且还差点被枪毙,好在最后找到了老蒋。

然而,老蒋并不看好杜聿明,之所以不看好杜聿明,主要是杜聿明毕业的这几年没干出什么成绩,这让他觉得杜聿明就是个花架子,没什么实战经验。

再说了,那时候老蒋那有不少人才,所以让他想在短时间内打出成绩难度很大,可就算如此,杜聿明也没多说什么,因为他觉得老蒋就是自己的伯乐,只要自己好好做事,一定会等到机会。

1930年的时候,上天眷顾杜聿明,让他碰到徐庭瑶,并被徐庭瑶赏识,很快杜聿明便在一次战斗里立下功勋,这样一来杜聿明被晋升为少将团长,而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副师长,这一举措彻底开启了杜聿明辉煌的军事生涯。

在之后的岁月里,杜聿明成为了国军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长,而后他参加了淞沪会战、昆仑关战役、远征缅甸各系列战役,这些战役中杜聿明都有出色的发挥,这让老蒋对他很是认可,于是他被任命为第五集团军的总司令。

抗日战争的表现,杜聿明是一位抗日名将,然而他对于老蒋过于忠诚,这导致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愿意担任老蒋的刽子手,站在错误的一方。

淮海战役爆发后,杜聿明被老蒋任命为徐州“剿总”副司令,是淮海战役期间,国军最重要的指挥官之一。

淮海战役爆发后,我华东野战军在粟裕、陈老总等人指挥下,对国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国军全线溃败,战斗意志渐渐丧失。

见战局已经没办法挽回,杜聿明决定和自己的副官和几名警卫一起突围,在突围的过程中,杜聿明并没有找到机会突围,在绝望之下,本想自杀,但是没办法,而后被我军俘获。

在确认身份后,杜聿明和其他国军高级将领一样,被移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来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时候,杜聿明认为自己之前对我党和人民的所作所为,自己肯定不会有下场,所以从成为战俘那一刻起,杜聿明就十分悲观,认为自己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杜聿明被俘后,妻子曹秀清一直在找寻丈夫杜聿明的下落,然而这时候的国民党方面已经自顾不暇,所以没人管杜聿明的死活,所以当曹秀清上门的时候,他们直接告诉她,杜聿明已经遭遇不测了,曹秀清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久后,老蒋要求曹秀清带着一家人去台湾,并表示会确保他们一家人的开销,由于这时候的局势不太稳定,所以曹秀清在没办法情况下,只能带着一家人去了台湾。

老蒋虽然表示会负责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但是老蒋给的钱不多,这让曹秀清一家人生活十分困苦,在没办法情况下,她只能出门打工,可就算如此,还是没办法应付家里的开销。

在没办法情况下,曹秀清只能多次去找老蒋,希望老蒋能看在杜聿明所做的功勋上,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改善自己一家人生活,但是这时候老蒋压根不愿见曹秀清,因为在他眼里,杜聿明就是败军之将,还是被我军俘获,所以他觉得自己没必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所以曹秀清的申请没得到老蒋的回复。

在一段时间后,让曹秀清更为悲痛的事情发生了,那时候她和杜聿明的长子杜致仁在美国读书,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费,这让他的生活陷入了窘迫,在没办法情况下,他只能选择外出打工,可就算如此,依旧没办法改善生活,所以在没办法情况下,他只能和母亲曹秀清讲了这个事情,曹秀清在知道这个事情后,第一时间写信给老蒋,希望老蒋能给与一笔补偿。

老蒋看到这份信后,觉得杜聿明确实为国民政府做过贡献,所以他批了一千美元给曹秀清,但这一千美元是分两年支付,但是那时候杜致仁在美国读书一年要三千美元,这让曹秀清很是无奈,但是她还是第一时间把钱寄给杜致仁。

杜致仁在看到母亲寄来的钱后,很是悲伤,因为他知道父亲对老蒋忠心耿耿,想不到如今却被过河拆桥,这让杜致仁十分绝望,最后只能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杜致仁自杀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台湾,曹秀清在知道儿子自杀的情况后,悲痛不己,也彻底也看清楚了老蒋的真面目,下决定打算离开台湾。

1957年10月,杨振宁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让宋美龄十分希望能将他挖到台湾,所以找到了曹秀清希望能劝说杨振宁来台湾,曹秀清答应了宋美龄的要求,来到了美国,在曹秀清出国前,她将曹秀清的几个孩子扣留在台湾,并要求她在六个月内回台湾。来到美国后,曹秀清第一时间退掉返程机票,表示自己不愿意回台湾,女婿杨振宁给她办理了永久居住。

不久后,她得知了杜聿明已经被释放的消息,接着便开始操办回国事宜,经过一年左右的心理斗争,曹秀清终于回到祖国和丈夫杜聿明相会。

作为老蒋的铁杆支持者杜聿明,当年的反共决心其实很坚决,所以在被俘后,一直在找机会自寻短见,希望能以此报答老蒋的知遇之恩,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不少人将他视为最不容易改造的顽固派,所以杜聿明在进入功德林后,我党的管理人员保持高度耐心,从不和他争辩,同时还最大限度照顾他,这让杜聿明内心出现一丝波动,可这依旧没能让他站在正确的一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杜聿明的身体恶化后,他才感受到了我党对他的优待。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的身体患有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病状,这些疾病在无时无刻折磨杜聿明。

当他病魔打到的时候,第一时间送到医院,然后又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治疗,这让杜聿明的心态慢慢出现了改变。

毕竟人是个感情动物,一些东西看多了,思想也会发生变动,所以当他看到了新中国的变化,以及我党对他的各类优待,这让杜聿明的那颗坚硬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于是他开始在功德林里面积改造,很快他便成为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获得特赦后,杜聿明进入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在这里他担任文史专员。

而后不久,妻子曹秀清回到了国内和丈夫杜聿明团聚,之后两人在北京定居下来,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这期间虽然也遭到了冲击,但是在总理的安排下,他们的生活很快恢复正常,可就算如此,杜聿明也没忘记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所以在晚年的时候,他都在尽力为两岸的交流做出的贡献。

在这期间,女儿杜致礼经过来看望老两口,剩下的几个孩子由于都被困在台湾,所以跟没办法来大陆,可曹秀清一点都不后悔。

1981年初,杜聿明的身体情况进入了最后时刻,在这期间他叫来了妻子十分认真叮嘱她:“我死后,你不要去台湾找孩子们,就留在大陆就好,政府会照顾你的。”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杜聿明去世后,曹秀清十分悲痛处理丈夫的后事,在这期间中央打算为杜聿明办理追悼会,而他却表示在等一等,因为她已经给蒋经国和黄埔同学会发了电报:“我以悲痛的心情奉告,我夫杜聿明于5月7日晨7时27分在北京病逝。请转知我的二女杜致义、女婿徐炳森,二儿杜致勇、儿媳王贵华,三儿杜致严,三女杜致廉、女婿邢天才等7人,于本月21日前来北京参加追悼会。骨肉团聚,亲视含殓,以尽孝恩,一俟葬仪告毕,即行归返。恳请予以便利,至探哀盼。”她希望能以充满感情的电报,打动蒋经国的内心,让他能给与方便,让他们可以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

所以,她特地推迟了杜聿明的追悼会,这半个月时间里,杜聿明被冷藏起来,他在黄埔的同学和旧友纷纷写信给蒋经国,希望他能允许让杜聿明子女回去送他最后一程,然而蒋经国拒绝了他们建议,仅仅同意他们在台湾设灵堂,以表示对杜聿明的哀悼,郑洞国对此十分不满,觉得国民党行为了寒了大家的心。

一直等了十八天都没有台湾方面消息,所以杜聿明的遗体在5月25日的时候入殓安葬,这期间曹秀清的心情可以说悲痛到了极点,一方面是丈夫去世后,子女没办法送杜聿明一程,还有一方面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走了,你说这谁能不悲伤。

杜聿明去世后第二年,她终于和自己的孩子在香港见面,这样一来一个家才算完美,见面后孩子们希望她能去台湾,可是曹秀清觉得北京才是自己和杜聿明的家,而且丈夫在去世前,还叮嘱了自己,让她留在大陆,所以她不愿去台湾,毕竟那是一块伤心的地方。

1984年5月病逝于香港,享年82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1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