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11号楼的工作人员,除了厨师,其他人只有这2个结局

贱议你读史 2024-05-31 15:22:45
11号楼的工作氛围,真的很好

你还别说,尽管江青的脾气有些大,还有些古怪,但是在钓鱼台11号楼工作的那些人,相处起来的氛围那是相当的好。

李家骥,在伟人和11号楼做了13年警卫员,回想起当年的工作氛围,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工作人员之间是互相帮助.......是有着兄弟姐妹一般的感情”。这份感情,在阎长贵的书里就说得更为具体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描述那种氛围的。

“我们工作人员之间,是互相关心和爱护的.......一个人受到了批评或者诉责,大家心里都不好过......大家之间相处是很和谐的,在业余时间,是有说有笑的。”

——来源:《问史求信集》.阎长贵/王广宇著.

作为一个中国人大毕业的高材生,阎长贵引用了这么八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工作氛围: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这八个字出自刘向(西汉)的《说苑·贵德》,原文是这么说的:

“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在座一起玩耍的小伙们,只要有一个人的情绪不开心,大家伙的情绪也会感同身受的低落不开心。这种工作氛围那是相当的好啊!读来都让我羡慕不已,没有什么勾心斗角,挺好,挺不错,挺和谐。

阎长贵,作为钓鱼台11号楼的首任机要秘书,在11号楼待了一年的光阴,有的书里描述在11号楼工作的氛围很压抑,工作人员们之间相互猜忌,还会打小报告,对于这些描述,阎长贵这个亲历者直言就是瞎写。确实是有极个别的人会打小报告,但这种人在11号楼是待不长久的,不仅其他工作人员会反感排斥他,就连领导也会猜忌和防范打小报告的人,认为这种人的品行有大问题。

在阎长贵的著作里,他描写了一些很具体的小事,回忆当年在11号楼工作的愉快经历。

1967年的夏天,他在山东的妻子因为身体的原因,需要来北京检查看病。来到北京之后,妻子就住在钓鱼台北门外面的宿舍,这宿舍是钓鱼台警卫连的家属宿舍。11号楼的同事们得知阎长贵的妻子住在这里后,大家伙都很关心她的身体,得空的时候就结伴去看望。

在阎长贵的回忆中,他对三个警卫连的小战士印象颇为深刻,即使多年之后,他仍然记得那三个名字:刘真、李仁庆、王振荣;因为阎长贵是秘书的缘故,他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因此,妻子在北京看病期间,经常是这三个小战士轮着陪她去医院。

警卫连在11号楼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开垦出了一个蔬菜园,种上一些常见的蔬菜,为了给阎长贵的妻子补补营养,三个小战士时不时就去蔬菜园采摘一些新鲜的蔬菜,譬如什么豆角、茄子、西红柿之类的,这些行为让阎长贵十分的感动,以至于多年后仍然记得这三个小战士姓谁名谁。

多年之后,这三个小战士也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了,阎长贵依旧和他们保持着联系,这份深厚的友谊,也是当年在11号楼积攒下来的。

诸如此类的互帮互助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还有伟人专属的理发员周福明,是一个很亲和的人,没有架子,时常也给其他人理发;还有伟人的医生李志绥,也会给其他的工作人员看病。

虽说在11号楼工作的那些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好,倒霉的直接被送去监狱,命稍微好一些的也就是被赶出11号楼,但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之间的友谊是真情的,往后回忆起来也是美好的。

也就只有厨师程汝明,在11号楼是唯一善始善终的一个人。大概是因为,想找一个对胃口的厨师实在很难的缘故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