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速才发现,杂牌电车和新势力的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

乌鸦君的汽车观察 2024-09-08 15:06:58

在很多人看来,电车嘛,没啥技术含量——不就是电池+电机而已,买哪个品牌都一样!

但现实很“打脸”,等你开着一辆杂牌电车上了高速,就会发现:杂牌车和新势力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体验感真的不怎么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比完这3点,你就明白,实在是太真实!

首先,就是智驾水平有差距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依旧觉得:无非都是 L2级别的辅助驾驶,哪有那么夸张!再说,你认为的“杂牌”,别人甚至已经拿到了, L3和 L4级别的自动驾驶牌照——国产新势力拿什么去比?然而,现实往往打脸——纸面上的牌照,和实际路上表现,根本是两码事。真上路体验你就会发现,杂牌电车真的差劲……这可不是高级黑,随便去个4S店试驾,你就会看到:他们的“智驾”技术,别说让你放心用了,连自己用起来都“很怂”!

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到底,就是算力、算法,都不太行。以某杂牌电车为例,还搭载的Mobileye 的芯片,算力只有2.5TOPS。可能很多人没有概念。举个例子,主流新势力的车型,现在基本都是双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相当于是前者的200倍!考虑到这种巨大的差异,怎么可能做得好智能驾驶呢?算法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因为目前的新势力,已经开始搞“端到端”了,马上就要打通“家门到家门”的智能驾驶。而那些杂牌电车,高速上的智驾都还很不靠谱。

所以,不上高速还好,上了就会发现:新势力的车,90%以上的路程,都可以交给智能驾驶完成了,省心又省力;而杂牌电车呢?动不动就要你接管,开起来特别累!

其次,智能交互明显不行

很多人一听“智能交互”,可能就觉得没啥用:“按钮不就挺好吗?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干嘛?”但实际上,智能交互的真的很有用——特别是上了高速,差距就更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速上开车时,你得一直紧盯路况,眼睛不能分神。这时候,如果你想调空调或者换导航,杂牌电车的交互系统,真的能把你急死。语音识别慢半拍不说,有时候还根本理解错了,搞得自己必须去手动操作——这直接就分心了!很多事故,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发生的…毕竟,开车最怕的就是分心。

但优质的交互系统,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完全解放双手。这可不是乱说,以蔚来、小鹏这些品牌的车为例,智能语音系统响应速度极快。你可以同时下达5-6个指令,它都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而且,它还能根据你平时的习惯和对环境的感知,提前做好准备,根本不用你操心。这玩意和智能驾驶系统一结合,上了高速就会发现,开车真的既轻松又方便——杂牌电车根本不能比!

最后,就是能耗管理差距明显

当然,不是说杂牌电车的能耗表现完全不行,只是相比之下,确实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上了高速之后,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势力的起步早,在电气架构上投入了大量资源,集成度非常高,能耗管理自然很出色。相反,很多杂牌电车起步较晚,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还远远不够。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就连跨国巨头大众集团都选择放弃自研,开始采用小鹏的技术——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另外,很多杂牌电车,还是“油改电”的产物。说白了,就是直接拿油车的框架,强套在电车上。导致的结果就是,内部设计不适配,布线不合理,电池的摆放位置也奇怪….就这种情况,能耗管理,自然就很难降下来了。这还真不是瞎说。参考一些权威机构的实际测试,能耗表现很好的杂牌电车,几乎很难找到。相反,国产新势力品牌,在能耗管理上非常亮眼,有些车型已经接近特斯拉的水平了!

总而言之,杂牌电车和新势力车在智能驾驶、交互体验和能耗管理上的差距,确实不小。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这些差异会更加明显。不过,也别一棍子打死杂牌电车。毕竟,它们的造车经验丰富,在车身和底盘设计上表现优异,几乎可以碾压国产品牌。所以,选车时关键在于你的需求。你是更看重驾驶体验,还是对价格、底盘设计更在意呢?对此,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看法!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