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已出?大众坚持“在中国,为中国”,德企数万人或面临裁员?

冷紫葉 2024-11-14 09:52:13

曾经,“德国制造”也是精工细作的代名词。

大众这个品牌更是象征德国制造业的荣耀。

可如今的大众在德国本土大刀阔斧地裁员,关厂,击碎了德国引以为傲的工业神话。

与此同时,大众却在中国市场上投入巨资,加速布局。

大众这么厉害的工业巨头,为什么在德国纷纷倒台?

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这意味着什么?

01

1937年,大众汽车品牌在纳粹德国的推动下诞生了,一开始这个品牌的初衷是为普通的德国家庭打造一款“国民车”。但在二战结束后,大众汽车不仅成为德国经济复苏的引擎,也是德国工业精神的化身,从“甲壳虫”到“高尔夫”再到豪华品牌,大众用一个个经典车型征服了全球市场。

可在今年十月份,这个曾让德国人引以为豪的工业巨头突然宣布“放血计划”。

计划关闭德国境内至少三家工厂,还有大规模裁员,这将有数万名员工面临失业的风险。对于留下的员工也要实施18%的降薪方案,这无疑是对员工的巨大考验。

面对这场变革,德国汽车工人岂会示弱?谈判桌上唇枪舌战,抗议声浪此起彼伏,工会与公司角力,火药味弥漫不散。事态发展到最后,连德国总理都不得不出面呼吁大众保留就业岗位。

这种罕见的政府干预也看出了事态的严重性,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政府能做的也仅限于此。

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旗舰,大众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其他汽车制造商多个品牌可能会效仿大众的做法,导致更多的工厂关闭和裁员。

还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很多零部件供应商可能面临更多订单骤减的窘境,进而被迫裁员或倒闭。

但大众这么做也是有他们的苦衷,德国本土制造业始终被高昂的能源及劳动力成本所困扰,在能源价格如火箭般蹿升的当下,企业成本压力更是沉重不堪。

在目前电动化的浪潮中,大众的转型步伐相对缓慢,虽然已经投入巨资发展电动车,但仍落后一些新兴对手。

长期以来,它们被视为德国经济支柱,政府也希望它们能在经济低迷时期挺身而出,为国家经济做出更多贡献。可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还是会首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02

当大众在本土进行“瘦身计划”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恰恰相反。

在中国,它不仅没有收缩,反而在持续加码投资。在本土大规模裁员的同时,竟在异国如此大手笔投资,其中原因细想一下,也能看出大众的远见卓识。

它的战略显然向中国市场倾斜,不光在资金上,在管理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调整。更引人注目的是大众正在将中国业务独立化,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将拥有更大的决策权。

这不光是一个口号,而是一套本土化的方案,从研发到设计生产,大众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本土价值链。可大众为啥如此注重中国市场呢?

答案显而易见,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电动车革命的前沿地。

当德国还在使用传统燃油车的时候,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蓬勃发展。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就从电动车的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让大众品牌看到了巨大的机遇。

而且中国市场的创造能力正在引领全球汽车技术的新潮流,它们显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反而希望通过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03

随着中国电动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欧洲传统车企已经处于明显劣势。于是欧盟委员推出一些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行动。

多年来,欧盟一直标榜自由贸易,如今却开始对中国电动车设置障碍,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会损害欧盟的国际信誉,还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贸易报复。

最讽刺的是,这场制裁根本无法解决欧洲汽车产业的结构性问题。

高昂的生产成本,缓慢地技术创新,这些才是欧洲车企真正的痛点。

欧盟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分裂,德国和匈牙利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过,公开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德国车企更是直接指出,制裁将损害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许多跨国车企已经深度介入中国市场,对制裁持谨慎甚至反对态度。大众,宝马一些企业在中国的利润占据全球收入的相当大比重,它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贸易环境被政治对抗破坏。

不过我们中国的企业正在用技术和市场证明自身竞争力,无论是电池还是智能驾驶,中国企业已经站在创新前言。

04

德国传统燃油车想要往电动汽车方面发展,还需要及其艰难的技术革命。多年来深耕内燃机的工程师们突然要重新学习电动车的全新技术路线,这一转变是极其艰难的。

高昂的人工成本也是让他们负重前行。

从环保法规曾明看,欧盟不断收紧的碳排放标准,实际上是在用行政手段倒逼产业转型。可政府电动车政策的不确定性,补贴力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池回收一些问题,都是一层不确定的因素。

传统优势正在被颠覆,创新能力正在被严峻考验。在这场革命中,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05

在汽车工业的全球版图中,德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引人深思。所以在这场变革中,合作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

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日益成熟的新能源技术研发能力以及高效的产业链整合优势。中德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德国的先进制造工艺与品牌运营经验可以与中国的市场活力、技术创新力相结合。

信息来源

看看新闻,环球网,光明网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