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领导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而如今印度裔在海外的地位也赶上了这股东风,早已在多个国家“登堂入室”,例如英国前首相苏纳克便是不折不扣的印度裔,特朗普内阁也有不少印度裔成员。但印度裔真被欧美国家的白人接纳了吗?近期美国民众在社媒上掀起的反印浪潮,或许很能说明问题。
此事的起源其实是一场“论功行赏”。在特朗普赢下大选并开始逐渐任命官员之后,他的支持者因为移民问题,尤其是H1B签证问题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以马斯克为首的支持移民派,他们认为只有吸纳更多移民,美国才能保持竞争力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派是以特朗普上一任期的核心幕僚班农等人为核心的反移民派,他们认为应该把移民的工作岗位留给美国民众。
这两大派系的沟通原本还算稳定,只是彼此攻讦而已,但是后来特朗普任命的“政府效率部”领导人拉马斯瓦米打破了这一平衡,他不光抨击美国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还指出美国需要源源不断的海外技术移民才能战胜中国,更令一些人无法接受的是,他还是一个印度裔。这一下子就让反移民派破了防,因为这相当于宣称美国本土人力完全不堪一用,从根本上否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于是反移民派立马为自己的族裔展开了反击。
实事求是地讲,他们的反击尤为精妙。由于这场讨论是在圣诞节期间发生的,当时中国刚试飞了两架“六代机”,于是反移民派立即拿中国说事,指出中国不依赖移民,完全靠中国人自己取得了现在的成就,而现在马斯克等人却要求美国接纳更多印度裔,并提出来一个十分犀利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不引进印度裔,也照样能与美国竞争?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双方都不愿意承认的,于是话锋一转,反移民派开始攻击起印度裔来。一些美国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政府天天宣传中国是美国的“敌人”或“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却发现大量的印度裔靠着H1B签证来到美国,抢走原本属于美国人的工作,而没看到中国人这样做。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对印度裔的“讨伐”,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流行起来。
此事充分折射出美国目前的矛盾状态。从美国移民派与反移民派的分歧来看,在美国制造业流失已经不可逆转之后,中美两国在制造业上不具备多大的竞争,反倒是美国越来越和印度处在同一个生态位上,都靠金融-服务业经济模式维持美国经济发展。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印度擅长的软件、医药、金融、管理咨询,恰好也是美国力争保住的高价值行业,美国丢掉了制造业,总不能连这些高附加值的产业也丢掉。
因此美国目前社媒上流行的反印浪潮,其实也算是这种竞争关系的体现,为了保住自己的产业,特朗普上任后,原本较为融洽的美印两国,搞不好也会爆发“战争”,或许是关税战、或许是反移民战。但总而言之,美方绝不可能在制造业竞争不过中国的背景下,再把其他产业拱手让给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