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求恩医院贾原教授骤逝,年仅41岁!行业“内卷”的牺牲品?

霖落看文化 2024-12-03 04:36:52

2024 年 12 月 1 日,一则网友饱含悲痛的悼念帖在网络上悄然传开,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字里行间,满是对挚友贾原教授离世的不舍与哀伤,人们这才惊悉,11 月 30 日,一场肃穆的告别仪式已然举行,送别的人,正是年仅 41 岁的贾原。这位正值盛年、本应在学术和医疗领域大展拳脚的精英,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与世界挥手作别。

贾原教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好友那泣血般的回忆里,一个鲜活、热忱且善良到骨子里的形象跃然而出。“他太善了,但凡领导有所托付、朋友开口相求,哪怕自己手头的工作已堆积如山、身体早已发出疲惫的警示信号,他都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而后全力投入。”

这般毫无保留的付出,在旁人眼中,是医者仁心的最佳诠释,可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对自身健康的一种慢性透支?在当下竞争激烈、快节奏的职场环境里,贾原的选择颇具典型性,无数人怀揣一腔热忱,秉持敬业精神,却在不经意间模糊了拼搏与过度劳累的界限,一步步将自己逼向健康的悬崖边缘。

身为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中心及细胞生物实验室负责人、山西仁安生物工程研究院负责人,贾原肩负着推动学科前行的重任,主攻免疫治疗这一前沿领域。年纪轻轻便晋升教授,背后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与拼搏。

翻开他的学术履历,那是一份份实打实的成果答卷: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 5 篇研究,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 8 篇,总计 37 篇学术成果,宛如一座巍峨的学术山峰,见证着他日夜钻研、焚膏继晷的奋斗历程。

每一篇论文背后,或许是实验室里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是一场场激烈研讨、反复验证的数据 “硬仗”,这般高强度的脑力与体力劳动,日积月累,身体怎能吃得消?

时间回溯到 11 月 21 日,网络上贾原教授发布的一则科普视频还余热未消。画面中的他,身着一袭笔挺的蓝色西装搭配整洁衬衣,神采奕奕,条理清晰地向大众科普干细胞疗法的价值,彼时的他,状态极佳,眼中闪烁着对科研前景的笃定光芒,谁能料到,短短数日之后,心梗突袭,生命瞬间被按下了 “暂停键”。这般巨大的反差,仿若命运开的一场残酷玩笑,却也是过度劳累埋下隐患的真实写照。

再将记忆拉回到今年 5 月,那场科研前沿与皮肤诊疗新技术学习班上,贾原教授高大挺拔的身影在一众专家同仁间格外醒目。他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侃侃而谈,与同行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交流着最新的科研见解。彼时的他,是学术舞台上的主角,散发着知识的魅力,吸引着众人追随他的学术思路。可谁曾想,这鲜活的一幕竟成了他留给众人为数不多的 “高光时刻”,此后,健康隐患悄然蛰伏,直至爆发,一切戛然而止。

令人痛心的是,贾原教授的遭遇并非个例。几乎同一时段,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硕峰教授,年仅 55 岁,也因突发疾病离世。讣告里简短的 “因突发疾病去世” 字样,像一层薄纱,掩盖不住背后沉重的哀伤与疑问。两位学界精英,先后倒在工作岗位上,是偶然的巧合吗?显然不是。这是医护、科研界长期存在的高强度、高压力工作模式酿下的苦果,是整个行业 “只争朝夕、拼命向前” 风气下的牺牲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硕峰教授

贾原教授带着未竟的科研事业遗憾离世,家中的亲人们从此失去了顶梁柱,学界也痛失一位潜力无限的领军人物。但他的离去不该只是一声叹息、一段短暂的惋惜,而应成为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医院、科研机构乃至全社会,都需深刻反思现行的人才培养与工作模式,何时才能摒弃这种 “拼命三郎” 式的文化,为这些精英人才撑起一把守护健康的 “大伞”?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