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行进中国”调研行
村里的“致富经”
人民网记者 杨磊
清晨,阳光刚刚爬上屋脊,江西婺源篁岭古村的吴仙凤大妈就开始忙活起来。红辣椒、玉米、南瓜、豆角等农作物被错落有致地摆上架,传统的“晒秋”早已不再是秋季的专属,四季不同的丰收景象,成为了古村的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
谁能想到,有着500多年历史,如今游人如织、活力满满的篁岭古村,曾经面临“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尴尬,180多户人家的村庄一度外迁到只剩下68户。
青山环绕中的婺源篁岭村。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面对这样的窘境,婺源县立足篁岭“晒秋”等特色景观资源,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动摇,采取旅游扶贫方式对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时至今日,篁岭古村凭借明清古建、万亩梯田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光森林夜游等新业态,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这座险些湮没在历史中的百年古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古村变新村,旧貌换新颜”,篁岭古村保护了生态,传承了文化,带富了百姓,创造了“篁岭模式”,成为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典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
发展乡村产业,关键是做好“土特产”文章。云南昆明斗南是中国花卉产业发源地之一,全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斗南,每天有数以千万计的鲜切花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繁荣的“鲜花经济”背后,是花卉育种和科学种植、“航空+高铁+冷链”立体运输模式、大数据中心数字化管理的完整产业链条。
从“以路为市”到建成第一个花卉交易市场,历经40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发展乡村产业,离不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多年前,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还是一片戈壁滩,周围遍布着矿石开采后遗留的大坑。“20多年前是没人愿意留下来的。以前风沙非常大,茶几上总是蒙着一层沙子……”早年在深圳打工的乔静对儿时家乡的贫瘠记忆犹新。如今的昊苑村已经成为拥有19座酒庄、种植酿酒葡萄1.8万亩、年产葡萄酒6000吨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曾经的砂石采矿塌陷区如今已变成满目葱茏的葡萄酒庄。人民网 周航摄
“种植葡萄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葡萄酒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从而带动就业,提高了老百姓收入水平。”现在,已经成为庄园讲解员的乔静,言语间时刻流露着对家乡变化的自豪。
发展乡村产业,要抓好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河南开封市杞县沙沃乡王大夫庄果蔬种植基地的大棚里,火红的辣椒、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菜农们正在采摘果蔬,装车、称重,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众人拾柴火焰高,近年来,沙沃乡围绕“资源融合、人才发力、效益提升”三方面,持续打造“蔬菜之乡”,累计打造大小产业园区14个,培育出8个蔬菜种植基地,已建成蔬菜大棚500余座,种植面积近2000亩,发展露地种植(在温室外或无其他遮盖物的土地上种植)3000余亩,标准育苗车间3000平方米,产业覆盖了18个行政村,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促农增收的新路径。
齐齐哈尔和牛饲养场内的和牛正在进食。人民网 徐成龙摄
发展乡村产业,要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地处北纬47°黄金养殖带,良好的生态、高寒的环境,能够产出高品质的牛肉产品。为培育壮大高端肉牛产业,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政府采取“企业+农户+订单”模式,政府提供免费冻精、购牛补助等和牛改良扶持政策,引导肉牛养殖户进行和牛冻精改良。
2023年底,龙江县畜牧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9.6万头,同比增长7.3%,畜牧业产值68.5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农业总产值的5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让乡村更美了,农民群众的致富路也更宽了。古朴的村庄,回荡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田间地头,洋溢着农民们丰收的笑容;加工车间,处处都有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幅幅画面汇聚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也汇聚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