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取经之后的事情,他始终在回避政治,而政治偏偏抓住他不放

真益谈谈历史 2024-08-19 01:49:07

大唐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长安。

此时长安万人空巷。都在迎接一个叫玄奘和尚的回到大唐,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人。他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贞观三年,以偷渡的方式自长安赶赴西域,一路向西,费时四年,行程几万里,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学习佛法,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印度一住就是十余年。在取得真经之后,玄奘启程回国,在到达于阗进入大唐帝国边境后,就派人跟随商队到长安向朝廷呈上表彰。用意只有一个,向朝廷解释自己当年违禁偷渡出国的原因。

上表后,他接到允许回国的敕令。可让46岁的玄奘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当他再次出现在大唐帝国京城长安的时候,无数的长安市民会以最隆重的礼仪来迎接于他,沿路挤满了追星的人群,每个人都想目睹这位传奇人物的容貌。在当朝宰相房玄龄安排下,玄奘进入弘福寺。还把他从印度带回来的657部佛经和150粒释迦摩尼肉舍利,以及7座金、银或檀刻佛像陈列出来,供官员士人瞻仰。

正在洛阳李世民得到房玄龄的报告之后,立即让玄奘速来东都相见。

应该受,玄奘离开大唐这么多年,他对国内的政治尺度有些吃不准,十分惶恐。在到达长安八天之后,也就是二月一日,玄奘在洛阳皇宫仪鸾殿第一次见到了李世民。巧合的是,玄奘与李世民同岁。

此后20天中,玄奘被连续召入内殿与李世民谈话,他们具体谈什么,史书并无记载。李世民为何如此为礼遇玄奘,实在是令人费解,要知道,李世民本人并不信佛。因为李唐王朝的皇帝都信道教,进一步来说,李世民对佛教的了解是非常有限。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李世民已经占据高昌,焉耆等地,还准备攻占整个西域各国,因为玄奘在西域住了十多年,自然了解其中的真实情况,经过一番攀谈。李世民觉得玄奘谈吐不凡,对西域各国地理、历史和国情了如指掌,所以便和玄奘了解情况,一番攀谈之下,李世民觉得玄奘大才,因此鼓动玄奘还俗,在朝中做官辅政。这自然被玄奘断然拒绝,玄奘的一生,只为信仰而活。

在这名雄才大略的天子眼里,玄奘说到底是有“前科”的人,现在虽说载誉归来,可以既往不咎,但我对你的了解和把控十分有限,而且你初到长安就万人空巷,号召力这么强,终归让人不放心。一切超越皇权掌控的举动,都不会被允许。而玄奘希望闭关翻译佛法的提议也被李世民拒绝。玄奘与皇帝的分歧,已经暴露无遗。

一个得道高僧,拼命想要挣脱政治影响,安安静静地翻译经书,传播教义,而政治注定要与他纠缠下去。

后来在他一再恳求之下,李世民同意玄奘在弘福寺译经,并给予官方经济资助和很多助手。玄奘知道,李世民既然如此帮他,他也必须做出一定的政治妥协。因此除了在翻译佛经之外,他还应唐太宗的要求,日以继夜写出了10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作为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这实际上却是比佛经还重要的历史,经济,地理的史料。

值得一提的是,玄奘还将道家经典——老子《道德经》翻译成梵文,并由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中印度时带走。李世民对此十分高兴,赐给玄奘一领价值百金的袈裟,以示对玄奘的重视。为此李世民还亲手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皇太子李治也受感染,写了《述圣记》。这两篇文章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佛教在唐朝传播的护身符。李世民驾崩后,玄奘亲自护送太宗灵枢返回长安。

但自高宗李治登基后,玄奘的命运随着政治沉浮,而且是更加凶险,因为李治信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

永徽六年五月,尚药奉御吕才有人公开质疑玄奘的佛学不权威,因为玄奘三个弟子对佛经的疏解互有矛盾,因此写成一本书,以此打击玄奘。这件事对玄奘伤害很大。他的弟子慧立后来写信求助于左仆射、燕国公,辅政大臣于志宁。或许是在朝中高官的出面干预下,吕才方才不再大肆宣扬。

这场学术官司最后打到皇帝跟前。唐高宗敕令,让群臣学士等人去慈恩寺,由玄奘与吕才当面定对,结果是吕才“词屈谢而退焉”。但吕才的出现,背后肯定是有人纵容。

因为吕才事件后,玄奘的行动已经不那么自由了。唐高宗不仅派出六臣“监视”玄奘译经,实际上软禁了玄奘。在此情况下,玄奘奏请入少林修禅并译经,但被李治拒绝。原因就在于玄奘与辅政大臣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人关系莫逆,这让李治十分忌惮和不满。因而也被归入打击的派别。

玄奘其实并不糊涂。他估到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凶险,在各种上表中极力讨好唐高宗和武后。并说服唐高宗、武后将皇子李显剃度。他这么做,仍是为了佛教的传播,以及译经事业能够得到朝廷的资助,但结果似乎不理想,因为随着辅政大臣的失势,玄奘在朝中可以说已经孤立无援了。

不久之后,玄奘前往玉华寺译经,实际上就是远离京师避祸。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玄奘圆寂。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他勉励弟子们加紧翻译。玄奘弟子有几千人,著名的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直到玄奘圆寂,御医才从长安出发赶往玉华寺。唐高宗不太待见玄奘,由此可见一斑。

玄奘去世后,李治罢朝一日。玄奘下葬时,规模很低,差距很大。玄奘起初葬于白鹿原,五年后,被起棺重葬于少陵原。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