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盗墓“祖师爷”
姚玉忠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平日里寡言少语,行事谨慎。他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尤其喜欢研究与风水、地理相关的书籍。从外表看,他与普通人无异,但他有着鲜为人知的“绝活”——这项技艺来源于他的父亲。从小耳濡目染,他便学会了通过观察地形和风水来推断墓穴的位置,这种独特的本领让他在盗墓圈内声名鹊起。从二十几岁开始,他便走上了盗墓这条路,一干就是三十年。
随着时间推移,姚玉忠的本领越传越神。他的同道中人开始传言,他不仅精通风水,还能通过观察天象和星斗的位置,配合手中的罗盘,在方圆百里内精准锁定一块墓穴。这种近乎神话般的能力让他在盗墓界地位无可撼动,人们私下称他为“祖师爷”,更有人称他为“关外第一高手”。
姚玉忠的盗墓行为从来不是随意出手,而是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他的踩点工作异常严谨,总是选择在白天进行。他喜欢一个人前往目标区域,这样能够避免引起他人的怀疑。他总是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整洁的衣服,打扮得像一位普通的户外爱好者,常常在山间转悠一整天。他会仔细观察地形的走向,尤其关注那些符合风水理论的山脉、河流和山谷。他对风水学有着极深的研究,能够轻松辨认出“左青龙、右白虎、上有靠、下有照”的典型风水宝地。他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每一处关键的地形特征记录下来,并用罗盘测量具体的方位。
姚玉忠在盗墓工具的选择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他发明的“扎子”是一种由多段钢筋拼接而成的工具,设计简单,却非常实用。这种工具可以迅速组装,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方便团队成员在盗墓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扎子”轻便又易于携带,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能够轻松使用。他利用“扎子”探测地下土层,通过观察带出的土质颜色和颗粒判断墓穴的存在。他能够准确分辨出不同层次的土壤,比如是否有人工改动的痕迹或是古墓的封土结构,这种精准的判断离不开多年来的实践积累。
相比传统的洛阳铲,“扎子”的效率更高,使用时无需挖开大面积的地表,便能探知地下的情况。洛阳铲虽然也是盗墓贼常用的工具,但由于体积较大、操作较复杂,在复杂地形中并不方便。而“扎子”完全克服了这些缺点,因此成为姚玉忠团队的核心工具。团队成员在使用“扎子”时,也完全按照他的指示进行操作,确保效率和准确性。
尽管如此,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许多盗墓团伙开始依赖现代化设备,比如三维立体成像仪、金属探测仪和炸药等。这些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探测,甚至能够准确锁定埋藏的文物位置。然而,姚玉忠始终拒绝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他认为传统的探测方式更加可靠。即使是简单的判断,他也更倾向于用罗盘、扎子和双手去完成,而不是通过机器获取答案。
他对传统手法的依赖可以说是他盗墓生涯中的一大特点。他对这些古老技艺有一种近乎执着的熟练掌握,尤其是风水与罗盘的结合运用,使他在探测墓葬位置时总能快人一步。
频繁交易与文物流失的背后
姚玉忠的盗墓活动不仅规模庞大,频率更是惊人。据其同伙供述,从2013年到2014年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团伙外出作案多达200余次,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行动。许多珍贵的文物经他之手流入黑市,最终被倒卖至更广阔的地下市场。
2012年6月,姚玉忠将一对出土的玉镯以6万元的价格卖给田亚军。这对玉镯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属于极其珍贵的文物。交易达成后不久,姚玉忠再次找上田亚军,以“借款”5万元为由,将一件玉璧抵押给田。尽管形式上是借款抵押,但实际上这已经是一种隐晦的交易方式。这件玉璧在鉴定后被确认同样为新石器时代的一级文物,与玉镯一样价值连城。然而,这两件珍贵的历史遗物并未因此被妥善保存,而是继续在黑市中流转。
到了2013年5月,姚玉忠通过他的交易网络联系到另一名买家张鹏。这次交易的规模更大,价值更高。他以130万元的高价将3件马蹄筒形玉箍和一对玉镯卖给张鹏。这批文物中,2件马蹄筒形玉箍和玉镯经过鉴定后被认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一级文物,历史意义重大。但在这笔交易中,还有一件马蹄筒形玉箍为现代仿制品。
2014年2月,姚玉忠再次以“借款”为掩护,将8件红山时期的玉器抵押给张鹏的弟弟张蕊。双方约定,若姚玉忠逾期未还30万元借款,这批玉器便归张蕊所有。这些玉器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鉴定结果中,这8件玉器被明确认定为红山文化时期的重要文物。
然而,这批文物并未止步于张蕊手中。到了2014年7月,张鹏决定通过李春宝转手出售其中7件玉器。这些文物在黑市中继续流转,最终被分散卖出。李春宝将其中的3件马蹄筒以19万元的价格通过他人卖给了杨海臣,而卖出所得的款项则被汇回给张蕊。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这批文物中有6件为一级出土文物,1件为二级出土文物。
被捕前的怪异行为与警方侦破
2014年,姚玉忠的活动频率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频繁出现在各个山区,这些地方大多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不是普通人会轻易涉足的区域。他的外貌和举止却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侦查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观察发现,姚玉忠的这些“登山”活动并不简单。他的路线并非随意选择,而是有明确的方向性。他总是在特定的地形区域停留较长时间,并不断调整位置,似乎是在寻找某些隐藏的线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警方确信他的登山行为与盗墓活动密切相关。
最终,在一次周密的行动中,警方展开了抓捕。当警方对他进行突击搜查后,他的另一个身份便暴露无遗。在他位于城市里的豪宅中,警方搜出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多件精美的青铜器和古代扳指,这些物品年代久远,价值不菲。
警方随后对姚玉忠亲属的住所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他儿子的家中,侦查员发现一处隔断的设计略显异常。表面上看,那只是一个摆放日常生活用品的普通隔断,但仔细检查后,警方发现这个隔断被巧妙地改装过,里面隐藏着一个保险柜。保险柜内放置的文物同样令人震惊,包括一件珍贵的青铜器和多串玛瑙珠串。
更为意外的发现是在姚玉忠的老家。警方沿着线索赶往距离他豪宅一百多公里外的村庄,在他的老宅院落中发现了一口已经废弃多年的枯井。经过深入探查,侦查员从这口井中找到四串红色玛瑙珠串。专家鉴定后确认,这些珠串属于辽代文物,极具历史价值。
终审判决与文物追回
2017年,姚玉忠案件的终审判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案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盗墓案,审理过程历时多年,最终尘埃落定。辽宁高院依法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姚玉忠犯有抢劫罪、盗掘古文化遗址罪、古墓葬罪以及倒卖文物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次案件的审理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在国内尚属首次。警方在侦破过程中,通过姚玉忠的线索,警方进一步深入追查,成功打掉了12个盗掘犯罪团伙,彻底摧毁了这个庞大的文物盗掘链条。
案件侦破过程中,警方先后抓获了225名犯罪嫌疑人,这些人分别在不同的盗掘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人负责寻找目标和踩点,有人负责具体挖掘,还有人专门负责销赃,将珍贵的文物非法卖往地下市场。这些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非法产业链。姚玉忠作为核心人物,掌握了大量盗墓的技巧和经验,他的落网直接导致整个团伙体系的瓦解。
此案中的涉案文物数量惊人,警方共追回文物2063件,涵盖了青铜器、玉器、瓷器、玛瑙饰品等多个种类。警方为了确保文物不再流失,特地邀请了多名考古专家和文物鉴定师,对文物的出处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并最终确认了这些文物大多来自辽金时期以及更早的朝代。
在追回的文物中,部分文物因长期埋藏和非法开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此,相关部门专门组织了修复和保护工作,将这些文物妥善保存并移交到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案件审结后,这批追回的文物被陆续展出,让公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这些曾濒临流失的历史瑰宝。
参考资料:[1]王羽.中国最大盗墓案宣判 头号主犯获刑死缓[J].上海企业,2017(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