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占比越来越庞大,与老年高血压以血管硬化为主要发病机制不同,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肥胖、吸烟,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等身体和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更强,涉及更多的是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因此,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上,应首选作用于上述系统的降压药物品种。这样的药物主要包括:
一普利或沙坦类药物
普利或沙坦类药物主要包括以依那普利为代表的普利类和以替米沙坦为代表的沙坦类药物,两类药物分别作用于(RAAS)的不同靶点,普利类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将张素1转换为血管紧张素2,沙坦类属于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抑制血管紧张素2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两类药物的最终结果就是抑制血管紧张素2收缩血管的生理作用,扩张血管而降压,相比于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干咳的副作用更少见,患者的耐受性更好,临床应用更广泛,服用普利或沙坦类药物之前需要监测血钾、血肌酐水平,服药2-4周应复查上述指标,及时发现高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的升高。应从小剂量起始,逐步增加剂量。
二洛尔类药物
洛尔类药物属于ß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物,这类药的代表品种为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卡维地洛、奈必洛尔等选择性ß1受体阻滞剂,洛尔类药物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慢心率而发挥降压作用,特别适合心率超过80次/分的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相比于其他降压药物,洛尔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长期大量服用会影响血糖、血脂水平,肥胖者、糖代谢异常者,严重慢阻肺患者不适合选择洛尔类药物,支气管哮喘、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禁用洛尔类药物,服用洛尔类药物不能突然停药,需缓慢撤药。
虽然上述两大类药物通常作为中青年高血压的首选品种,但是具体到每一位患者,还要结合自身合并的基础病和血压控制情况,单一药物不达标也需要联合其他品种的降压药,还要根据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给药方案,降压更提倡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