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家上市公司在行动,2025年将成为地方国资“并购招商”元年?

玄教文化 2025-01-02 17:44:34

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言,可谓波澜壮阔。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同时,证监会还会同相关方面制定了若干个配套文件,制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与新“国九条”一起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出台《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下称“并购六条”)。

2024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股市,并要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其中,2024年9月份并购六条发布以后,就有26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事项,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以A股上市公司为参与主体的并购事件约3000起,并购成功率达93%,较2023年提升1.9个百分点,创近10年新高。

那父财经梳理发现,2024年并购重组市场上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地方国资的参与活跃度持续提升,正在成为此轮并购重组市场上的重要主导方。

在统一大市场政策下,经济落后地区招商引资的路径变窄,这时“并购招商”可能会成为破局之道。业内人士分析,现在各地平台公司国企热衷收购上市公司的背后,是中国进入“并购招商”的新阶段。

01

国资已成为股权市场绝对主力

招商引资,作为地方经济命脉发展的主要途径,其发展模式目前正在经历重大变化。

过去20年来,地方政府之间通过比拼土地、税费和补贴等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这种方式不仅加剧了地方财政压力,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产业的重复建设。重要的是,随着房地产大开发时代的落幕,这种路径愈发艰难。

“合肥模式”破解了这个难题。通过政府主导成立产业创投基金,吸引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合肥成功引进集成电路、新兴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集群,从而反哺经济增长、就业和产业升级。在实现资产增值后,国资股权有序退出,继续投入下一个项目,形成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随后,此模式引发各地效仿。2023年以来,各地竞相设立打造矩阵化的“基金集群”,千亿级母基金集群频现,使得国资走向台前,成为了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半边天”。

2023年4月,江西成立规模3000亿元的江西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5月,浙江省规模超2000亿元的“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设立;7月,安徽省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设立,涵盖主题基金群、功能基金群、天使基金群三大基金群。

从区域看,2023年全市场共计超5000家上市公司,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和江苏也有参与购买上市公司控制权,但中西部地方是主力,其中,安徽、湖北和河南等地成交活跃。

据媒体报道,以完成实控人变更程序的案例计算,2023年以来27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之位由地方国资或地方政府取得。

截至 2023年末,广东地方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共125 家,也是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的唯一省级行政区,同时,广东A股上市公司数量也位居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一。

数量处在第二梯队的地区也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其中,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分别为90家、85家、83 家、77家和59家,分别位列第二到第六名。在23家已成交案例中,安徽、湖北和河南三个中西部省成交8例。

数据显示,2023年,国资已成为一级市场绝对的出资主力。执中ZERONE数据显示,政府资金近年来出资逐年增加,自2018年资管新规之后开始成为第一大出资主体,之后一直维持出资总额最多的地位,2023年在全市场1.3万亿元出资金额中,国资占比已过半,约为58%。FOFWEEKLY发布的《2023LP全景报告》显示,2023年国资对股权市场的资金供给占比达57%。

2024年以来,不少地方的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投资平台的招商大战如火如荼。

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A股市场上至少有34家上市公司实控人从个人或无实控人变更为地方国资。信息还显示,地方国资正在资本市场上加速收购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地方国企主导的并购重组案例涉及金额占比大幅攀升至40.4%,地方国企并购重组愈发活跃。

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地方国资的实力正在不断壮大。其中,仅合肥国资目前就占据约2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地位。伴随着2024年下半年的A股反弹,合肥国资旗下资产涨势良好,为“股权财政”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截至2024年11月底,山东国资控股8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49万亿元,较2022年8月的9000亿有大幅提升。

02

4000家上市公司在行动?

在地方化债大背景下,地方国资主动出击向股权财政转型,为未来的资产证券化和产业集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A股有5300多家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已有4000家上市公司在积极行动,加入这场“并购重组大战”中,目的都想抓住“风口”,都想分得一杯羹,业内士人表示,证监会的并购六条直接引爆了并购市场,一方面是小市值、频临破产的小上市公司等参与劲头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或国资积极寻找优质资产来重组的热情不减,二级市场的繁荣必定带来他们在一级市场的退出通道。

同时,随着地方化债的推进,地方国资越来越把上市公司作为其化债的推手。即用政府基金去并购或控股上市公司,用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和银行借贷再去并购投资,对政府来说利出一孔拿到了优质资产、有了流动性,对上市公司来说有了资金和有的放矢的高科技投资标的。

而地方政府的有效资产,也需要寻找证券化的平台,在当前IPO收紧的情况下,买“壳”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自2022年7月开始,先后有陕西、湖南、辽宁等省级政府及多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政府出台了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事实的方案。可以预见,地方政府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做大做强,不仅可以增加税源,还能获得股票减持收入,一举两得。

华创证券认为,地方政府在化债过程中,可通过推动当地国企进行兼并重组等举措,一方面通过资产注入与债务重组,优化其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提升其运营效率,以此助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另一方面,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也更加注重产业集聚效应。这在湖北国资收购奥特佳及唐山国资收购风范股份中可见端倪。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