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小寒正处三九节气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时节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肾防寒”。
温热饮食助抗寒
在小寒节气应注意饮食调理和补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刘涓介绍,此时的饮食养生有3个原则。一是多吃温性食物。温性食物可以提高人体耐寒能力,此时是吃牛羊肉、鸡肉、鱼肉等温热类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阳虚和寒性体质的人更加适合。二是多吃味苦食物。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心主苦,苦能坚阴,降火,苦味食物可以减少肾阴不足引起的虚阳偏亢,使得阴平阳秘。三是饮食种类要丰富。少吃生冷食物,适当多吃一些热量偏高的食物,品种需多样化。杂粮豆类推荐:糙米、玉米、高粱、藜麦、黑豆、红薯、南瓜等;肉类食物推荐:牛羊肉、鸡肉、海参、鱼类、虾类等;蔬菜和水果类推荐:白菜、萝卜、木耳、核桃、栗子、苹果等。
做好驱寒很重要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脚凉,即所谓寒从脚下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吴显文在其文章中介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中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泡脚之后用5分钟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促进睡眠。
另外,小寒防寒还要护好3处。头颈要暖: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助于防寒;腰背要暖: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的阳气;腹部要暖:可以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或者定期进行神阙穴(肚脐)艾灸,来提高自身驱寒能力。
锻炼身体防流感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客蕊曾介绍,有研究表明,平日里活动量少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比活动正常的人要高出2~3倍。运动能增加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还能缓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紧张焦虑等不良状态。
当然,冬季运动也要遵循个人体质和年龄而异,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运动时应尽量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以免受到寒冷的刺激诱发急病;老年人则要注意保温,不宜早起锻炼,以免脑供血不足引起中风。需要注意的是,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