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我的旅行精神故乡。

浅文聊生活 2024-09-20 16:37:09



故乡,乃是于渐行渐远且愈发朦胧的记忆里,渐次清晰可辨的原初景致。那狭小的村庄,涓流的溪水,袅袅升腾的炊烟,古老台门在水中倒映的倩影,飘浮的白云,静谧的光阴,皆为故乡的绘像。

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描绘,我们成长的乡土渐趋模糊,我们的故乡亦缓缓褪色,我们愈发难以觅得故乡的踪迹。然而在绍兴,却仍旧留存着一个“明晰”的故乡模样。

那桥,那水,那方古巷,那缕炊烟,那栾树飘零时的水乡……当我们记忆中的故乡渐趋朦胧之际,故乡的遐想与绍兴的一桥一水、一草一木缓缓重合,渐次清晰可睹。绍兴,依然维系着故乡的姿容,这不单是一种“景致”,更多的是一种难以消弭的“乡愁”。

在席慕容的诗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于贺知章的诗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丹家村 | 金伟国、陈斌

倘若乡愁能够具象呈现,那大抵便是绵延无绝的山水,袅袅不息的炊烟,雾色连绵,山峦跌宕。晴天观日,阴天赏雨。

绍兴山水之间 | 楼漂亮环游世界(小红书)

绍兴的山水之间,城与城相互交叠,村与村彼此交错,恰是中国故乡的鲜活写照。此地依稀留存着昔日故乡的韵态,悠悠的乡村,小桥下的流水,月光映照人间,鸡犬之声可闻,恰似梦中苦苦追寻的故乡。

绍兴向来不会令你失望。山山水水,森林植被,她皆精心妆饰,展现于你眼前,你只管观赏,只管游玩,只管在游逛中体悟山水那冰肌玉骨般的清寒和欲语还休般的诗情。

南山村 | 幸福儒岙

未曾涉足绍兴之人,想必也定然在梦中邂逅过绍兴。未曾于梦中见过绍兴之人,想必也定然在诗词中听闻过绍兴。那是一种生疏的熟悉之感,是镌刻在骨子里的故土牵念,仿若武陵人对桃花源的渴盼。

西坑村 | 新昌菇凉-觅乡生活(小红书)

倘若中国存在一个精神故乡,或许便是绍兴。缘何?只因绍兴兼具古镇的古朴、水乡的灵秀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白墙黑瓦的民居,烟雨迷蒙的气质,于这一方静谧的水土之上,孕育出了一种中国式的乡愁。

这乡愁,于布满青苔的墙根之下,于水乡袅袅升腾的炊烟之中,于迢迢不绝的春水之间,于台门街巷湿漉漉的旧梦之内。梦中依稀,故乡秋意正浓,绍兴容颜明晰。

香炉峰 | MissChar(小红书)

自山水间移步,踏入绍兴的诗词之中,桥下之水潺潺,岸边之风簌簌,烟柳如画之桥,峰峦如翠之幕。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绵延千里万里的诗意。

就连陆游途经此地,也要慨叹一句:“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

沈园 | Enigma(小红书)

若于梦中去觅精神的故乡,曲径幽深,桃源犹存,台门矗立;沈园一隅诉衷肠,钗头凤坠,红酥手温,此梦鲜活如初。

安昌古镇 | 仄言(小红书)

桃花绽放时,秋叶飘零时,那布满东方美感的每一条小径,木格子隔开的每一扇轩窗;安昌古镇月光倾洒的屋脊,会稽山云雾遮掩的山峰,柯岩的云骨……绍兴处处皆为精神的原乡。

村落,乃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血脉所系。山遥水阔,云与水相互交融,远望乃炊烟袅袅与郁郁青青之稻田,近观则是瓦屋垂檐,桑树鱼田……

小昆村 | 是1加7啊(小红书)

那青石板上飘洒垂落的细雨,那已然泛黄的江南旧日风烟。透过车窗瞥见那一丝丝朦胧的黄昏,皆为梦中我们渐远的童年,以及那似真似幻的故乡。

小昆村 | 是1加7啊(小红书)

于陶渊明笔下,存有一处与世隔绝、杳无人烟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溪水涓涓流淌,岁月温和平顺,乃风尘碌碌中的一抹理想之光。在绍兴,这般的桃花源为数众多。

小昆村 | 楼漂亮环游世界(小红书)

在山川平原之中,仍旧留存着诸多古老的村落,小昆村、董家山村、东澄古村、兢山村、梅渚古村……于千百年的交替变迁之中,它们容颜未改,乡音如初,仍是记忆里故乡质朴的模样。

兢山村 | 目送(小红书)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待到十月,兢山村里,一座圆拱门,一道篱笆墙,几株柿子树,便能引领你步入课本中的秋天。

兢山村 | 目送(小红书)

山间古村、秋叶红柿子,遂具画与诗之韵味;于村中举目仰望,便是天姥山连绵雄伟之景,撷一枚软糯甘醇的柿子饼,啜上一口柿子酒,颇有诗仙李白梦游天姥之意境。

兢山村 | 突突的日常(小红书)

绍兴的乡村,向来是淡淡的,淡淡的静谧,淡淡的欣悦,有着一种难以言喻、难以名状的朦胧之感,仿若于混沌的大千世界中磕磕绊绊,沾染一身尘埃。倘若将这尘埃拂去,便又重归清明之态。

梅渚古村 | 左图 大龙懂AI

于快节奏的生活之中,于内心的深处,一座村落的分量兴许重于一座城市。只因这里存有流传千秋的历史,有着仁义礼智信的秉持,有沉淀百代的乡村幻梦,俨然是当代打工者的“舒缓精粹”。

东澄古村 | LilyLily(小红书)

山不见我,我自往见山。涉足绍兴乡村,实则是一场回溯寻梦的征程。我们于这一征程里,触摸历史,叩询岁月,亦觅得灵魂深处的自我。

董家山村 | 东山古村集

在绍兴的乡村,岁月未曾远去,一切仿若往昔。一场淅淅沥沥的细雨,浸湿些许细微的惆怅;牌匾上的镂空处仍悬挂着旧岁的蛛网;白日里浮云飘来荡去,人于乡间任时光肆意漂流。

覆卮山 | 花生巧克力豆(小红书)

于这般的山水景致之中,人是安闲逸致的、心神放空的,亦是最贴近自我本真的。山高云悠,观白鸟翱翔。行于翠色满盈的乡间,看得见清丽秀美的山川,听得见虫鸣蛙噪。辛弃疾词里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随地皆可邂逅。

绍兴的乡村,实则为中国人的桃花源,是我们精神的专属领地。

绍兴,仿若一块古拙璞玉,深深浅浅的色泽,浓浓淡淡的纹理,自蜿蜒的河水,至静谧的湖水,山水皆装点着古朴之美。

绍兴的山水,原本毫无章法可循,更似自然的鬼斧神工,随心随意地铺展,并非工笔细描,而更像行云流水般的写意挥洒,四处点墨,随性插花。

春日的一场繁花盛开,夏日的雨水冲刷洗净,秋天的雾色绵延伸展,冬日的山峦积雪覆盖,皆能使这山山水水陡然明晰。

绍兴美景 | 楼漂亮环游世界(小红书)

剥除云雾霜雪,原来,绍兴本就面容明晰,眼波含情。

绍兴之美,美非外显,美在瞬间的顿悟。

春花、秋叶、浮云、飞瀑、落日、青山,皆为遮目的纱幔。清风拂散浮云,一场花绽,一场秋风,一场细雨,皆会令其独具东方之韵美。

五泄风景区 | 吴拯

伫立在五泄飞湍的瀑布跟前,流水奔腾飞泻,人亦飘飘然似谪仙。目睹此般山水,犹如得见神明;

绍兴美景 | 楼漂亮环游世界(小红书)

于高处俯瞰穿岩十九峰,周遭山野,尽是风情,山川树木依次排列,仍是往昔模样;

覆卮山 | 有一个地方叫岭南(小红书)

覆卮山、西白山的山水,宛如无字天书般汹涌而至,虽潦草却又明晰地向你昭示,“中国的文化究竟为何”。

覆卮山东澄古村 | 有一个地方叫岭南(小红书)

清晰感,此乃中国美学中颇为独特的风格。而绍兴,堪称最具此种清晰感之地。村落的古韵,花朵的忘情,蒙蒙的烟雨,皆能于瞬间使此地的风景变得明朗起来。仿若让记忆中抑或浮动于内心深处难以捉摸之物,骤然变得清晰了然起来。

立身于绍兴,方才知晓,此即为精神的故乡,或许是一生在疏远的,却又一生在追寻的指向。

绍兴那天人合一的山水,恰是中国人文最为出色的场域。这里既蕴含古典之质,又彰显现代之姿;既存潦草之形,又现清晰之貌;既是自然之所属,又是文学之依凭,更是充满思辨之意味。正如曹子建邂逅洛神,翩然若惊鸿,矫健似游龙。

绍兴文化犹如曹植所遇的洛神,令人惊为天人,却倏然消逝无踪,在心底荡漾开来,留下层层余波。山水助力于人之开化。

这般仙人之境,会撩拨起人内心的柔情。当人与山水浑融一体之时,自然而然就会从心底流淌出诗歌与精神美学。

兰亭 | 蓝精灵(小红书)

所以东晋会有书圣王羲之在此挥毫泼墨,成就《兰亭集序》之千古绝唱。

所以南宋会有陆游这般爱国诗人在此留下无数动人诗篇。

所以李白会在这里诗兴大发,写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所以杜甫在这里心生感慨,“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所以白居易亦留下千古名句,“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阳明故里 | 图纪(小红书)

绍兴坐拥清晰明朗的自然,继而衍生出清明澄澈的人文。因而绍兴仿若一个硕大的精神容器,此间孕育着越文化,阳明心学等诸多流派于此轮番登台,文学亦曾在魏晋时期臻于鼎盛。

绍兴上下,崇礼重学,过往之客皆非庸碌无为之辈。此地既有贺知章、陆游、鲁迅、徐渭这般的文学巨擘,亦有王阳明这般的思想巨匠,还有蔡元培这般的教育大家。

王勃于《滕王阁序》中所述不虚,“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绍兴之人文,乃是自然最妙的诠释:“山水明晰,文化清朗”。文化之至高境界亦在于此:万古繁花似锦,千里江山如画,人处其间,了悟天地,即为清朗。

绍兴美景 | 逍遥(小红书)

绍兴,乃中国之眉目所在,此眉目之间,似诗似词,若画若韵。恰似一场花开,仿若一场雨至,犹同一摊水泽漫淹群山,使山峰之域化作岛屿,于模糊之际,亦令清晰者愈清晰,明白者更明白。

于恍惚之中,仿若觅得自身,唯有亲临,方能真正知晓何以“绍兴”为中国的精神故乡。

///

自然之姿,化为绍兴文化之韵

万物之态,成就绍兴人文之美

水乡之德,铸就绍兴意识之品

绍兴,我心安处

是精神最好的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