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说从军队选一人当副主席,周恩来:我推荐一个人

司马昕 2023-06-21 16:01:03

1973年,是特殊时期的第7个年头,在这7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让人意料不及的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党的十大召开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由谁来带领党组织继续奋斗,是一件非常严肃且庄重的事,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政治局首先召开了小规模的讨论会议,主要是讨论党的主席和副主席的人选。

对于主席谁来当?毫无疑问,肯定是毛主席,那么谁来当副主席呢?

在场的政治局委员有些沉默了,对于这个职务,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毛主席看后说道:“我看这些副主席的候选人中有老的,有青的,还有中的,我们不是老讲老中青三结合吗?我们也应当老中青三结合啊。”

毛主席的这一番话为副主席的人选定下了调子,在场的众人依然选择了沉默。

毛主席继续开口道:“我说的这个“中”,指的是从军队中选一个人。”

听到这句话,周恩来总理首先开口响应:“我同意主席的意见,正好,我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接着,周恩来说出了一个名字,毛主席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这说明他也是赞同此人担任副主席的。

周恩来提出的这个人选,正是李德生。

说实在的,李德生在我军的资历实际上并不算老,除此之外,他在战争年代也并不是很出名,那么,为何在特殊时期里,李德生却能走进毛主席的视线里呢?

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1916年出生,说李德生资历不老,其实原因也是因为他年龄小,当李德生还是一个11岁的懵懂少年时,我党已经相继爆发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李德生没有参加过起义,他的资历自然不能算是老。

不过,李德生参加红军时,年龄也不大,14岁,是一名“红小鬼”

从1930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在这7年的时间里,李德生从鄂豫皖,转战到川陕边境,再到陕北,他除了1934年担任了几个月的指导员外,一直都战斗在班排单位。

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1935年,李德生在一次会议上表达了对张国焘“左”倾错误的不满,引起了上级的注意,随后,李德生遭受了参军5年来最大的挫折,他被免去了职务,开除了党籍,发配到第十师担任传令兵班长。

俗话说:“生活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糟。”

对于这个时期李德生来说,正是如此,时任第十师师长的陈锡联得知李德生的遭遇后,对他很是同情,因而他主动开导李德生,让他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陈锡联的话对李德生影响很大,李德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坚定了革命信仰,而且对革命未来充满了信心。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锡联又给了李德生一个惊喜。

当时国共第二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只给了我军三个师的编制,因而我军只好降职使用诸位将领,李德生此时不仅没有降职,反而升了一级,对此,他清晰的知道是陈锡联对自己的呵护。

后来每当回忆起此事,李德生都很感慨,事实上,陈锡联对李德生的提拨确实影响了李德生以后的革命生涯,自此后,李德生打起仗来更加有劲,他的职务也是一升再升,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他已经担任了团长职务,成为了八路军中的中高级将领。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成为了悍将王近山麾下的“三剑客”之一。

王近山是刘邓麾下最有名的将领之一,他与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花”之一,由此可见他的本事,是相当大的。

在王近山的麾下任职,并不算是埋没李德生的才华,不仅如此,王近山还给了李德生很多证明自己的机会,在许多次的战斗中,李德生最为传奇的战役,是发生在1948年的襄樊战役。

在这次的战斗中,李德生率领部队“刀劈三关”,夺取了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道关口,一举破城,立下了不世之功,鲜为人知的是,我军在这次的胜仗中,还俘虏了我党在红军时期的死对头,他就是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的革命人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抗美援朝战役时,李德生是12军的副军长,他率部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的战役,在此期间,李德生曾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

对于上甘岭战役,众人都知道这次战斗秦基伟名扬天下,鲜为人知的是,上甘岭战役的后半段,实际上是李德生指挥的,但是他为人低调,也不准宣传,因而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

回国后,李德生因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在一千多名开国少将里,这个时候的李德生并不出名,他之所以后来走进毛主席的视线,主要是做了两件事。

李德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掘,创造了“郭兴福教学法”,得到了毛主席,党中央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并迅速在全军推广,由此引起了大练兵高潮,使得我军在1964年召开了全军的首次全军大比武。

李德生做的第二件事,是在特殊时期,也就是在1967年,制止了芜湖的武斗事件,控制了当时芜湖比较混乱的局面。

这件事,后来还被《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转载和转播,由此,李德生这个名字正式走进了中央领导人的视线。

不过,也是说到李德生真正的被毛主席看重,还是在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

这一年,李德生作为安徽省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宣布分组名单,念到了李德生的名字,毛主席忽然打断周恩来的讲话,问道:“哪个是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站了起来,周恩来赶忙为毛主席介绍。

毛主席微笑着随后问道:“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整芜湖吗?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你是怎么解决的啊?”

李德生:“就是大造舆论。”

毛主席听到这个回答很满意,从此记住了李德生的名字。

不久后,李德生再次前来北京参加中共九届一中全会,这次会议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宣布选举结果时,毛主席再次开口道:“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就这样,毛主席对李德生的印象更深刻了。

1969年7月,正在安徽工作的李德生接到了周恩来的一通电话:“德生同志,中央决定调你到北京工作。”

这一个电话,彻底的改变了李德生的命运。

到了北京以后,毛主席接见了李德生,毛主席告诉李德生,应该多读一些书,像是《红楼梦》,《天演论》和《通鉴纪事本末》都要看,还要多看几遍,李德生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后来,随着毛主席对李德生的看重,李德生相继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等要职,

在“九一三事变”时,李德生坐镇空军,为稳定空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德生的表现越来越优秀,毛主席也对他更加信任和器重,因而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1973年七大前夕,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副主席人选时,毛主席提议要从军队中选一个人当副主席,周恩来提议李德生符合要求。

毛主席当场表示同意,实际上,毛主席对于此事的安排在当时的环境而言,其实是另有深意。

李德生本来想要推辞,他认为李先念等人比自己资历老,应该由李先念担任,李先念则是拉住了他说:“主席都表态了,你不要再说了。”

就这样,李德生在这一年被选为了党的副主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