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城东北方向洛阳江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万安桥,也叫“洛阳桥”。它是由北宋时期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倡议建设的,历经六年八个月,于己亥年(1059年)竣工,距今已有963年的历史。洛阳桥横跨整个泉州湾,是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 而这座桥便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之一。
春节期间,我初次到访泉州洛阳桥,至今对其念念不忘、记忆犹新。洛阳桥呈东北——西南走向,借用江心天然巨石分段式建造而成,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势而为”的思想。桥墩46座皆呈船式,两侧分布桥栏柱共500根,其间穿插形态各异的石狮,有昂首挺胸的,有口含石球的。另有石塔5座,4尊护桥石将军,用于居民祈福,护佑平安。中亭处原有的观音阁现已变为“海内第一桥”的展馆,向相往来的游客介绍着这座桥的历史。东南处有西川甘雨亭一座,碑刻、题刻若干。出中亭,一路向桥南走去,一座蔡襄的雕塑矗立于眼前,不远处,便是蔡襄祠。清风徐徐抚来,让我想起宋代时期福建广为流传的民谣:“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洛阳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神,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单单在桥梁建设方面,其展现出的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就叫人叹为观止。洛阳桥在建设之时,工匠们先沿着桥预设的中轴线依次投入巨石,从而形成江底矮石堤;然后巧妙地运用“筏型基础”建造桥墩,以降低江流和潮汐对桥墩的冲击力;在桥墩建设完毕后,再利用潮汐的涨落浮运和架设石梁。待桥面架设完后,最后采用“养蛎固基”的方法,以确保整座桥的稳定性。起初,对于这种方法“养蛎固基”的方法我还抱有些许怀疑的态度。然而,这一点却在我后面参观泉州蟳埔村蚵壳厝时,得到了深刻地印证。看着那一排排用蚵壳(即牡蛎壳)建成的民居,那一刻,我不得不感叹工匠们的智慧,怪不得都说“千年砖,万年蚵”呢!
泉州湾是江海汇合之处,江潮汹涌,夏季常有台风侵扰。在洛阳江上建造石桥,一方面解决了老百姓出行的问题,另一方面沟通往来,增强了两岸商贸活动。正如蔡襄在《万安桥记》碑刻中所言:“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洛阳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大工程,而且也为后来福建出现的大规模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当之无愧为“福建桥梁的状元”。
出洛阳桥,在桥南的蔡襄祠内,我看到了《万安桥记》碑刻。全文共计153个字,文辞凝练优美,用楷体书写而成,字体浑厚端庄,淳淡婉美,极具艺术鉴赏价值,不愧为文、书、镌“三绝”。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书法大家都对其字赞不绝口,明代王世贞更是在《弇州山人四部稿》中评价道:“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除了在文学、书法上造诣外,蔡襄一生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切实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蔡襄在泉州任职期间,恰逢旱灾,他便亲自组织群众保护水源,抗旱救灾,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如今,在鲤城区江南街道乌石社区内,依然留有着“蔡公泉”遗迹。
除了桥梁建筑方面,洛阳桥在交通运输、海洋贸易等方面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泉州城是“两江夹一城”的城市,三国时期而置县。宋元时期,泉州因“海上丝绸之路”而兴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当时的泉州百舸争流、梯航万国,市井十洲人、荟集万国商,码头上各种肤色的人们摩肩接踵,琳琅满目的中西货物堆积如山,一片繁盛的景象,可谓是万人空巷。而洛阳桥的建成,使得洛阳江“天堑变通途”,泉州港口可以更加便捷地北上与福州、江浙等地互通有无,同时可以南下与广州港往来贸易,顺利实现了海陆联运,极大地拓展了泉州港的腹地空间。洛阳桥的建立成为了示范工程,在其之后,安平桥、顺济桥相继建成,它们一起将古城内陆与港口码头、内河与外海连接了起来,最终实现了海外远洋、商贸往来、万国来朝,“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由此应运而生。
随着泉州商贸经济不断兴盛,大量外国人选择定居泉州,他们也带来了各自的语言、宗教与文化。街上不同的庙宇林立,涂门街短短一百米的街道上就可以看到泉州府文庙、清净寺(伊斯兰教)、关帝庙。在车水马龙间,不同风格的庙宇建筑交相辉映,各种民族、各种教派,宗教信仰自由,在相互交往中不断融合。宗教的多元化,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儒、道、释、回在这里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从屹立不倒的千年石桥到绵延不绝的基岩海岸,从奔流入海的连绵江水到碧波万顷的深水港湾,从红瓦红砖的建筑群到花红似火的刺桐花,洛阳桥见证了这座城的勃勃生机,见证了东方巨港的诞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未来,泉州以不忘初心、坚韧开拓、敢于拼搏、开放包容的精神,在“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继续扬帆起航,驶向更加广阔而美好的兴盛之路。
作者简介:
孟祥君,女,198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福州市马尾区“智慧马尾”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