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人生最顶级的智慧,是知机识变

会会谈历史 2023-06-09 17:41:15

620年,刘武周手下尉迟恭,携二城降唐,秦王李世民大喜,以幕宾之礼相待。

但这位尉迟恭,以勇猛闻名,先前屡挫唐军。

秦王府中人,几乎都认为,尉迟恭这等大将,能够献城而降,必然暗中有诈。

然而,在关键时刻,他救了李世民一命。

从那之后,尉迟恭为李世民卖命,他当机立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门门之变,也在打任城王后,知错就改。

643年,58岁的尉迟恭,官居大将军,爵位鄂国公,拜上柱国,体格也还硬朗,但他却选择急流勇退,转身告老还乡。

在家十六年,他吃仙丹,学唱曲,自娱自乐,不与外来人来往,后在七十四岁高寿而终,得到了唐宗室的厚待。

尉迟恭看似是个“大老粗”,却在波云诡谲的庙堂中,活到最后,并留下了美名。

文学家吕温,在诗作《尉迟鄂公敬德》中,对尉迟恭的评价是:“功成名遂,高谢戎事。烈烈猛志,化为和气。”

真正有格局的人,从不会守一局而不动,只会在看清局面时,因机而善动。

智者当顺势而为,不使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人活一世,最顶级的智慧,便是知机识变。

来源头条图库

01

选对圈子,事半功倍

唐朝初年,尚有几股势力,仍是不小的威胁。

为分一杯羹,刘武周命大将尉迟恭对付唐军,他连连取胜,无人是其对手。

哪怕后来,秦王亲自出马,尉迟恭也能全身而退。

但在620年,尉迟恭与寻相携介休、永安二城,归顺唐军。

为了拉拢人才,李世民对尉迟恭以幕宾之礼相待,并让他一起随军去攻打王世充。

秦王府中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尉迟恭这等大将,能够献城而降,必然有诈。

这种想法,在寻相叛变后,已经板上钉钉,甚至这行人,还把尉迟恭关进了大牢。

不过,李世民却认为,凭尉迟恭的本事,若想走,定不会在寻相之后,故而放出了尉迟恭,还给他道了歉。

当天,尉迟恭陪李世民外出打猎,王世充手下单雄信率几万大军,突然赶来。

尉迟恭一人一马,挡在李世民前面,凭借勇猛打散敌军,护得李世民安然无恙。

事实证明,李世民用人,眼光确实不凡。

在当时,寻相都有机会逃走,凭尉迟恭的本事,若是想走,谁又能留得住。

但尉迟恭不仅没走,还在关键时刻救下李世民。

其实,尉迟恭选定了李世民,并且早可窥见一二。

在介休时,只要尉迟恭想守,一定守得住,再不济他也可逃走,但这样没意义。

纵观秦王帐下,人才济济,颇有蒸蒸日上之势,秦王又文武双全,民心所向。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想实现心中抱负,秦王无疑是尉迟恭最好的选择。

当有人不解时,尉迟恭却已经加入了秦王的圈子,为成就日后的鄂国公埋下伏笔。

《战国策》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太多的人,在不合适自己的圈子里,单打独斗,最终蹉跎了时间,埋没了才华。

如果尉迟恭,没有成为秦王手下,也许他的故事,会在早些时候就终止了。

选对圈子,与志同道合者共事,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来源头条图库

02

当机立断,掌控命运

纵观唐史,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玄武门之变”,也是躲不过的话题。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建唐时被立皇太子。

不过,李建成并非完全靠嫡长子的身份当上太子,他的确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也出力很多,但可惜,他的二弟李世民,是一颗太耀眼的明星。

李世民领兵,征战四方,打下大唐大片地盘,功在朝野,李渊封他为天策上将、位在王上,食邑共计三万户。

这,已经超出王的待遇,不亚于太子了。

但皇位只有一个,兄弟不断交锋,抢夺机会。

对此,李渊的办法,是制衡,让二人势力保持协调。

太子陷秦王,秦王陷太子,不管谁诬陷在先,李渊都会同时处置东宫和秦王府的人。

皇帝扮和事佬,从中和稀泥,态度不明之下,兄弟俩谁也不肯让谁,逐渐势同水火。

626年,李建成派李元吉出征,暗中设计,请李世民昆明池送行,借机除之。

不过,这个计划,被尉迟恭和李世民提前得知。

尉迟恭当机立断,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可李世民犹豫了,因为他和李建成毕竟是兄弟。

不过,尉迟恭很清醒,就现在这个局势来看,即便李世民与李建成是兄弟,但二人都想当皇帝,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不是秦王死,就是太子亡。

于是,尉迟恭告诉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秦王与手下,一荣俱荣,若迟一步,秦王与手下,便一损俱损。

如果想把命运掌握在手上,必须要当机立断。

没多久,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尉迟恭亦在其中,两个月后,李世民如愿当上皇帝,拜尉迟恭为大将军。

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看清局势,果断做出决定,不然反受其害。

越是举棋不定,瞻前顾后,越容易错失良机。

成大事者,应要当机立断,方可操控命运。

来源头条图库

03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632年,身居高位的尉迟恭,犯了一桩大错。

尉迟恭多次从征,又救过李世民,还在玄武之变中立下了大功,因此他仗着这份滔天的功劳,常常出言不逊。

连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他也一样不讲情面。

李世民知晓尉迟恭的脾气,每次说几句场面话,也便过去,不曾对他发难。

632年,尉迟恭又犯了错,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因为他动手打了李道宗。

这一年,李世民摆宴,宴请大臣,尉迟恭也在其中。

尉迟恭进来后,发现一人坐在他的座位上面,他便指着那人,大骂“你凭什么坐我上面?”

李道宗过来劝架,却不想,尉迟恭正在气头上,照李道宗的脸上就来了一拳,李道宗的一只眼,差一点瞎掉。

若是平时,李世民训他几句,也便了结。

但这次不一样,李道宗是任城王,是李唐宗室之人,他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尉迟恭的爵位,是公,他却动手打了在他之上的王,这是非常过分的举动。

故而,李世民警告尉迟恭,刘邦手下功臣难以保全,并非全部是刘邦的过失,功臣也要慎言慎行,莫做后悔之事。

这时,尉迟恭意识到,自己任性妄为,处处惹祸犯错,但从这之后,他改过自新,常常约束自己,不再居功自傲。

看到尉迟恭的表现,李世民也很满意,不再计较从前的事,仍把他当做心腹。

《左传》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草木,总会犯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知错而不改,却是大错,也终会害人害己。

如果尉迟恭,没有意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继续任性妄为,不仅得罪他人,李世民也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是尉迟恭及时改错,李世民原本架在他脖子上的那把刀,才慢慢收了回去。

好的人生,不是无过,而是能够知错就改。

来源头条图库

04

急流勇退,知止不殆

643,58岁的尉迟恭,主动离开了朝廷。

彼时,尉迟恭官居大将军,爵位鄂国公,拜上柱国,身子骨也还硬朗,但他却和李世民说,自己要告老还乡。

在尉迟恭看来,李世民不再需要武将打江山,与其被他赶走,还不如自己主动离开。

639年,李世民召来尉迟恭,阴阳怪气地说:“敬德,我听人说,你要谋反啊。”

尉迟恭瞪大眼睛,不可置信,他没有急于解释,而是一边脱下衣服,一边扯着嗓子吼道:“对,俺老黑要谋反了。”

只见,尉迟恭身上,都是打仗留下的疤痕,李世民看后,心有动容,才说只是随便问问,没有继续为难尉迟恭。

尉迟恭虽然逃过一劫,但他深知,是时候离开了。

因此在643年,尉迟恭主动提出告老还乡,而李世民也笑眯眯地答应,只是让尉迟恭每月初一和十五进宫拜见。

时隔不久,李世民在凌烟阁,列出二十四位功臣,尉迟恭因功排在第七位。

尉迟恭回家后,闭门谢客,不与外人来往,每天沉迷仙丹,学习唱曲,还挖池子建楼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自娱自乐,日子一过就是十六年。

期间,李世民叫尉迟恭出征,他才会勉强出家门,但等班师后,又赶快回了家。

658年,74岁的尉迟恭,在家里去世,这时的皇帝李治,为他办了风光的葬礼。

一代武将,功列凌烟阁,最后急流勇退,在家善终,不仅比李世民多活了9年,死后还得到了李唐宗室的厚待。

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则可得长久平安。

尉迟恭主动叫停,离开朝廷,失去了权力,但却因为这个举动,保住了自身性命,还得到了长久的荣华富贵。

人生是一场修行,该进则进,该止则止。

一味扑在其中,未必好,停止运行也未必坏。

急流勇退,知止当止,方为守全之王道。

来源头条图库

[微风]

《旧唐书》这样评价尉迟恭:

“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尉迟恭既为猛将,立下不世之功,但他能得善终,却不靠武,而在于知机识变之智。

选对圈子事半功倍,当机立断掌控命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急流勇退知止不殆,这就是尉迟恭的处世之道。

机会,并不难得,难得的是,能够看清局势、且抓准时机、又做出选择的人。

而真正知机识变的人,也往往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与你共勉,看完点个赞吧[送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