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时,曹操独揽大权的状况令汉献帝极为不满,他不愿沦为傀儡,受人摆布。于是,汉献帝暗中寻觅到车骑将军董承,接着通过赐予衣带诏的方式,吩咐董承去与天下的豪杰取得联系,谋划着要将曹操诛杀。
在董承的精心安排之下,没过多久,便有一批对汉献帝忠心耿耿的大臣纷纷踊跃地参与其中了。就连刘备,也被董承拉入到了这个计划里面来。
令人惋惜的是,后续那项计划尚未付诸行动,相关消息便已泄露开来。消息走漏之后,曹操迅速采取行动,先行一步发动攻势,把所有参与该计划的大臣全部诛杀殆尽,并且还将董承的三族一并杀害。就连刘备,在这之后也只能无奈地逃往北方,前去投奔袁绍了。
东汉末年有诸多重要政治事件,衣带诏事件便在其中。它的发生让曹操与汉献帝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二人彻底撕破脸皮。而从这往后,曹操全然抛开了以往的伪装,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奸雄之路”,在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极具标志性的一笔。
当然啦,曹操的那种做法,在后世多数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要知道,曹操一开始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呢,所以大家也就觉得他这么做没什么不妥之处咯。
然而在同一时刻,针对这段历史而言,大家却常常会轻易地遗漏掉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点。
汉献帝抵达许县之后,过了整整三年,才发出衣带诏意图诛杀曹操。那么在这三年的时间当中,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又是什么原因致使曹操与汉献帝最终彻底闹掰,到了完全撕破脸的地步呢?
我们不妨从汉献帝刚刚抵达许县的时候开始说起这段历史。
公元196年9月,曹操引领着汉献帝来到了许县。自抵达此地后,便着手对各类朝廷机构展开恢复工作,使得一度停摆或运转不畅的朝廷机构渐渐重回正轨,各项相关事务也得以逐步推进。
在不少人心里,汉献帝一到许县,就迅速被曹操给架空了,仿佛压根就没剩下啥权力呢。然而呢,真实的情况可不是这样哦,事实上,大家所秉持的这种看法压根就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汉献帝的一生里,当属刚到许县的那个阶段,是其拥有权力最多的时候!那段时期,相较于他人生的其他阶段而言,在权力方面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呢。
在这之前,自打汉献帝登上皇位起,便始终是他人掌中的傀儡。董卓在世之际,他唯有听从董卓吩咐。待董卓一死,他又沦为李傕、郭汜等一帮人掌控的傀儡。自离开长安后,汉献帝更是被人一路追赶,从长安奔赴洛阳,这一路他竟然走了足足一年之久!
然而到了许县以后,鉴于曹操急需借助汉献帝来掌握话语权,于是诸多朝廷中枢机构得以重新设立起来。与此同时,不少效忠于汉献帝的官员,也陆陆续续汇聚到许县,纷纷向汉献帝表明忠心。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当中,汉献帝着手做了两件事情。
首件要事便是追封那些曾有贡献的大臣。在汉献帝的大力推动之下,王允的孙子王黑获封安乐亭侯。并且,汉献帝全力以赴,凭借自身所能,为王允再度举办了葬礼,以此来表达对王允功绩的敬重与缅怀之情。
除王允外,对于其他那些已然离世却颇为重要的大臣,汉献帝同样给予了追封之举。就像曾担任卫尉一职的士孙瑞,其在护送汉献帝东归的路途上不幸战死,汉献帝为此重新考量评定了他的功劳,并且还将其儿子封了侯。
汉献帝以追封老臣之举,算是再度将自己的皇帝大旗高高竖起了。起码,这般做法未曾让那些老臣心生寒意,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自身作为皇帝应有的一种姿态与对臣子的抚慰吧。
相对而言,第二件事就显得较为隐晦了。
这一年里,汉献帝接连派遣诸多大臣奔赴各地,旨在对那些地方割据的枭雄予以安抚,同时还授予他们相应官职。面对此番举措,不少地方割据势力也都纷纷做出了回应。
就拿当时来说吧,袁绍曾派遣自己手下的应劭前去助力朝廷的重建工作。朝廷诸多的制度以及礼仪,皆是由这个应劭所制定出来的。只是在后来,由于汉献帝手中权势微弱,这一系列应劭所制定的东西,最终都没能得到推广施行。
再举个例子,刘表此前也曾派人前往洛阳,还运送了诸多军用物资。虽说在荆州当地,一切事务基本是刘表掌控主导。然而,就地方向中枢朝贡这件事来讲,刘表可是做得十分周全,丝毫没有出现任何遗漏疏忽的情况。
再看刘备这边的情况!彼时,刘备才刚刚从陶谦那儿接手了徐州呢。虽说他实际掌控的仅有两个郡的地盘,可即便如此,那也绝对称得上是一方有头有脸的人物啦。也恰恰是在这个当口,汉献帝正式给刘备封了宜城亭侯的爵位,同时还赐予了他镇东将军这一官职呢。
当然啦,汉献帝的那些举动,在正史上的记载可没那么详尽呢。说到底,彼时的汉献帝早已沦为一尊泥菩萨了。他所授予的那些官职与爵位,多数不过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空头衔罢了。
即便情况如此,在这一年努力过后,众人终归都晓得了汉献帝的存在,也明确了汉献帝当下身处许县这一情况。于是没过多久,像孔融、荀悦等诸多有名的大儒,皆陆续赶赴许县,前来投奔汉献帝。
来到此地之时,汉献帝实际上已然增添了些许权威。
就这样,到了公元197年的十月,汉献帝总算是干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儿!在他的精心安排之下,谒者仆射裴茂受命出使关中地区。而且,裴茂还肩负着督率三辅各地诸军的重任,其目的就是要联合各方力量一同去讨伐李傕。
或许不少人都未曾听闻过裴茂这号人物。在东汉末年那段历史当中,裴茂着实算不上有多重要。然而,时光流转两百年后,他的家族里出了一位后人,那可是声名赫赫,此人便是为《三国志》作注解的裴松之呢!
就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裴茂奉命出使关中,抵达之后,最先到达的地方便是华阴地区。说来也巧,在华阴这儿呢,有一位老将段煨,此人可是一直效忠于汉献帝的。值得一提的是,段煨还是当年那位赫赫有名的名将段颎的亲弟弟。
汉献帝东归途中,段煨可是出了大力气的。要知道,段煨在华阴屯兵好些年了,自身实力不容小觑。正因如此,后续当裴茂与段煨一同出兵的时候,李傕瞬间就被打得不断后退,呈现出节节败退之势。
就在不久前,李傕才与关中诸多将领展开了一场混战,经此一役,他自身的实力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耗。最终的结果是,李傕被段煨给斩杀了,而且其整个三族之人也都未能幸免,全被斩杀殆尽。甚至连李傕的头颅,在后来也被送到了许县,还被悬挂在了城门之上呢。
毫无疑问,这已然成为了汉献帝人生当中极为耀眼的高光时刻!此际的情形,着实让汉献帝在其经历中拥有了这般璀璨夺目的一刻,无疑是其生命历程里十分突出且值得铭记的高光时段啦。
身为皇帝,仅一声令下就把李傕给除掉了,这情形还真有点“传檄可定天下”的那种感觉呢。要知道,此时的李傕跟从前可没法比啦,其势力已经衰弱了许多。可不管怎样,他以前毕竟挟持过汉献帝,还曾把汉献帝逼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呢。
然而,待到这个阶段,汉献帝下达了一道旨意,就这样,他直接被施以夷灭三族的惩处。
因此,时间来到公元198年之际,汉献帝已然拥有了相当大的实际权力。就地方层面而言,存在着像段煨这般对其忠心耿耿的老将,还有如刘备那样对其完全臣服的汉室宗亲。从声望来讲,全天下都将其尊奉为皇帝。虽说袁术在此时也自行称帝了,可实际上根本没人真把他当作皇帝看待!
在汉献帝的心中,当下中兴大汉这一使命,仿佛已然能够渐渐开启了。仿佛看到了那曙光初现,汉室的再度兴盛有了可以着手推进的契机,就好像此前一直笼罩在阴霾之下的汉室,此刻终于等来了可以逐步踏上重振之路的时刻。
然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汉献帝慢慢察觉到了一件事。
要知道,在他的中枢朝廷里面,存在着大量曹操的人呢。特别是其周边负责护卫的军队,几乎全是与曹操有着姻亲关系或者是故交旧识的人,这情况着实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呢。
并且,汉献帝此前得以扫平李傕,其中相当大的因素在于获得了曹操的支持。要是没有曹操在背后助力,仅靠着段煨所率领的那部分兵力,说实在的,恐怕也不见得就能那么容易地将李傕给消灭掉呢。
正是在如此情形之下,汉献帝慢慢察觉到:曹操恐怕并非是他所盼望的能够助力汉室中兴的重要臣子,恰恰相反,曹操已然成了胁迫他的、危害国家的奸佞之徒。
那么在此之后,接连有两件事发生了,而这两件事的出现,一步步致使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全然陷入到了极为冰冷的状态,再也不复从前。
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将杨彪予以罢免。
杨彪你知道吧?他,就是后来被曹操给砍了头的杨修的老爹呢。在汉献帝还没到许县的时候,杨彪可一直都是朝廷中枢的重要大臣哦。他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这家族此前可是连着三世都有人位居三公之位,那影响力可大得很啦。到了杨彪这儿,他又成了杨家在朝堂之上的代表人物,其影响力也就不言而喻啦。
当抵达许县之时,汉献帝身旁跟着杨彪。彼时,杨彪所担任的官职乃是尚书令,其职责在于处理中枢的政务事宜。
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一个人,在抵达许县之后,居然一不小心就把曹操给得罪了。
史书记载,汉献帝初到许县便举办了一场宴会。在该宴会上,杨彪情绪低落,面色不悦。特别是面对曹操时,他丝毫不给好脸色,如此情形,令曹操心中大为不快,极为不满。
随后,曹操便开始对汉献帝施加压力,迫使汉献帝立即采取行动,将杨彪以及另一位对曹操并不友好的中枢大臣司空张喜双双罢免掉。
有一处的权臣,在对皇帝施加压力后,竟致使皇帝不得不将三公级别的官员予以罢免,这对皇帝而言,着实是极为严重的威胁。后来袁术称帝了,曹操还以杨彪和袁术有亲戚关系为由,把杨彪径直关进了大牢。好在杨彪声望颇高,曹操无法将其杀害,他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要知道,在汉献帝刚抵达许县没多久的时候,正处于与曹操的“蜜月阶段”呢。那时候,哪怕曹操对他有所胁迫,汉献帝也没觉得不妥。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汉献帝才察觉到曹操所带来的威胁,于是便渐渐开始对曹操有所防备了。
第二件事情,说的就是赵彦离世这件事。这件事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也占据着一定位置呢,赵彦的死,后续也引发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状况或影响,总之,它也是需要重点提及的一个关键所在呢。
汉献帝身旁有一位名叫赵彦的议郎,要是用现代的职位来类比的话,其身份大致等同于顾问。身为顾问,赵彦后续便开始为汉献帝出谋划策,着手制定能够让国家实现中兴的方案。
史书当中并未记载赵彦彼时究竟给汉献帝提出了何种方案。不过可以明显看出,该方案想必是对曹操掌权极为不利的。
于是在这之后,曹操下达了一道命令,毫不迟疑地吩咐手下人将赵彦给杀了。
汉献帝听闻某件事后,心中满是愤怒之情。就在曹操杀了赵彦,随后前来向汉献帝禀报此事之时,汉献帝破天荒地第一次忍不住脱口而出这般话语:“君若能够好好辅佐于我,那自然是极好的;如若不然,还望您能开恩放过我吧!”
这件事差不多致使曹操与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全然破裂开来。如此一来,二者原本就微妙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近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仿佛此前维系着的那一丝关联也被这件事给彻底斩断了。
需明白,当一位皇帝讲出这般话语时,差不多就等于给一位大臣宣判了“政治死刑”。起码在这位皇帝的内心当中,往后这个大臣已然是不值得去信赖的了。
此次决裂一事,着实把曹操惊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依据汉朝的官制规定,像曹操这般级别的官员,是能够携带武器去面见皇帝的。并且,为了充分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在他们面见皇帝之时,身旁还会有两名虎贲卫士一路随行呢。
很明显,这两名虎贲卫士是站在汉献帝一方的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效忠于汉献帝的,属于汉献帝阵营当中的人呢,这一点从各方面情形来看都是比较清晰可辨的。
换而言之,就在杀赵彦的当日,倘若汉献帝一时冲动起来,下令让那些虎贲卫士动手的话,曹操必定会当场就被直接解决掉,压根就不会有能够存活下来的可能!
在汉献帝的一生之中,这无疑是将曹操除掉的最为绝佳的时机。
然而很明显,汉献帝与之擦肩而过了。当时的种种机遇摆在面前,可汉献帝终究没能抓住,就那样眼睁睁地错过了本有可能改变局面的时机,着实令人惋惜,毕竟这一错过,许多事情也就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去了。
自此次事件发生过后,曹操便再也不愿意独自一人去觐见汉献帝了。往后每次要面见汉献帝之时,他都会带上数量更多的护卫人员,以此来保障自身安全,或是出于其他种种考虑,总之再也不复从前那般单独前往了。
与此同时,曹操为了能更进一步地架空汉献帝,丝毫不敢耽搁时间,迅速着手将汉献帝身旁的士兵以及护卫人员,统统替换成由他自己的人手来进行管理掌控。
可偏偏就这件事,汉献帝毫无办法!要知道,此前在东归洛阳的途中,汉献帝一直处于被人不断追杀的境地。这一路上,那些效忠于他的世家子弟,几乎全都战死了。如此一来,汉献帝到达许县后,即便有心补充自己的护卫队,却根本找不到可用之人,无奈之下,就只能接纳曹操所推荐的人手了。
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汉献帝身旁负责护卫的人员,逐渐都被替换成了曹操的手下。至于那些原本处于中枢要位的重臣们呢,也都沦为了没有实际权力的“备员”,仅仅是徒有其名罢了。
直至此时,汉献帝方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自己已然被曹操架空了。
彼时的汉献帝,妄图凭借政治手段重掌大权,可这几乎是无法实现之事!要知道在许县当地,底下的军队压根就不听从汉献帝的调遣。并且,若是打算借助政治途径去重新征募皇家护卫队,汉献帝同样也找不到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东汉时期,那些与皇权紧密相连的世家大族,像曾经在东汉政坛上呼风唤雨的高层大家族便是如此。其年轻一辈,大部分早在东归洛阳的途中就惨遭毒手了。而余下的那些年轻人呢,都还留在老家,在当下这个时候,根本没办法来到许县。
因此,即便汉献帝产生了更换护卫的想法,可他也只能在曹操所提供的人员范围里去做挑选。如此这般,不管汉献帝采用何种挑选的方式与标准,最终所选出的护卫人员都还是曹操那边的人。
就这样,来到了这个阶段,那些寻常的政治斗争手段,已然彻底派不上用场啦!
于是在那之后,汉献帝已然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便只能够考虑采取刺杀这种极端的手段,试图从肉体层面将曹老板给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