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
如果说“爱人”是“仁”的基本内涵,那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爱人”的行动指南。
这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
第二,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第三,在自己努力争取成功的时候,也要积极促进和帮助他人获得成功。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克己复礼为仁”等名言,
西汉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戴圣在《礼记》中讲“仁者莫大于爱人”,呼吁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
三国时期的儒家学者王肃在《孔子家语·王言》中提出了“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的观点,向我们诠释了“仁德聚天下,圣明举天下”的题中之义。
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发出了“仁者,以天下为己责也”的感慨,这与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凸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爱精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贵于“达人”。“达”即为“和”,也就是和睦、和顺、和谐。“和”是东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开创了中国“和”文化的先驱;《左传》“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图景;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描绘了一个“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尚书·多方》中“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意在警示后人,身不和则心不静,家不和则事不顺,邑不和则政不宁。
张载《正蒙·太和篇》中指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揭示了“和”与“仇”的因果关系。
《明儒学案》中则提出了“天下之事,行之以和则行,不和则不行,故和为天下行事之达道”的至深哲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主张以人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德行上,提倡仁爱,崇尚礼仪,推崇道德;在人际关系上,倡导“和为贵”,以信取人,与人和谐共处。
后来,不同历史时期对“仁”“和”都赋予新的不同的涵义,但基本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强调“仁在爱人,义在正我”,认为“仁”的对象是他人,“义”的对象是自己;“仁”的重心在爱人,“义”的重心在正己。也就是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他人,才能不断地磨砺自己的个人品质,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他人、社会相和谐。
宋代朱熹的“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与欧阳修的“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异曲同工,都道出了以“仁”“和”为交友处世的准则,才能达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
药王孙思邈言:道德不全,纵服玉液金丹,不能长寿。道德日全,不祈寿而寿延,不求福而福至,此养生大经也。
孔子言:仁者寿养生最高境界是养德养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立下远大的理想是好的,但是有些理想,要做到是很难的。
像文中所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要帮助到所有的人,让所有人都减少痛苦,这是很难的,连尧和舜都难以做到。
一个人再有仁德,也很难帮助到每一个人,比如古圣先贤们,他们的文化流传几千年,但在他们的时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同他们,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得到了帮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怎么做呢?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要从当下做起。能近取譬——孔夫子直接给出了修仁的方法:以当下为基础,能做什么先做什么。
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能近取譬先去立己、达己也没错,就像之前我举的大树的例子,自己成长了,自然就成为生态,可以利益到别人;
先去立人、达人也没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出者,爱必返,道德经也讲,外其身则身存,后其身则身先,这就是成人之后自然达己。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