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识吴伟业可能和我一样,都是从金庸小说中认识的,对他诗作的了解也仅限那句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与吴三桂之间的故事存在不少疑点,但吴伟业为他的同学,韩城藉抗清名士卫胤文所作《过淮杨吊卫少司马紫岫》诗,却让人不由扼腕。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存世诗作一千多首。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明亡后隐居,清初被迫出仕,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等职,不久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圆圆曲》是吴伟业一首诗作,后人将其解读为谴责吴三桂之诗作,特别是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是将吴三桂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吴伟业崇祯元年中秀才,崇祯三年中举人,崇祯四年会试第一名,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这开挂式的考试成绩让人惊叹,以致有人怀疑有舞弊之嫌,主考不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结果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争议瞬间平息。 吴伟业也因此声名鹊起,而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打上崇祯皇帝的烙印。所以清初当他不得已到北京做官后,许多人认为他这是一种背叛,影响了反清复明队伍的士气,就失节恐怕与此有关。
当年蜀汉灭亡,李密面对同样的情况,写了一篇《陈情表》,后世人不再关注他两朝为官,反而同情他的遭遇,敬佩他的才情,吴伟业一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学创作上,他的诗更被后人称之为梅村体。吴伟业虽然事清仅短短几年,他内心对屈节仕清可能痛悔无绪,这从他的诗词可以看出.这首《过维扬吊卫少司马紫岫》诗对卫胤文的称赞,可以看出他对明朝的感情非常深厚:“画省连床止论文,天涯书剑忽离群。非关卫瓘需开府,欲下高昂在护军。葬骨九原江上月,思家百口陇头云。故人摇落邗沟暮,为酹椒浆一恸君。”他在这首诗下还特别加注:卫韩城人,与余同年同官,后以少司马死扬州难。
卫胤文字祥趾,号紫岫,韩城人,与吴伟业同为崇祯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等官职,李自成攻占西安时,卫胤文正在老家韩城,见到形势紧迫,他马上动身到北京,五次上书崇祯皇帝提醒形势严峻,并将全部身家三千两白银捐献作为军费,崇祯皇帝很是感动,亲自接见他并咨询陕西情况,但是形势变化太快,李自成很快攻占北京,卫胤文被农民军俘虏,虽遭惨刑,他并没有屈服,后来他俟机逃脱加入南明政权,得到史可法推荐,担任左春坊左谕德兼兵科给事中,做高杰的监军。
清军南下,高杰战死,南明任命卫胤文为兵部右侍郎,统辖高杰所部兵马,兼任徐扬巡抚,协助扬州城防,扬州城破,史可法等战死,卫胤文与监纪主事何刚同赴水死。卫胤文作为一介书生,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承担武将的责任,率军抵抗,兵败投水而死,保全名节,吴伟业用一首诗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这是韩城卫氏家族继卫景瑗之后又一位为国殉节的义士。
卫胤文虽然不能挽救大明王朝,但是他对大明亡国的原因分析还是非常中肯的,他认为国家败亡的原因由于臣子不务实,具体到当时明朝的实际,就在于“东林逆党胜负相争,”臣子们忙于争权夺利,而且在党争中常常是小人获胜,这就是天启朝最大的教训。他针对当时南明形势提出只有“朝廷明断于上,大臣虚怀于下,略其所短,取其所长,则裨益时艰非浅也。”虽然不失为明见,可惜生不逢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明王朝消失在战火之中。
死了的卫胤文已经了断人生恩怨,活着的吴伟业却还在内心煎熬,不断地用诗歌来排遣心中的烦恼,这比投水而死更加痛苦,“梅村体”的艺术特色,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叙事,通过中心人物来串联众多事件,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人与事相得益彰,这些人的身份虽然差异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点,即“人物的命运总是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联”,人物担当的是载体和导线的功能,是为展现历史服务的。有人评价这种写作手法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借鉴而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门之笔”。
吴伟业用韩城人的写作方法,为韩城藉同学所作《过维扬吊卫少司马紫岫》,是龙门之笔的代表之作,卫胤文虽然尸骨不存,但吴伟业一首《过维扬吊卫少司马紫岫》却让他神魂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