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霜,一个华人洗衣铺老板的女儿,在2022年10月登上了美国最新版的硬币。
这代表了美国对这位华裔女子的尊敬,以及怀恋。
美国在今年10月份推出了新版的硬币。新推出的25美分硬币上,上面印的头像是一个亚裔女性的面孔,确切地说,是一个中国女子。
这是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一个中国人的头像印在本国的货币上。
黄柳霜生前在好莱坞当演员,曾在美国和欧洲拍了很多影视作品。
1960年,她作为首位华裔女星,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落成典礼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到目前为止,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一共也就4位华人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分别是:
黄柳霜、李小龙、成龙、刘玉玲
黄柳霜是最早的一位。
逝世已经60年,黄柳霜这个曾被边缘化的华裔女星,才从历史背景深处走出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那么, 她一生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的?
她的个人婚姻和家庭情况怎样?
黄柳霜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但她的父母都是中国人。
黄柳霜的祖父是广东台山人,当年,美国淘金热的时候,他和一群老乡,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加州。
母亲抱着黄柳霜
之后,淘金热过去了,她的祖父在美国留了下来。
她的父亲黄善兴也在美国出生,后来回到了老家台山娶了一个姓李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
但当时美国的政策,不允许外籍人员入境,他只好把妻儿留在了台山老家。
黄善兴回到美国后,他开了一个洗衣铺为生。
在当时,很多广东台山人在美国开洗衣铺养家糊口。那时,洗衣机还没出现,主要是人工手洗,熨烫。
洗衣铺的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工作十五个小时,一周工作七天,白人男子当时不愿意从事这种底层的活,这给了吃苦耐劳的华人生存的机会。
虽然开洗衣铺很辛苦,但比起在中国老家务农,洗衣铺的收入要高很多,也不用日晒雨淋。
很多台山人在美国开洗衣铺,还能寄钱回老家,帮助老家的人盖房子。
黄善兴虽然在美国长大,但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奉行" 多子多福”,觉得必须多生几个儿子。
他回到了美国后,又娶了一个华人女子(是一个雪茄厂老板的女儿)作妻子,也就是黄柳霜的母亲。
黄柳霜的母亲非常能生,一共生了4个女儿,4个儿子。
黄柳霜排老二,她上有一个姐姐,下有4个弟弟,两个妹妹。总之,是一个庞大的家庭。
当黄柳霜小的时候,她经常在父亲的洗衣铺里玩,等稍大一点,她还帮助父亲的店里给客人送洗好的衣服。
黄柳霜童年时,一家人最开心的娱乐就是到华人的剧院里看表演。这也算是黄柳霜最早接触到的表演启蒙。
长到10来岁时,一次,黄柳霜去给一个客人送洗好的衣服,这个客人给她一笔小费。
黄柳霜立即去买了一张电影票,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表演。此时,她已经表现出对电影的热爱。
后来,她经常将午餐费省下去,去买电影票,或者电影相关的杂志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大眼睛,眼波流转,黑发如瀑。她的身高最终长到了1米7.
她的五官极具东方色彩,但气质里又有西方的痕迹,身高在中国女性中,也是比较高的。
她的手指纤长,非常有美感。
自从童年目睹了唐人街拍电影的情景,她一直梦想自己也能出现在荧幕中,14岁那年,她迎来了一个机会。
1919年,《红灯笼》到唐人街取景,需要群众演员。
黄柳霜当时14岁,她获得了一个跑龙套的机会,在里面饰演一名拿着灯笼的小女孩。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当时已经让黄柳霜非常开心了。
她终于有机会在电影里露面了。
此后,她就开始了跑龙套的生涯,跑了2年龙套后,她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1921年,16岁的黄柳霜获得出演电影《人生》的机会,
在影片中,她与好莱坞大牌男星朗·钱尼对戏的机会。
这之后,黄柳霜开始走红,她的照片大量出现在美国的电影杂志上。
因为表现不俗,她还登上了英国的杂志封面,当时有记者来采访她,她对未来满怀期望,说:
“我年轻,我输得起,我决定给自己10年,成为一个成功的女演员。”
16岁时,很多人还在迷茫自己将来干什么,她已经决定全力以赴在演艺圈发展了。
后来,她又出演了《海逝》这部电影,她在里面饰演一名叫莲花的美丽中国少女。
《海逝》在日本上映时,一位日本电影人给了黄柳霜很高的评价:
这位华人女明星,比所有日本女演员的演技都要好。
此后,黄柳霜又出演了《巴格达窃贼》(该片在美国1924年上映),她演的是一个妖艳、性感的蒙古女奴。
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是被黄柳霜演得相当出色。她在剧中只穿一个抹胸,一个短裤,窈窕身材暴露无遗。
《巴格达窃贼》上映后,成为大爆款,票房达到了200万美元!
黄柳霜的名字,甚至传到了国内的几个大城市。
虽然已经有一些知名度,但黄柳霜在好莱坞的发展始终受限。
当时的,美国的排华和种族歧视倾向严重,好莱坞也好不到哪里。当时,好莱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1、严禁亚裔演员在银幕上与欧美演员接吻。
2、电影里如果有亚裔与白人的感情戏,那么,影片中亚裔的结局最后都是死去,
不这样的话,电影就没法过审。
在当时的好莱坞看来,黄柳霜演技不错,但她作为华人面孔,只能演一些丑化的角色:
比如恶毒的丫鬟、情妇、出卖色相的女子、妖女等,
要么是没有性格、逆来顺受、过度隐忍的女性。
当时,好莱坞导演们作风很强硬,不会在事先告诉你整个剧本是怎样的,不是头部明星很难有挑选剧本的机会。
所以,当时的黄柳霜根本没有资格来挑选剧本。
1928年,黄柳霜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好莱坞,借助于一个在影视圈很有资源的摄影师,她前往欧洲寻找机会。
做出这个决定,远道寻求发展,其实有她的苦衷,她曾说:
“好莱坞似乎容不下我,因为制片人宁可让匈牙利、墨西哥的演员,还有美洲印第安人,而非真正的中国人来扮演那些中国角色。”
“我想我之所以离开美国,是因为我死了太多次了,可怜巴巴地死去好像成为了我的绝活。”
她最初去的是德国。
刚到德国,她一句德语都不会说,她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学习德语。
几个月后,她就能在德语有声电影中说出比较流利的的德语了。
她接连接到好几部电影,还参加了多场舞台剧表演。
当时,她以东方的面孔出现在德国的影视中,给人的感觉非常惊艳,她身上既有现代的西方气质,又夹杂些许神秘的东方色彩。
当时有奥地利评论家,给了她很高的评价:
“(她)完美地掌控了观众的情绪,将一部原本不怎么引人注目的悲剧诠释得非常动人,
而且她也成功地完成了具有相当难度的德语台词部分。”
在短短几个月内,她能搞定德语, 可见,黄柳霜是极其聪慧的,她的学习能力很强。
虽然没有专门去学过表演,但她很极强的悟性,有极强的观察力。
黄柳霜在德国成功之后,又去了英国演电影和舞台剧。
为了改进自己的口音,她还去剑桥大学找了语音老师,学习地道的英语。
1929年,她出演了她的第一部英国电影——《唐人街繁华梦》。
这是一部默片。此后有声电影就粉墨登场了。
《唐人街繁华梦》上映后很成功,她也因此走进了英国王室宴会。
在欧洲几年,她在演艺圈取得了一些成就,当时法国的《名利场》,不惜用整版刊登了她的写真……
美国好莱坞看到黄柳霜在欧洲大获成功,他们又邀请她回到美国拍戏。
据说,黄柳霜从欧洲回美国,在海关办理入境手续的时候,就有片商们捧着合同焦急地等待她。
黄柳霜回到美国后,迎来了一个事业的高峰期:
她的舞台剧在百老汇连演了167场,场场爆满。
1931年,著名的派拉蒙影业签下了黄柳霜。
1934年,她连续拍了4部主演的影片。
然后,派拉蒙公司安排黄柳霜主演了《上海快车》,片中与与德国女明星玛琳·黛德丽合作。
这部电影上映后爆红,首映票房就高达370万美元!
不过,虽然票房如此成功,但黄柳霜的酬劳却低得可怜:
在《上海快车》中,黄柳霜的片酬仅仅为6000美元,
而与她合作的玛琳·黛德丽(白人,德国女演员)的片酬是7.8万美元,十几倍的差距!
不仅片酬比白人演员低很多,在角色挑选方面,黄柳霜几乎没有主动权。
1933年,黄柳霜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
“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几乎总是影片中的反派,而且是一个如此残忍的反派——杀人、奸诈,就像草丛中的蛇。我们不是那样的人。”
1934年,黄柳霜作为主演,拍了四部电影,这一年,她的事业也达到了巅峰。
模特界纷纷效仿她的着装。不少时装设计师也从黄柳霜的造型里获得灵感。
1936年,美国导演西德尼·富兰克林决定将著名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搬上银幕。
赛珍珠曾在中国呆了很多年,她的这部作品,以中国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中国农民善良与纯朴。
黄柳霜很希望自己能演其中主要的角色,她也自信能演好这个中国角色,于是,向剧组大胆自荐。
很遗憾的是,导演宁愿让白人来演,也不给她机会。
这个“中国人”的角色,最终由一个德国白人演员饰演,而这位演员后来凭借此剧,拿下了奥斯卡影后。
被拒绝后,黄柳霜大受打击,她做出一个决定:回到祖国寻根,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她此行在中国停留9个月,去了好几个城市。
1936年2月9日,黄柳霜到达上海,她带了拍摄组来中国,她希望好好展示一下真实的中国。
当时,中国影坛的胡蝶,还有戏剧大师梅兰芳热情地接待了她,上海著名的时尚杂志《良友》也采访了她。
不过,更多的民众对她的评价很负面,认为她在美国演的角色都是丑化中国人,甚至有人骂她是:
“西方人的傀儡”、穿着暴露,伤风败俗。
当时,许多国人对黄柳霜抱有偏见,就连宋美龄跑到美国寻求援助,号召华侨捐款,她拒绝黄柳霜到场。
1937年,黄柳霜与著名的男影星克拉克·盖博合作出演了《好莱坞派对》,她在其中展示了许多中国旗袍。
她的玲珑身材,将旗袍之美演绎得无以复加。中国的国粹--旗袍之美,也征服了欧美的名媛圈,以及模特圈。
1942年前后,她接连出演了两部带有反日色彩的电影(电影名:《轰炸缅甸》和《重庆夫人》),她将自己得到的全部片酬,都捐给了中国联合救济会,资助中国抗日。
她还将自己的珠宝首饰进行义卖,所得款项,也全部寄回中国支持抗战。
在这之后,她就甚少参演,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她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黑色肖像》,是1960年,当时她55岁。第二年,她就因为突发心脏病离世了。
纵观黄柳霜的演艺生涯,她的演艺事业跨越了默片、有声片,除了电影,她还涉足电视剧、舞台剧,还有广播剧,非常广泛。
她一生参演的作品达到了60部。
就演艺事业而言,作为一个华人,她在那个时代,能有那样的成绩,非常难得。
她在好莱坞被歧视,但她依然坚持磨砺自己的演技,并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得到公正的对待。
虽然她当时的呼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但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当时亚裔在美国的艰难。
她很有表演天分,天生丽质,而且非常用心的演出,但限于那个时代美国对华人的歧视,她遇到了无法超越的天花板。
相比她的事业,她的感情,更显得坎坷。她一生未婚,没有生下子女。
她渴望真爱,一次次付出真心,但最终,她总是被伤害,带着伤痕离开。
她的初恋发生在16岁那年。
1920年,还在跑龙套的黄柳霜,在马歇尔尼兰执导的影片《小丁》中,获得一个角色,饰演片中唯一的华人。
这次演出,她获得了一笔不错的酬劳。
第二年,马歇尔又邀请黄柳霜在《人生》中担任主演。
16岁,就能有主演机会,这对热爱表演的黄柳霜来说,自然是欣喜若狂。
她将马歇尔视为自己的伯乐、命运的贵人。
涉世未深的她,并不知道马歇尔在好莱坞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以风流著称,女友多得数不过来。
并且,马歇尔早就结了婚。
马歇尔作为情场老手,很轻易就搞定了黄柳霜。
16岁的女孩,哪里懂得分辨?哪里懂得拒绝老男人的甜言蜜语?更何况,这个男人是自己的伯乐。
她陷进去了。
她天真地以为真爱无敌。
当时美国的法律,禁止美国白人与华裔登记结婚。
两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新鲜感过了后,马歇尔对她厌倦了。
马歇尔后来的确离婚了,但娶的是另一个女人。
她极度痛苦,无心继续自己的学业,索性与校园彻底告别,打算全职朝影视方面发展。
此时,她凭《人生》和《海逝》两部影片,已经在好莱坞有了一定的名气。
经常有记者、作家,造访她父亲的洗衣铺,希望能采访她。
1923年,好莱坞金牌导演托德布朗尼当时也注意到了黄柳霜,他亲自登门拜访黄柳霜。
他邀请黄柳霜主演《漂流》,黄柳霜答应了。
影片上映后,有杂志评论:整部影片不仅空洞,而且死气沉沉,唯一让影片有亮点的是华人演员黄柳霜的表演,是黄柳霜让这个影片焕发了生机。
托德布朗尼当时也是有夫之妇,但他垂涎于黄柳霜独特的美貌,他毫不忌讳自己已婚的身份,向黄柳霜发起了攻势。
黄柳霜此前已经受过一次伤,她这次懂得谨慎了,她向布朗尼要一个承诺。
布朗尼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会离婚,说自己与妻子已经毫无感情而言,说黄柳霜就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
黄柳霜信以为真,她甚至在内心有点同情布朗尼。
布朗尼和黄柳霜的爱情很高调,公司的同事都知道了。
但一段时间后,两人的恋情传到了布朗尼的妻子的耳朵里,布朗尼没胆量与妻子摊牌离婚,相反,快刀斩乱麻,与黄柳霜撇清了关系。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黄柳霜才醒悟过来:
有些男人事业上看起来很成功,但不要以为他的品性就很好。
面对没有得到的美丽胴体,男人什么谎话都说得出。
一旦得到了,就厌倦了, 就显示出本来面目。
此后,她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碰感情,一心在事业上。
1927年,黄柳霜在演出中,与影片摄影师罗塞尔恋爱了。
此时黄柳霜22岁,此时的她,在演艺圈已经有了一些年头,她的思想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也丢掉了许多幻想,她渴望走入家庭。
罗塞尔当时已经40多岁,比黄柳霜大20多岁,他是好莱坞头牌名媛的御用摄影师。
他人脉很广,与德国几个大导演关系很不错。
他当时在好莱坞的摄影师中,有了不小的名气,以有创造力著称,他拍的《日出》这部影片,后来获得了奥斯卡奖。
罗塞尔虽然只是一个摄影师,但他与一帮富商交往甚密。
他带着黄柳霜,出入各种派对,黄柳霜也因此积累了一些人脉。
罗塞尔教黄柳霜骑马、射箭这些上流社会的活动,两人曾经度过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
但最终两人还是没能修成正果,罗塞尔最终离开了她。
本来她以为罗塞尔到了40多岁,是该稳定下来的年龄,但是,这个男人还是不愿意过婚姻生活。
罗塞尔这类人,根本就无需婚姻,他们需要的是激情和新鲜感。
此时的黄柳霜,在经济上完全无需依靠男人。她要的是一个真正关心她、爱她的人,但是,她这种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实现。
黄柳霜在拍了《巴格达窃贼》(该影片1924年上映)后,她利用自己的片酬,独自购买了一栋两层的小洋楼。靠着演出,她早已实现了经济独立。
与摄影师男友分手后,她也陷入过痛苦。
但她亦是清醒的,从来没有让感情的失意,影响到自己的演艺事业。
在当时,黄柳霜的择偶显得非常尴尬:
在当时,美国法律不允许白人与亚裔结婚,在法律上,她与白人之间有一道鸿沟。
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美国发展的华人呢?
当时在美国的华人,思想也都是很传统的,加上黄柳霜参演的影片不少都是有争议性的,这也让华人精英男子,望而却步,担心有辱家风。
1930年,25岁的黄柳霜在纽约的一个派对上,她与一个英国绅士相识。
对方是英国广播公司《广播时报》的节目制作人,叫马施威茨。
马施威茨当时也是有家室的人,在纽约见到黄柳霜后,不久之后他就回到了英国。
但回到英国后,他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黄柳霜的一颦一笑,他知道自己爱上了黄柳霜。
他忘记了自己是有老婆的人。
也许是空窗太久,当马施威茨来美国找黄柳霜时,黄柳霜很快就与他打得火热。
黄柳霜将马施威茨安排在一家高档酒店住,两人度过了好几个月的甜蜜时光。
他们一起在海边散步,一起去旅行。
马施威茨在英国有太太,而黄柳霜很希望能与马施威茨走入婚姻,她是认真的。
她带着马施威茨见了自己的家人。
但是,马施威茨后来还是选择回到英国,回到妻子的身边。
马施威茨从美国回英国时,黄柳霜亲自到机场送他。两人语无伦次地说着道别的话。
也许,对于马施威茨来说,黄柳霜就如同一件精美、价值非凡的瓷器,初见,一见倾心,魂牵梦绕,希望能拥有她。
但是拥有了后,他又开始怀念英国有烟火气的生活,怀念在英国已经取得的事业地位。
男人啊,得到后总是那么理性!又是那么冷漠!
之后,两人也有电话、书信联系,但此后没有再见面,而黄柳霜此后再也无恋情传出。
她在1942年后,基本淡出了影视圈,她将最小的弟弟接到自己的洋房一起居住。
母亲早逝,她就像母亲一样疼爱这个最小的弟弟。
虽然黄柳霜作为亚裔,当时在好莱坞的片酬远远低于同档次的白人演员,但是她获得的片酬,相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她用自己的片酬,资助了家里的弟弟妹妹上学,八兄妹中,其他七人都读了大学。
她的大弟弟还成了上海圣约翰书院的教授,
第二个弟弟在美国从事航空学研究,
最小的弟弟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
她资助了弟弟、妹妹上学的费用,让弟弟妹妹们能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能获得社会的尊重。
否则,单靠她的父亲开一个洗衣铺,是难以支撑家里这么多孩子的教育费用的。
她在人生最后阶段,利用多年的积蓄,在洛杉矶最贵的地段买了两栋房产,她将房子产权的一部分转赠给了姐姐与一个妹妹。
她对唯一的姐姐,以及最小的弟弟,最为关心:
在遗嘱中,她将一部分财产给了疼爱她的姐姐,
剩下的大部分财产,都给了最小的弟弟。
她直到人生最后阶段,对家人那么有温情,给世界留下一个优雅独立、无限孤寂的背影。
她受限于那个时代,作为华裔演员,一度被边缘化,直到去世60年后,才被世人重新记起,重新界定她在影坛的成就。
她的不平凡,注定她不会湮没在历史长河里。
--END 点个赞吧,谢谢你的支持!
作者| Linda
责编| 若水
参考信源:
侨报网:《黄柳霜登上美国硬币,华裔续写好莱坞传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