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而无成。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①。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问于孙林甫,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问于张老,张老②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问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问于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祐?訾祏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司马侯见,曰:“吾闻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见,曰:“晋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于晋,晋国其谁不为子从,何必和?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宣子问于訾祏,訾祏对曰:“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为司空,以正于国,国无败绩。世及武子,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及为卿,以辅成、景,军无败政。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及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间隙,是以受郇、栎。今吾子嗣位,于朝无奸行,于国无邪民,于是无四方之患,而无外内之忧,赖三子之功而飨其禄位。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宣子说,乃益和田而与之和。
(节选自《国语·晋语八》)
【注】①伯华:羊舌赤,伯华是他的字。②张老:张孟。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籍偃曰A偃也B以斧钺C从于D张孟E日F听命G焉H若夫I子之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人,古代指客居他乡的人,现指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文中的意思与现在有所不同。
B.公室,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包括国君近亲三代范围之内亲属。同时,也指诸侯王国或政权。
C.家老,家臣室老,指卿大夫家族的家臣中的年长者,也泛指民间家族中的长者,文中指后者。
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是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宣子与和大夫争夺田地,去询问张老,张老认为自己只辅佐军事,如果不是军事方面的问题,自己是不能干涉的。
B.祁奚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以公谋私,如果为范宣子办理私事,宣子可能表面上应承,而内心里却是憎恨的。
C.祁午认为范宣子是晋国的正卿,应该把精力放在平定诸侯上,若能使诸侯归顺晋国,就不会有人再违反他的命令了。
D.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完成晋、楚的会盟,使诸侯没有二心。等他做卿时,又辅佐成公、景公整饬军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祏?
(2)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
5.(3分)对范宣子与和大夫的争执,众人的态度主要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回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①
[唐]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李凭②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①吴吟:唱吴地歌曲。②李凭,当时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善于弹奏箜篌著称。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诗的“风生”句与贺诗的“空山”句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音乐带给人的震撼之感,描摹音乐的神奇美妙。
B.白诗描摹吟唱声如“风振空林”、江涛海啸,高亢旷远;贺诗摹写乐声的悲抑、清脆、高亢、欢愉等,显得更为起伏多变。
C.白诗在描写吟唱声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志趣高雅、豁达超脱的诗人形象;而贺诗则没有直接涉及诗人的相关方面。
D.两首诗均未对吟唱者(演奏者)的技艺作直接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吟唱者(演奏者),有的只是对音乐及其效果的摹绘。
7.同为描摹音乐的“至文”,两诗在意象选择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请概括两者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离骚》具有节制的特点时,也对《诗经》中的作品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 。”
(2)《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用来愚化民众的手段的句子是“ , ”。
(3)《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也告诫统治者治政不能轻视小节,且要节制欲望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1.AEH
2.C
【解析】C.“文中指后者”错误。结合语境“訾祐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可知,应该指前者,即卿大夫家族的家臣中的年长者。
3.D
【解析】D.“范武子……完成了晋、楚的会盟”错误。从“及文子成晋、荆之盟”可知,应该是到范文子时,完成了晋、楚的会盟。
故选D。
4.(1)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问遍了大夫们,仍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何不去向訾祏询访。
(2)如今国家已经太平,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怎样治理国事呢?
【解析】(1)“未宁”,没有平息;“决”,解决的办法;“盍”,何不;“访之(于)訾祐”,“(于)訾祐访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2)“既”,已经;“无事”,国家太平;“非”,怨恨;“于是”,如果此时;“何……为”,怎么……呢?
5.①有人认为应该守好自己的职责,不参与此事;②有人劝范宣子应向德高望重的人请教;③有人劝宣子应以国事为重,不应与和大夫计较。
【解析】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张老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可知,有人认为应该守好自己的职责,不参与此事;
从“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祐……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可知,有人劝范宣子应向德高望重的人请教;
从“司马侯见,曰:‘吾闻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见,曰:‘晋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于晋,晋国其谁不为子从,何必和?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訾祏对曰:‘……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可知,有人劝宣子应以国事为重,不应与和大夫计较。
参考译文: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讼田地的边界,很久没有解决争端。宣子想攻打他,询问伯华。伯华说:“对外有军事行动,对内有政事。我是管对外军事行动的,不敢侵犯职权干涉内政。您如果有心对外用兵,可以把我召来询问。”问到孙林甫,孙林甫说:“我是客居晋国的人,是事奉您的,只等待着为您做事。”问到张老,张老说:“我从军事上辅佐您,不是军事问题,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问到祁奚,祁奚说:“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当,大夫们贪得无厌,这是我的罪过。如果作为国君的官而给您办私事,那么恐怕您表面上应承我,而内心却要憎恨我。”问到籍偃,籍偃说:“我是为张老执掌刑法的,每天都听他的命令,如果是他的命令,那还有什么二话可说的?丢开张老的命令而擅自行动,那也就违反了您的命令。”叔向听说后,去见宣子说:“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问遍了大夫们,仍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何不去询访訾祏?訾祏正直而且知识渊博,正直就能公正地分辨是非,知识渊博就能上下进行比较,而且他又是您的老家臣。我听说国家发生大事,一定要遵循常规办事,还要寻访咨询年老的长者,然后才能行动。”司马侯来进见宣子,说:“我听说您对和大夫很恼怒,我不相信有这回事。诸侯们对晋国有二心,您不忧虑这个,反而恼怒和大夫,这不是您应该做的。”祁午来进见,说:“晋国是诸侯的盟主,您是正卿,如果能够平定端正诸侯,使他们归顺听从晋国的命令,那晋国还有谁不听从您,岂止是和大夫呢?何不同他亲密和好,用大德来平息小怨呢!”宣子问到訾祏,訾祏回答说:“从前隰叔子躲避周难到了晋国,生下子舆当了法官,整肃朝政,朝廷没有奸佞的官员;当了司空,治理国家,国家没有败坏的功业。传到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诸侯没有二心。等做了卿,辅佐成公、景公,军队中没有败坏的政事。及至做了景公的军师,官居太傅,端正刑法,汇合训导的法规,国中没有奸刁的百姓,后人可以遵从效法,因此受封随、范二邑。到范文子时,完成了晋、楚的会盟,加深了兄弟国家间的友谊,使各国之间没有嫌隙,因此受封郇、栎二邑。现在您继承了职位,在朝中没有奸诈的行为,国内没有邪恶的百姓,此时四方没有灾害,又没有外患内忧,仰赖着三位先辈的功劳享受禄位。如今国家太平无事,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怎样治理国事呢?”宣子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多给和大夫田地与他和好。
6.D
【解析】D.“也没有直接描述吟唱者(演奏者)”错误。白诗对吟唱者有正面描写,“朝来果是沧洲逸”表明吟唱者是位隐士。
故选D。
7.不同之处:
①白诗选择意象多清幽脱尘,如万壑、空林、碧溪、松间、霜栗。
②贺诗选择意象多富丽华贵,如吴丝、蜀桐、凤凰、桂树等;更富宫廷与神话色彩,如江娥、素女、十二门、紫皇、女娲、神山、吴质等。
原因:
①吟唱者(演奏者)身份不同。殷十四为山中隐者,而李凭则是宫廷乐师;
②诗风不同。李白清新飘逸,意象多自然出尘;李贺奇特瑰丽,意象更富神话色彩。
【解析】不同之处:
白诗选择意象多清幽脱尘,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诗人选取万壑、空林、碧溪、松间、霜栗等意象,
贺诗选择意象多富丽华贵,更富宫廷与神话色彩。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诗人选取了吴丝、蜀桐、凤凰、桂树,江娥、素女、十二门、紫皇、女娲、神山、吴质等意象。
原因:
吟唱者(演奏者)身份不同。结合诗句“朝来果是沧洲逸”可知,殷十四为山中隐者,结合“李凭中国弹箜篌”可知,而李凭则是宫廷乐师。
诗风不同。李白清新飘逸,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意象多自然出尘。李贺奇特瑰丽,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意象更富神话色彩。
8.(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