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从朝鲜撤出时,司令员宋时轮在鸭绿江边,向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再起身时,这位将军已经泪流满面。
【开国上将宋时轮】
长津湖战役是胜利的,也是极其惨烈的,这场长达20多天的战斗让中国志愿军和美军都感到十分寒冷——不同的是志愿军是感受到气候的寒冷,而美军,则是因为志愿军的恐怖而无比胆寒。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美军的镜头来仔细了解一下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相约”长津湖麦克阿瑟带着部队踏上朝鲜战场后,就一直把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作为目标,十分狂妄且嚣张。
【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在经历了第1次战役后,美军虽然意识到志愿军根本不如他们想的那样脆弱,但还是在宋时轮第9兵团的示弱引导下,一头扎进了志愿军的部署中。
这一次麦克阿瑟调集了美国第9军指挥的第2师和第25师增援,还从美国本土拉来了不少救兵。
此时在麦克阿瑟的安排下,“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兵力已经达到了22万多,外加1000多辆坦克、1万多门炮,和海、空飞机1200架。
反观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美军这样强大的火力,主要依靠急调入朝的第9军团在东西两线诱敌深入,配合朝鲜人民军一起打游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总兵力大约在15万人。
极端的天气为了能够快速打击美军,第9兵团采用的是中国军队擅长的“迂回切断,包围歼击”战术,准备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斩为5段,再分割围歼。
但和此前国内战争不同的是,彼时正值朝鲜半岛寒冬时节。气温随时都在零下3、40℃徘徊,到了晚上更是酷寒难耐,加上入目之处都是厚厚的积雪,对于翻山越岭的行军来说是一大艰巨的考验。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主要的是志愿军们也没有美军那样强有力的后勤资源,没有充足的食物,也没有足够御寒的衣物。
第九兵团的志愿军们原本是国内的王牌之师,但战士们大多数都来自南方,面对朝鲜这样的天气完全没有经验。
这也导致第九兵团因冻伤亡的人数超过3万余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们还是翻山越岭昼伏夜行。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终于1950年11月27日晚上,隐藏在朝鲜北部的山地和丛林中,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美军。
三炸水门桥经过这一晚上的奋战,美7师和陆战1师成功的被分解成了5个部分。
之后的20天里,美军死伤惨重,曾经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名震世界的美军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也成了志愿军们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的一个团,就连他们奉为信仰的团旗,也被志愿军班长张积庆用来当打包东西了。
【“北极熊团”团旗至今还在中国的军事博物馆展览】
而这一次战斗也让志愿军们见识了美军和中国军队之间的机械差距,尤其是水门桥一战。
水门桥是架在长津湖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在志愿军们看来,只要将这座桥炸掉,美军就绝对跑不了。
没曾想,志愿军们分别在12月1日和4日炸掉了水门桥,却每次都被美军工兵连夜抢修成功,没办法,最后志愿军只能直接把桥基炸了,为此还牺牲了许多优秀的战士。
【美军空投桥梁】
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美军工兵这下不来修了,反而是美国空军直接空投了8套重量超过1.1吨的车辙桥组件,让被困的美军在两天内,就造出了一座比原本的水门桥还要坚固的桥——剩余的美军全部撤退。
冰雕连这场为期20余天的战斗给予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巨大的信心。
据统计,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一共歼敌3.6万人,包括美军2.4万人。这场战斗被艾奇逊视为“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败退”。
【彼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
而想要侵占朝鲜的“联合国军”,也因为长津湖战役被彻底赶出了朝鲜东北部。
但在荣誉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这二十几天的战斗里,志愿军光是因为冻伤冻死减员的人数就超过了4万,参加了长津湖战役的部队,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修整,甚至都没能继续参加抗美援朝的第3次战役。
而最悲壮的部队当属“冰雕连”: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成建制地被冰封在零下40℃的雪地里,他们拿着枪举着手榴弹,死死的盯着敌人来的方向。
【“冰雕连”】
其中一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一纸遗书,他说: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之上!”
【宋阿毛的遗书】
美军在难逃的途中,发现了“冰雕连”,他们被这等场景所震撼。
他们拍下了冰雕连的照片,此时此刻,没有国籍之分,只有一群军人对另一群军人的崇高敬意。
也难怪后来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回忆起来都说:让人恐惧的从来不是寒冷,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参考资料:
【1】聚焦 | 这就是中国人过平安夜的理由!·新京报
【2】长津湖战役为什么志愿军能胜·人民网
【3】长津湖血战,志愿军“冰雕连”令美陆战1师胆寒·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