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甘肃被称为"陇"?

晓山看旅游攻略 2024-10-16 04:05:51

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暗号,甘肃被称为“陇”。甘肃在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一个“陇”字,承载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理特征。

甘肃之所以被称为“陇”,首先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在古代,“陇”字本义是指高地或山岗,这正好描述了甘肃境内的地貌特征。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境内多山地和平原,特别是东部地区横亘着一条重要的山脉——陇山(又称六盘山)。这条山脉不仅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

陇山不仅地理位置重要,其本身也是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从空中俯瞰,陇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山中植被丰富,四季分明,春来绿意盎然,夏至郁郁葱葱,秋到层林尽染,冬临银装素裹。

古人云:“陇山高万仞,天水出其中。”这句话生动描绘了陇山的雄伟景象。由于陇山的存在,使得甘肃东部地区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也为后来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甘肃东部地区曾被称作“陇右”。《史记·天官书》记载:“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疏。”这里的“陇右”指的是黄河以西、陇山以东的广大区域。

到了唐代,为了加强边疆管理,设立了陇右道,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甘肃东部及宁夏部分地区。而“陇西”则是指陇山以西的地区,在秦汉时期就已经设立郡县进行治理。

除了地理因素外,“陇”这一称呼还深深植根于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从先秦时期的诸侯争霸到汉唐盛世,再到明清两代的边疆巩固,甘肃始终扮演着连接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角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陇”逐渐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见证了无数商队、使节和学者的往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长安至罗马的陆上交通线,沿途经过的河西走廊正是甘肃境内的一段关键路线。

在这条路上,不仅有丝绸、茶叶等商品的流通,更有佛教艺术、科技知识等文化的传播。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世界级文化遗产就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构成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例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草原风光和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而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则能感受到浓郁的伊斯兰文化氛围。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陇”文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甘肃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陇”这一称呼却一直保留下来,并逐渐演变为省名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西夏时期曾在今甘肃境内设置“甘肃军司”,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朝时正式设立了甘肃省,简称“甘”。而“陇”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甘肃的另一个简称。直到今天,当我们提到甘肃时,仍然习惯性地称之为“陇”。

从秦汉时期的陇西郡到唐代的陇右道,再到元明清三代的甘肃省,每一次行政区划的变化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元朝,随着行省制度的确立,甘肃省的辖区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了今天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地的部分区域。尽管此后历经多次调整,但“陇”始终是这片土地不变的代名词。

进入现代社会后,甘肃省的行政区划基本稳定下来。目前,全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共计86个县级行政区。无论是兰州这座现代化大都市,还是酒泉、张掖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亦或是甘南、临夏这样充满民族风情的地方,“陇”都是它们共同的身份标识。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坐标,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纽带,将所有甘肃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甘肃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如枸杞、中药材、苹果等,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也为全省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例如,天水的花牛苹果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赢得了广泛赞誉。

除了传统农业外,甘肃还在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遍布各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甘肃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甘肃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无论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都将为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陇”必将成为展示中国西部崛起新风貌的一张闪亮名片!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