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如果当初不实行分田到户,现在的农民还会受穷、吃不饱饭

特友谈文化 2024-06-06 02:49:22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如果当初分田到户没实行,今天的农民能吃饱饭吗?我认为不能,穷吗?我认为肯定还穷。

大集体的耕作模式根本激发不了人们的劳动热情,谁还会为了一样的收入去多辛勤劳作?

“分田到户”这一改革不只是政策上的转变,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吃饱饭的大问题。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

六七十年代的日子,想起来都觉得有点苦。我出生在河南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

那时候全村都跟着生产队种地,全是集体作业,个人根本没啥积极性。

早上天还没亮,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喊,大家都得赶紧起床,不管刮风下雨,都得去地里干活。

当时全村人都过得都挺拮据的。

我家那时候,住的是土坯房,屋顶还是茅草的,一到下雨天,屋里到处都是漏水的地方。

冬天冷飕飕的,家里连个像样的取暖设备都没有,都是靠烧柴火取暖。

而那时候的农具简陋得很,都是些木耙子和犁头,大家肩扛手提去地里,一天到晚弯着腰,手都磨出茧子。

回家后,一身的泥巴,但家里能吃的东西也寒酸。我家那时候的主食是玉米面和高粱米。

好点的时候能有点小米掺着吃。红薯、土豆是常备的,能煮能烤,算是改善生活的主要食材。

记得那时候家里的锅都磨得发亮,煮东西基本上都是大锅烩,啥都往里面一放,萝卜干、豆角和一些野菜,味道倒也实在。

肉呢,那真是稀罕物,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次。记着那时候,村里的人常说:“肉是节日的亲戚,平时难得见面”。

而全村的人靠的就是那点定量的口粮,每个月分发的那点儿粮食,勉强能让人保证不饿肚子。

当时衣服大多都是粗布做的,新衣服多半得过年时候才有。平时穿的都是补丁连补丁的旧衣服,鞋子亦是如此,能穿就行,不管是不是合脚。

小孩子们的玩具大多是自制的,比如用玉米杆做的小剑,或者用泥巴捏的小人。

那时候的孩子们没有什么学习负担,放学后或者放假就到处跑,一起去河里抓鱼,或者到树上摘野果。

而当时,村里医疗条件非常差,就一个“赤脚医生”老中医,用的都是些土方法。比如用生姜啊,大蒜啊什么的家庭小偏方。

真正的大病,那就得往县里跑,路途遥远,很多时候都是忍着。这也是为啥那时候老人们常说,小病忍忍,大病忍死,因为真的没有太多选择。

村里的娱乐活动也简单,过年过节的时候,可能会有个戏班子来唱大戏,那是全村的大事,大家都会提前把家务活儿安排好,挤在一起看戏。

戏班子从白唱到天黑,孩子们围在前面,大人们在后面抽着旱烟,脸上露出满足的笑。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苦,但大家都习惯了那种日子,也都懂得相互帮助,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分田到户】——

分田到户,或者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政策可真是给咱们农民带来了大变样。

这事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那会儿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粮食产量不高、农民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政策的初衷就是要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能多劳多得,过上好日子。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这一政策的试点。

1978年,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大包干合同上按下了红手印,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大的冒险。

他们私下里签了合同,家庭单干,自己负责自己种的那一块地,多产的粮食自己留着。

这事一做成功,小岗村的粮食产量那年就翻了一番还多,从此这一政策就逐渐推广开了。

政策推广到全国后,各地的农民反响可都挺大的,我们村也是,一听说能分田到户,谁还不乐意啊?

之前大家种地都是应付差事,怎么省事怎么来,现在好了,自家地自家种,能多拿多少粮食全看自己的手艺了。

那时候,你看村里人天还没亮就拿着锄头出门了,争的就是多挣几斗粮食。

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全国的粮食产量在实施分田到户后的几年里平均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不仅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比如,我们村以前一年一个人的收入不过几十块钱,分田到户后,有的家庭年收入都过了千元大关。

记得刚开始分地的时候,村里的气氛特别紧张。

人们都在讨论,分到好地能多收粮食,以前那些懒散的劲儿一扫而光。

我们家分到了三亩地,虽说不是最好的地段,但能自己管理了,那心情完全不同。

父亲那时说:这下咱们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了,得多用点心思。

分地后的第一年,我们全家就动起了真格的。

早晨天还没亮,家里人就起床去地里干活了,争取把地里的活儿一次做足。

小麦和玉米是我们主要的作物,父亲研究了不少新的种植技巧,比如深翻土地,合理密植,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结果呢,第一年我们的小麦每亩产量从以前的三百斤提高到了四百五十斤,玉米也有了相似的提升。这对我们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我们不仅有了足够的粮食自给,还能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卖。记得那年卖粮食赚了一百多块钱,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不仅我们家,整个村子的气象都变了,大家都开始修房子,买新衣服,孩子们的生活也好起来。

镇上的集市也热闹多了,不光是卖粮食,还有蔬菜、水果和家禽,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

分田到户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土地的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观念。

大家开始明白,辛勤劳动能带来好的回报。

这种改变也促进了整个农村的活力,大家都有了向上的动力,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政策的影响还体现在了农产品市场的活跃上。以前大集体那时,村里人只种够吃的,现在却能产出过剩来卖,这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然,这其中也有挑战和困难。

比如土地的长期管理问题,还有如何保证土地肥力的问题。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分田到户给我们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改善,更是给了我们农民自主权,让我们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总之,分田到户这一政策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初期非常成功的一项农业政策。

它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也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政策让我们这些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的好处,也激发了大家致富的希望和动力。

——【农村的变化】——

农村现在的生活,跟三四十年前简直是判若两样

现在村里马路上,家家户户门前基本都停着小汽车,至少一辆摩托车,年轻人还喜欢骑那种电动车,来来往往的真是方便多了。

记得以前出远门还得等赶集的日子才有公交车坐,不然就只能靠两条腿,现在好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家家户户现在都用上了冰箱、洗衣机这些电器,夏天热了,空调、电风扇开得哗哗的。

以前夏天只能靠扇子扇风,或者找棵大树乘凉。而且现在农村的电网也全面升级了,以前那种常常停电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

太阳能热水器更是普及,几乎每家的屋顶上都安装了一个,你想啊,以前冬天洗个澡多麻烦。

得提前烧锅炉子热水,现在打开水龙头,热水随时有,洗澡洗得人心情都好。

而互联网,这可是现当大变革,现在不仅仅是年轻人,就连一些老年人也都开始学着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看视频。

村里几年前装了光纤,网速一点不比城里差。

年轻人还通过互联网卖农产品,像我们村的柿子、核桃和蜂蜜,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收入比单纯种地高多了。

更不用说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现在农村的孩子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

镇里的学校也引进了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设备,老师们也能通过网络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这些年的变迁,可以看出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

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农村的面貌一天天好,人心也越发宽广。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农村政策开始的,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总结】——

要是中国当初没实行分田到户,现在的农村人还得苦哈哈的过日子。

以前那集体种地,谁也没啥劲头,干多干少一个样,粮食产出少得可怜,大伙儿都揭不开锅。

分了田到户之后,大家都有了干劲,因为知道多劳多得,能多挣些粮食多挣些钱。

现在看看,家家户户不仅饭碗稳当,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孩子教育、家里住房都有了保障。

没有分田到户的政策,咱们村的人现在肯定还得为吃饱饭发愁呢。

这一政策真是让咱们农民尝到了甜头,改变了咱们的命运,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那么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