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上,货币之间的竞争愈发的激烈,尤其是在去美元化施行之后,很多的货币使用占比纷纷上升。
在早前,美元通过与石油等不可或缺的商品挂钩,让美元在国际上的使用量不断的增多,但是如今的美元使用占比却已经跌到了49%,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欧元的使用占比却增加到了21%。
曾经独霸天下的美元,如今竟跌落神坛?而默默无闻的欧元,却异军突起?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的"红票子"究竟在这场较量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美元江河日下,欧元乘势而上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金融战争"这个词,没错,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各国货币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而这场较量的最新战报,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据SWIFT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跌至49.07%,各位看官,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美元可是曾经的"硬通货"之王,如今却连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了。
与此同时,欧元却趁虚而入,一举拿下21.58%的市场份额,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不及美元,但已经创下了欧元诞生以来的新高。
而美元之所以会失宠,是因为美国近年来的经济政策可谓是"大起大落",量化宽松、加息、通胀,这些词汇轮番上阵,搞得全球投资者都有点晕头转向。
而且美国政府动辄以制裁为威胁,让不少国家心生戒备,面对这样的做法,美元的消费占比下降也是必然事件之一。
再看欧元,它的崛起可不是偶然,欧洲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加上欧盟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自然吸引了不少"粉丝"。
不过,各位可别高兴得太早,欧元区也并非铁板一块,通胀压力、能源危机,再加上地缘政治风险,这些都是欧元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美元加欧元的占比,也就70%出头,那剩下的30%呢?
人民币崛起
看完西方各种货币的交易占比,很多人也很想知道人民币的交易占比会有多少,要知道,最近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可是提升了不少。
要知道,在今年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支付占比已经达到了4.69%,位居所有货币当中的第四名,而这也是人民币连续第10个月支付占比达到了4%。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CIPS系统,这可是中国版的"SWIFT",据最新统计,CIPS系统已经有152家直接参与者,1412家间接参与者,分布在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支付系统再厉害,如果没人用也是白搭,但显然,人民币并不缺“粉丝”。
数据显示,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这可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市场选择。
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央行开始增持人民币储备,2022年,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甚至达到了2.7%的历史新高,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增长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
当然,人民币的"朋友圈"可不仅仅局限于央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已经成为25个国家的第二大支付货币。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人民币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变局中谋发展呢?在全球去美元化的大趋势下,人民币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多元化趋势
想要了解这些就不得不提的就是"去美元化"这个热门话题,这个趋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俄罗斯到伊朗,从委内瑞拉到土耳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摆脱美元的束缚。
有意思的是,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开始"背叛"美元了,前段时间,沙特和伊朗居然同意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
这个消息一出,可是在国际金融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知道,石油美元可是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啊。
不过,"去美元化"并不意味着美元就会彻底失去地位,毕竟,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货币格局一定是多元化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各国央行也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多个城市试点,欧洲央行的数字欧元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这场货币变革中,中国显然不甘人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无疑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舞台。
从亚投行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知道,这条路上还有不少挑战,比如,如何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如何平衡汇率稳定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结语
全球货币支付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美元独大的局面已成过去,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
未来的全球金融格局必将更加多元化、均衡化,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有望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能够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