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入伏,今年三伏天“不一般”:母伏头,秋包伏,有啥说法?

甜妈努力记录生活 2024-06-27 06:34:45

伏天就快要到了,你们感受到了今夏的酷热了吗?在北方地区可能已经很热了,但是在南方,近期都是多阴雨的天气,气温也并不高。

往年这个时候都已经热的受不了了,可是今年风扇都不用吹,晚上睡觉都要盖被子,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不过,夏至节气到了,入伏也就近在咫尺了。而且今年的三伏天还“不一般”,老人说是“母伏头,秋包伏”,这是啥意思,又有什么说法呢?一起来了解下吧,感受下老祖宗的智慧。

一、今年何时入伏?伏天又有多长?

按照传统的历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

因此今年的三伏天就是从7月15日开始的,庚日每十天出现一次,其中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因此7月15日-7月24日就是头伏。

以此类推,7月25日-8月14日就是中伏,而8月15日就进入末伏了,之后过10天就出伏了。

这样算下来,今年的三伏天就比较长,足足有40天,只因中伏多了10天,相当于中伏多了一伏,在民间也把今年的三伏天称之为“四伏天”。

不过到了明年,三伏天就是30天了。而且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长版”的,那么也就意味着酷热的天数也更多。

二、“母伏头,秋包伏”,是何解?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三伏天中的“公、母”之分。这一区分并非基于生物学上的性别,而是根据入伏当日在农历的日期是奇数,还是偶数来确定的。

若入伏这天的日期是奇数,则被视为“公伏”;反之,若为偶数,则称为“母伏”。今年入伏的日期是农历的六月初十,恰好是偶数,因此被称为“母伏头”。

关于母伏和公伏,之所以古人有这样的区分,也是因为它们有区别。在民间就有“公伏凶,母伏爽”的说法,即如果当年是“公伏”,那么三伏天就会很热,很难熬。而是母伏就相反,说的是三伏天比较凉爽,不会很热。

在过去民间还有不少这方面的谚语,比如“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淋伏头,晒伏尾,公伏母伏怕见水”,都是说如果入伏的时候下雨了,那么不管是公伏,还是母伏,在三伏天的雨水都很充足。

再来看看,后半句的“秋包伏”。其实还有一个词语和它对应的是“伏包秋”。

大家也知道,在立秋以后还有一伏,就是末伏。而如果立秋当天就是逢庚日,那么就是立秋当天就进入“末伏”了。

在民间就把这种特殊的情况,称之为“伏包秋”,就好像是三伏天把立秋节气包在内了。而如果是立秋后才进入末伏,这就是“秋包伏”。

然而,由于这种巧合并不常见,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都是“秋包伏”。在民间就有谚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

指的是伏包秋的情况下,立秋后很快就凉快了,伏天不会太热。而如果是秋包伏的情况,那么立秋后还很热,并且是热到哭那种程度。

而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末伏是在8月14日。从立秋后一周才进入末伏,这也意味着立秋之后,我们还需要继续面对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

在过去民间之所以有着“母伏头,秋包伏”这些类似的说法,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气候变化规律的深刻观察,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并通过这些预测来指导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三、今年的三伏天热不热?

不过小编要提醒一下大家的是不管今年是“母伏头”,还是“秋包伏”。这里要给大家浇一盆凉水的是今年的三伏天应该是非常热的,甚至可能是近几十年来最热的一年。

数据说,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但是到了今年估计又会刷新记录哦。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的朋友们,可要做好准备。

而且要注意的是,今年南方春夏期间的雨水都是过于充足的,较往年是有所增多。而这样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持续的晴天、少雨的天气,到时候部分地区就可能有高达40℃的干旱、高温天气哦。

不信的话,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