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左权牺牲,多年后一份日军内部报纸被发现,揭开日军阴谋

夏菡说国际 2023-02-13 13:47:04

"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这是朱德对左权的评价,对一个军人的赞赏。

左权是模范军人,他在军中的风评很好,实力、勇气、才华兼备,又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被多位将领所看重。

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战场上,参与了许多重要战事,是不可得多的人才。

一个军人最光荣,也最可惜的是战死沙场。左权便是为国捐躯,倒在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留下妻子与才一岁幼龄的女儿相依为命。

一个该受后人敬仰的革命烈士,迫于形势紧迫,只能草草埋骨他乡。多年后人们得见左权遗体样貌,却是在日本印刷的报纸上。

少时觉醒,弃笔投戎

左权曾出国学习先进的军事知识,归来后又将这些知识用于现实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但他却并非是什么富家少爷,反而吃过不少苦,知道饥饿交加的滋味。

1905年3月12日,一个贫农家诞生了一个新生命,他就是左权。

生于贫穷家庭本就注定他的幼时生活不会多好,雪上加霜的是,家里的支柱之一还早早倒下。

在左权才一岁半时,他的父亲就不在了,所以他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

左权小时候常常是吃不饱也穿不暖,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家人只能挖野菜充饥,吃饱饭更是奢想。

可即使在这样贫寒的环境中成长,他也知道人穷不能志短,从没自暴自弃过,也没有放弃过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般连吃饱穿暖都不易的家庭,父母大多不会送孩子上学。左权有个好母亲,得知他想读书后,母亲拿出家里不多的积蓄,咬牙送他进了村里的私塾。

八岁才上学的左权在私塾里完成了启蒙,他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后来他又继续读小学,还想读中学,最好能一路读下去,可惜家中的经济情况不允许他这么顺利地升学。

光是读小学,他就中断了几次,每次迫不得已辍学,又努力重回学堂,艰难完成他的小学学业。

1915年,才十岁的左权听闻袁世凯接受了丧权辱国的条例。整整二十一条不公正的条例,将中国的尊严与脸面踩入了地下,侵犯了全体中国人的权益。

还是个孩子的左权愤而写下“毋忘五九国耻”的标语,一股名为爱国的火焰在心中燃起,他立下了为国奉献,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伟大志向。

那时许多大人对此也只是骂骂,过一过嘴瘾,要他们做出什么实际行动是万万不可能的。左权却在村里宣传起反日反袁,高呼着他的不满,希望唤醒人们的血性。

在一个整体愚昧,思想未开化的村庄,也许恰是他这种尚有一颗赤子之心,未被世俗麻木的少年更易觉醒。

左权上中学时已经十七岁,在县中学里他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了解共产党,从此他立志改造社会。左权理想解放国民的思想,让社会变得更好,让人们能安居乐业。

可现实告诉他,侵略者一日不离开,人民一日得不到解放,他们的思想就难以改变,这个社会难从腐朽走向新生。

要将侵略者赶出去,与他们讲道理,寄希望于他们自我反省,然后乖乖退回自己的国家,这是妄想。赶走侵略者最有效最快速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打出去,让他们畏惧,从此不敢轻易进犯。

十八岁,正是少年热血,左权毅然决定弃笔投戎,奔赴广州参与革命,以一展抱负。他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同上路,途中几经中转。

人会被一时激情冲昏头脑做下决定,清醒了又觉得不妥,在多日路途中,那份上涌的热血早该冷却,有的是时间让左权重新做决定。毕竟战场残酷,生死难料,而他的人生才刚起步。

但直到抵达目的地,左权仍未退缩,并一鼓作气考入军校,迈出他成为共产党战士的第一步。

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次年,他正式加入共产党,随后开始他的军事生涯。

戛然而止的人生

作为战场新秀,左权的表现突出,两月间参与了多次战役,逐渐适应了战场生活。因为他表现优秀,又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所以被选为派苏联留学的人选之一。

左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党组织将他当做未来的主力培养,对他寄予厚望,他觉得身上有千斤重担。

在苏联学习期间,他尽自己所能地吸收知识,不敢辜负党组织的信任。苏联深造近四年之久,左权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个合格出色的军官。

回国时,左权二十五岁,与他出国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与红军已开始内斗,左权坚定地选择加入红军,投身战场。

四年留学,左权的心智心性已完全成熟,在战场上有条不紊的指挥,和较强的组织能力使他获得上层青睐。

虽然不是一路平步青云,但偶有的坎坷并没有让他灰心丧气,他报国的一腔热血从未消减。

红军决定开始艰苦长征时,他更是踊跃参加,参与先头部队指挥作战。著名的大渡河与泸定桥战役中就有他的身影。

一场出其不意的进攻,一次完美有效的掩护,使红军主力部队成功脱险,最大限度保全了战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下铺垫。

他细致周密,又有强大的部署能力,这些使他屡立战功,成为被上层将领赞不绝口的优秀人才。

在众多人看来,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却没想到这样一颗耀眼的明星会骤然陨落。

1942年5月,八路军与日军交战激烈。日军为剿灭八路军,决定擒贼先擒王,首先消灭那些高层指挥官。

一支军队能否取胜,除了整体实力是否强劲外,指挥者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如果指挥者不懂如何用兵遣将,不会结合战场实时情况随机应变,再厉害的士兵也发挥不出该有的实力。

而士兵的大部分行动都是按指令来,身为局中人,他们需要能看清战场局势的指挥者在旁指挥。如果失去凝聚军心的指挥者,军队就会像无头苍蝇在战场上乱冲乱撞。

于是日军投入大批军力,目的在于突袭八路军指挥部,将彭德怀等高层将领一网打尽。

这次突袭日军有备而来,且有意隐蔽行踪,导致八路军未能及时察觉。处于劣势的八路军强拼无疑于自取灭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保全实力借机脱身。

有过多次掩护经验的左权接下了断后的重担,他带着仅一百多人的临时队伍,成功掩护彭德怀等人脱险。

有人劝左权跟着彭德怀一起走,毕竟他这般出色的指挥官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其他同志也愿意为他牺牲。

但左权拒绝了,因为只有他留下亲自带队,他才能保证让彭德怀安全离开,何况他不想抛弃任何一个战友,他在就多一分逃脱的机会。

由于队伍中有伤员和医护人员,空中又有战斗机盘旋,所以他们的行进速度不快,历经千辛苦才到达最后一个封锁口。

眼见脱身有望,一行人难掩喜色,但心思缜密的左权没有放松警惕。

他让队伍停止前进,自己则是孤身犯险前去探路,果然日军早有埋伏,炮弹俯冲而下,在他身边炸开。

左权倒在硝烟尘土中,迸裂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与腹部,伤及两处要害,没有医护急救就是死路一条。他心系身后的同志,想要奔向他们带着他们突出包围,却只能含恨离开人世。

一百多人的队伍也暴露在日军视野中,他们被迫止步于这最后的关口。

左权的遗体无奈被留在战场,直到日军撤退,重返战场的八路军才有机会为他收尸。他们为左权换上崭新军装,披上鲜红党旗,将他安埋在十字岭。

这一年左权年仅三十七岁,家中的妻子与女儿再也等不到他归来,他的人生如同一场绚烂的烟花,短暂绽放便消失在夜空中。

阴毒计谋

重返指挥部的彭德怀悲愤交加,他痛心左权和其他同志的牺牲,恨不能将日军挫骨扬灰。

同时,彭德怀不免责怪自己没能早些发现日军诡计,在此之前日军居然如此沉得住气,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悄悄打探到他们总部的位置。

彭德怀将剩余的战士们聚集起来,誓要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雪恨。八路军重整旗鼓,痛击日军,并发现了日军的险恶计划。

1950年,左权逝世八年后,一份1945年的日军内部报纸被发现,上面赫然登报着令他们洋洋得意的计划。看了这计划的内容,百姓才知道左权为何会牺牲。

这个计划诞生于百团大战后,是日本丧心病狂的报复,名为“C号作战计划”。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负责太行山扫荡计划的冈村宁次便是这样做的,他花费半年之久研究八路军战术,制定了他认为势在必得的“C计划”。

八路军擅长游击战术,又与普通民众建立了深厚情谊,日军一旦有什么大动作,发现他们行迹的百姓就会给八路军通风报信。

早有准备的八路军就像鱼一样,总是能从他们手中溜走,让他们扑一场空,浪费时间精力。

于是冈村改变思路,既然八路军与百姓相互信任,他们就变成二者去反向打探情报。

在冈村的计划中,一部分特务伪装成学生、难民、商人等模样,他们混入百姓中,在暗地里收集情报,掌握八路军的动向,进而执行刺杀计划。

为了增加刺杀的成功率,穷凶极恶的日军将无辜百姓也牵连进来,威逼利诱这些百姓去做炮灰,为他们探路。

好在一次失败的刺杀为八路军敲响了警钟,之后日军特务频频暗杀,但少有得手。

而另一部分人则伪装成八路军混淆视听,未免暴露,他们不主动接触他人。但是为了完美伪装,他们在遇上人时,心中杀意再盛也会装出一幅和善的样子。

遇上他们的百姓绝对想不到,这样一伙热心友善的八路军会是日军特务,更想不到他们身上不仅带着武器,还有能致人死命的毒气。

每一个假八路都带着八路军高层的照片,以便他们混入根据地后进行刺杀。

不得不说,这些假八路伪装得极好,甚至骗过了偶遇的八路军,没有让人第一时间对他们起疑,给了他们活动的时间。

假八路兵分两路,一队目标是一二九师,另一队目标则是彭德怀所在的指挥部。

虽然这两队假八路尽量低调,但根据地附近多了这两支活跃的队伍,怎样都无法叫人忽略。加上另一边刺杀计划暴露,假八路的可疑行踪还是引起了八路军的注意,结合疑点分析后,得出了他们是日军特务的结论。

可惜这份情报及时发出,却没能及时到达。彭德怀虽察觉了日军有所动作,并做了些准备,但没猜到他们的具体计划,因此才陷入险境,左权才会壮烈牺牲。

而日军在得知左权战死后,为了炫耀战绩,竟不惜派出大批人马掘坟挖尸。

对他们来说,左权之名如雷贯耳,曾给他们造成了重大损失。多次战败,他们的怨气无法发泄,就算是尸体,他们也不愿意放过。

原已安眠地下的左权遗体不幸被日军找到,日军将遗体摆成各种姿势拍照,对遗体造成重大损伤。

他们还将照片刊登在报纸上耀武扬威,日军看了只觉得鼓舞人心,八路军看了则怒发冲冠。

彭德怀了解事情真相后,决定以牙还牙。

得知假八路要开庆功宴,彭德怀挑选了精壮的战士混入其中,将这些假八路一举抓获,以血祭奠牺牲同志的在天之灵。

1946年,毛泽东批准在河北建立建设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陵园以左权幕为中心,他与烈士们将被后人铭记,受后人敬仰。

远在家乡的左母不知儿子死讯,整整七年,日日盼着左权归家。

直到朱德特意去看望她,她才知道儿子早已不在人世,她不会写字,便由他人代笔写下祭文。

“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

虽出自左母之口,但知子莫若她,这也许正是左权最后所想,虽死犹荣。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