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上海闹市惊现竹篓碎尸,名探端木力破奇案

阳泽评历史啊 2024-10-17 17:34:40
竹篓谜尸

1954 年的上海,曹家渡三官堂桥农贸集市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凡,人潮涌动,喧嚣声此起彼伏。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中,税务员朱惠庭如往常一样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周围。

就在这时,两个男子抬着一个竹篓,神色慌张地在人群中穿梭。他们的举止异常,瞬间引起了朱惠庭的警觉。

朱惠庭果断上前拦下询问,那两个男子眼神闪烁,言语支吾。一会儿声称竹篓里装的是自家腌制的咸肉,准备拿到集市上售卖;一会儿又说这是帮别人带的东西,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朱惠庭要求他们打开竹篓检查,两人却百般推脱,找各种借口搪塞。最后,趁着朱惠庭一个不注意,他们竟扔下竹篓,转身就跑,瞬间消失在人群之中。

朱惠庭心中的疑虑愈发浓重,他缓缓揭开竹篓,这一看,顿时惊得他浑身一颤,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竹篓里哪里是什么咸肉,分明是一具被层层包裹的尸体。朱惠庭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报了警。

名探郊区追踪

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不敢怠慢迅速赶到现场。当他们揭开竹篓,看到那具尸体时,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得目瞪口呆。

“咸肉”案的消息,迅速在上海滩传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上海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此案,立即指派名探端木宏峪负责此案。

端木宏峪,这位在上海警界声名赫赫的侦探,带着一种沉稳而坚毅的气场,带领着一支精干的队伍火速赶往现场展开勘查。

那具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悲惨的故事。端木宏峪仔细地观察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端木宏峪凭借着多年的刑侦经验,很快就对案件有了初步的判断。他观察死者的衣着和外貌特征,判断死者为外地人。

再看那个竹篓,从其编织的风格和材质来看,初步判断这个竹篓来自郊区或周边地区。

端木宏峪决定以此为线索,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侦查。然而,前路就如同被迷雾笼罩一般,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端木宏峪和他的助手们兵分两路,一路走访集市上的群众,寻找目击证人;一路则根据竹篓的线索,追查死者的身份。

然而,曹家渡三官堂桥农贸集市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寻找目击证人犹如大海捞针。而根据竹篓追查死者身份也陷入了僵局,因为类似的竹篓在郊区和周边地区非常普遍,很难确定具体的来源。

专案组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每一条路都似乎走不通。但端木宏峪没有丝毫的气馁,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那一丝希望之光。

就在专案组陷入困境的时候,端木宏峪却没有丝毫的放弃。他再次仔细检查死者的衣物,终于在死者的裤腿上发现了一些草籽。

端木宏峪凭借着丰富的植物知识,判断出这是一种常见于上海郊区的 “脱粒草”。他推测凶杀现场很可能在郊区,于是带领专案组前往上海郊区展开调查。

在郊区的调查中,端木宏峪和他的队员们不辞辛劳,走访了一个又一个村庄。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与当地的村民交谈,了解最近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经过艰苦的排查,终于有了意外的发现。

有村民反映,最近村里有一个废弃的房屋里传出一股奇怪的味道。端木宏峪立刻带领队员们前往那个废弃房屋。

当他们打开房门时,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在房屋里,他们发现了一些血迹和打斗的痕迹,还有一些与竹篓材质相同的竹子碎片。

抽丝剥茧寻真相

在废弃房屋的惊悚发现之后,专案组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进一步的侦查工作。经过对现场血迹的精密分析,他们成功确定了现场血液的血型,与竹篓中的尸体血型完全吻合。

此外,他们在房屋周遭细致搜寻,发现了一些可疑的残缺脚印。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他们不仅还原了脚印的大小和形状,还据此推测出了凶手的大致身高和体重。

端木宏峪带领着他的队伍,对周边的村庄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排查。经过连日的努力,他们终于将嫌疑人的范围缩小,锁定了几个重点对象。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审讯的进行,其中一个嫌疑人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崩溃,最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死者是一名从外地来的商贩,在一次交易中与嫌疑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情绪失控的瞬间,嫌疑人失去了理智,将死者残忍杀害,并将尸体藏匿于竹篓之中,意图在集市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掉。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税务员朱惠庭的偶然发现,让这起罪行曝光于世,真相最终浮出水面。

随着凶手的落网,50 年代轰动上海的 “咸肉” 案终于告破。这一案件的侦破,充分展现了上海警方的卓越能力和坚定决心。

端木宏峪等刑侦人员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维护社会的安宁和正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