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性”即人格,人格是构成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修性治神就是通过人格的修养、重塑而调神治神的养生方法。
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疾病等问题,因而,人格是心身健康与否的根源之一。面对疾病、挫折时,坚强者豁达、从容、发奋、拼搏;懦弱者灰心、绝望、自弃、一蹶不振等。这就是人格的显现。因此,加强人格修养,培养良好的气质、性格和行为方式,也是调神摄生的内容之一。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环境两种因素所决定的。人在胚胎状态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已经发生作用了,这种影响还会持续人的一生。后天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各种因素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变化产生影响。
在社会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显著。生活中的许多文化活动,例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弈棋、种花、钓鱼、旅游等,都能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影响心神。如书法、绘画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且可从中看到人的情趣、偏好、性格、行为方式等,宋代欧阳修以“学书为乐”,元代董公望"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同时,书法、绘画要求目不旁视、心无他顾,强调心、手、笔的统一,将神、气通过笔尖注于字里行间,寓静于动,形神合一,使人保持一种沉着、自信、轻松愉悦的状态,从而起到修性治神,延年益寿的作用;弈棋则要求思维缜密,富于韧性,不急不躁,不怒不张,从而可影响人格的发展,以利于养性调神。总之,书法、绘画、弈棋、种花、养鱼、饲鸟、编织等活动,都是通过对人格的塑造,以排遣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畏怯、退缩、多疑等不良情绪。《管子·内业》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因此,通过书法、绘画、弈棋等活动对人的性格进行重塑,用豁达、乐群、直率、自信、审慎、谦逊、沉着等心态去面对一切人和事,是精神调摄的重要措施。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医学已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医学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这也是中医学数千年一直沿用的医学模式。马斯洛(Maslow)、密特尔曼(Mitleman)等学者也提出心身健康的十项内容:①有充分的适应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有恰当的评估;③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能有最大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因此,在防治躯体疾病的同时,应该从心理方面去干预,只有注重精神调摄,形神共养、形神共治,才能维护心身健康,益寿延年。
知识链接
心理养生训练法
中国气功、印度瑜伽和日本坐禅都属于东方静默法。这些方法均是在意识的控制下,通过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意念),来达到松、静、自然的放松状态。美国学者本森(Ben- son)在1975年根据东方静默法的特点而创立了一种新的心理养生训练法,他提出四个必要因素:安静的环境、肌肉放松、用一种手段(重复一个声音、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个随和的姿态。印度物理学家玛哈孔师结合现代物理学的统一场理论,让受训者默诵一段语词,闭目凝神,逐渐进入心静忘我的超越冥想,被称为超觉静坐功(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内容摘自章文春郭海英主编的中医养生康复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