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在咳嗽、打喷嚏、跑跳或提重物等情况下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泄漏,主要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病机制与尿道关闭压的下降、盆底肌肉的松弛以及膀胱支持结构的弱化等多种病理变化有关,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尤为重要。
50多岁的张阿姨平时身体挺好,性格也比较外向,喜欢进行爬山、游泳等户外运动,但是最近几个月她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当她蹦跳或者大笑时就会有少量尿液漏出,这导致她非常尴尬,起初她以为只是暂时的,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张阿姨感觉漏尿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这导致她不得不佩戴尿垫,也不敢再去户外运动了。
由于漏尿严重,这导致她频繁出现尿路感染,最近就因为尿路感染住院2次,在最近一次住院治疗后她向医生反映了自己漏尿的情况,咨询医生这种情况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医生解释道这其实是一种叫做压力性尿失禁的疾病,是可以通过药物和功能锻炼来控制和缓解的。于是医生开具了相应的药物,并为其量身制定了一套盆底肌锻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张阿姨漏尿的情况明显改善了,原本焦虑的情绪也好转了。
一、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和发病特点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的一种病理表现,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成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的的患病率高达18.9%,特别是在在50-60岁的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压力性尿失禁的I的患病率可高达28.0%。
临床上有人将压力性尿失禁与尿床划等号,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两者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虽然压力性尿失禁本身不会威胁生命健康,但是长期的漏尿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泌尿系感染、焦虑抑郁等不良后果,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关键。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尿道关闭功能的损害和膀胱支持结构的功能障碍,以下几个原因尤为关键。
1、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
尿道括约肌是控制尿液排泄的主要肌肉结构,位于尿道中下段,当腹压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时,尿道括约肌应当及时收缩并增加尿道闭合压,防止尿液泄漏,但伴随着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抵御腹压增加带来的压力,导致尿液从尿道溢出。
2、胱颈和尿道支持结构松弛
正常情况下,膀胱颈和尿道通过骨盆底肌肉和韧带系统提供支持,维持其解剖位置和功能,但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膀胱颈和尿道周围的支持结构松弛,导致尿道与膀胱的角度改变,尿道无法保持有效的闭合功能。特别是在女性生育后,盆底组织由于妊娠、分娩造成的损伤,韧带和肌肉的支撑能力下降,导致尿道运动过度或下垂,从而削弱了对尿液的控制。
3、尿道神经损伤
妊娠和阴道分娩可能对相关神经造成压迫和损伤,导致这些组织的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膀胱过度活动;其次,绝经后女性由于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使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退化,加重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4、雌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在维持尿道和膀胱支持结构的健康中起重要作用,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导致尿道和盆底肌肉组织的退化,使尿道和膀胱的闭合功能减弱,所以绝经后女性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人群。
5、腹压传导不均
在正常情况下,当腹压增加时,膀胱和尿道应该同步传导腹压,使尿道关闭压上升,以防止尿液泄漏,但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道关闭压低于膀胱内压,导致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力升高而尿道无法及时闭合,从而导致尿液渗漏。
二、科学服用5种药物,有效缓解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指南建议对尿失禁患者首先应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疗法,其中以下5种药物最为常用,但是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不同,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
1、盐酸米多君
盐酸米多君是一种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α1受体,使尿道括约肌收缩,增强膀胱颈部和尿道的闭合功能,从而控制尿液排泄,临床研究表明科学服用米多君可以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的次数和尿量,并且可以有效减少继发性的尿路感染,特别是对于轻中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尤为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盐酸米多君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头痛、心悸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高血压患者中需谨慎使用;其次,大剂量的盐酸米多君会导致排尿不畅,进而继发尿潴留。
2、度洛西汀
度洛西汀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也是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常用药之一,度洛西汀能够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这些神经递质通过脊髓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的运动神经元,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度洛西汀通过促进膀胱颈和尿道的闭合压,减轻因腹压增加引起的漏尿。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度洛西汀可以导致恶心、口干、头晕、疲劳和失眠等多种不良反应;其次,极少数患者服用度洛西汀后会导致抑郁症加重。
3、雌激素
雌激素疗法在绝经后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的中具有重要作用,药理学机制表明雌激素能够改善尿道黏膜和膀胱颈的弹性,增强尿道对尿液压力的抵抗能力,帮助缓解压力性尿失禁。虽然外用雌激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在长期使用时可能存在轻度的局部刺激感或乳房胀痛等;其次,口服雌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乳腺癌等风险。
4、托特罗定
托特罗定通常用于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的患者,药理学研究表明托特罗定作为一种选择性M3型抗胆碱能药物,其可以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来缓解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特别是对腹压增加诱发的尿急尤为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口服托特罗定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和排尿困难;其次,由于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影响正常的膀胱排空,使用时需监测膀胱的残余尿量,以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5、胶原蛋白注射剂
胶原蛋白注射剂是一种通过改善尿道括约肌和膀胱颈支持功能的治疗方式,胶原蛋白注射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通过将胶原蛋白等填充材料注射到尿道周围,增强尿道的支持结构,增加尿道闭合压,这种疗法尤其适用于那些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膀胱支持组织松弛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胶原蛋白注射会导致局部疼痛、感染、出血或注射部位硬结等多种不良反应。
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这5点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合理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关键的,建议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有效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
1、正确认识压力性尿失禁
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由于对本病不熟悉,导致经常因为尴尬或者羞愧而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必须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对压力性尿失禁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积极寻求医疗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进行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肌肉训练又称凯格尔训练,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重要非手术疗法,旨在增强尿道括约肌和盆底支持组织的力量,从而提高尿道闭合功能,减少漏尿发生。建议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规律地进行盆底肌肉收缩练习,每次收缩应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同等时间,每天进行3-4次,每次进行10-15次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和强度。
3、注意饮食与饮水习惯
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等都可能增加尿频和尿急,导致尿失禁加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摄入这些刺激性物质;其次,减少液体摄入似乎能缓解尿失禁,但过度限制液体摄入可能导致脱水和尿路感染,因此建议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应该适度饮水,但需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而是分次少量饮用,晚间则应减少饮水,以避免夜间频繁起床漏尿。最后,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能帮助保持正常的肠道功能,减少对膀胱的额外压力。
4、合理安排日常活动与穿着
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重物举起、剧烈运动、频繁的弯腰动作等;其次,为了减少因尿液渗漏带来的尴尬,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使用吸收性护垫或防漏内裤,最后,建议压力性尿失禁的应该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以避免不必要的腹压增加。
5、建议适度运动
建议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尽量选择不会增加腹压的低冲击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并且避免剧烈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跃等,因为这些运动可能加重尿失禁症状。
四、总结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虽然其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但是容易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且可能继发泌尿系感染、焦虑抑郁等不良后果,因此建议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疗法,可以选取盐酸米多君、度洛西丁、雌激素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是需要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规范服用,避免不良后果;最后,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足的,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在生活中必须注意饮食、饮水、运动、盆底肌锻炼等多个方面,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总要,有效预防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