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最信任的阁臣:任职七年之久,却没有什么贡献

纵横五千年 2024-09-15 09:12:13

内阁在明朝中后期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阁臣的选择尤为重要。崇祯帝生性多疑,在位十七年间,频繁更换阁臣,居然先后任用了五十位!这些人的平均任期为十一个月,最短的竟然只有三个月!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备受崇祯帝信任,他任职达到七年之久,但是他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一、进入内阁

此人名叫温体仁,字长卿,是浙江湖州人,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进士,并被选中庶吉士,进行“深造”。之后,温体仁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左谕德。当时,明朝的政局非常复杂,温体仁主动申请到南京任职,之后又接连为父亲、母亲服丧,因此躲过了明末的激烈斗争。崇祯帝即位后,温体仁出任礼部尚书。

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崇祯帝下旨让吏部推举阁臣的候选人。没有进入名单的温体仁怀恨在心,攻击东林党的钱谦益。朝中不少官员纷纷为钱谦益发声,指责温体仁,这反而引起了崇祯帝的反感,他对温体仁更加信任。第二年,温体仁又利用“己巳之变”,攻击袁崇焕,搞垮了“东林内阁”。在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温体仁终于进入内阁。

二、排斥异己

从崇祯三年(1630年)入阁,到崇祯十年(1637年)离任,温体仁在内阁任职七年之久,却没有任何政治作为,“边警杂沓,民生日困,未尝建一策”。那么,温体仁都做些什么呢?主要是利用崇祯帝对自己的信任,来排斥异己以及那些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入阁后,温体仁联合周延儒,挤走了内阁首辅成基命。接着,温体仁又与新任周延儒翻脸,并成功将其赶走。

崇祯六年(1633年),温体仁如愿以偿,成为了内阁首辅。之后,他对那些威胁自己地位的人毫不客气。第一个是吏部尚书李长庚,第二个是亲近东林党的文震孟,温体仁利用言官,借助崇祯帝之手,将两人赶出了京城。许多官员对温体仁的行为感到不满,纷纷上书弹劾,结果却遭到崇祯帝的惩罚,有一位官员甚至被廷杖打死。

三、离职而死

弹劾温体仁的人越多,崇祯帝越觉得温体仁是“孤臣”,所以温体仁更加肆无忌惮。此时的钱谦益虽然已经被罢官,但温体仁依然没有放过他的打算。于是在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对钱谦益、瞿式耜下手,崇祯帝很快就下旨将两人逮捕。钱谦益赶紧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救,而温体仁也不自量力,得罪了曹化淳这些太监。

在曹化淳的影响下,崇祯帝对温体仁产生了怀疑。于是,温体仁决定“以退为进”,向崇祯帝提出辞职。结果却弄巧成拙,崇祯帝批准了他的辞呈。崇祯十一年六月,温体仁病死。崇祯帝很伤心,亲自拟定了“文忠”的谥号。崇祯帝毕竟还是年轻,他完全被温体仁利用,却毫不自知。之后,温体仁的继任者也沿用了温体仁“不作为”,明朝彻底走向覆灭的深渊。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