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大的问题

请辩琅琅 2024-09-13 19:24:38

文:蔡垒磊

当“中国人”“最大问题”这种字眼出现的时候,立刻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弹——什么是最大?别的问题不大吗?什么叫中国人的问题,老外就不存在吗?别急,我没有资格定义“最大”,但这绝对是中国人里非常普遍有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国人进步的关键因素,且西方发达国家的确在普遍性上并没有中国人普遍。所以如果你能放下这些情绪反弹,改正这个错误习惯,对未来绝对大有助益。

昨天在某平台收到这样的一个评价:

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最大的优点,我觉得是死磕,较真,或许在某些人眼里叫钻牛角尖。任何事情,不懂就是不懂,不懂就要弄到懂为止,哪怕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跳过去,或者糊弄过去——绝不因为结果已经拿到,就跳过对过程的较真。

别看这一小小的特质,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拥有,这一点我们和西方文化是有差别的,也是西方诞生了“科学”而我们这里没有做到的本质原因。在事情的目的已经达到之时,有时候这样的死磕会显得没有意义,会显得浪费时间,但就是这样的求真精神,让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速度变快了,解决难度变低了——即对内部的解构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新的创造。

读书时候,我们这里追求的永远是分数,很少有人在乎知识本身,但这个事情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我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只追求分数,这个学生的后劲绝对是不够的,因为他的行为会由于错误的目标而发生偏离——比如追求那些三短一长,或者选c选d的无聊技巧,比如某几次因为卷面成绩不错,就不去看猜对蒙对的题,甚至不整理错题,这些全都是后劲不足的学生,普遍有的错误学习方法——为什么后劲不足?基础打得不牢;为什么基础打得不牢?蒙对了,就过去了,或者老师讲题时明明没懂,但由于不想当众暴露自己的不懂而不敢提问,从而跟同学一起糊弄过去了,有几个人会在做对了选择题之后,再逐个分析错的那几个选项分别错在哪里?如果你有一个选项分析错了,这道题就该打“叉”,哪怕是老师给你打了“勾”,你也要给自己打“叉”。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就是“后劲不足”的那一方,都说几千年文明,都说四大发明,但几千年就发展成这样,就出了这么几个发明,实在应该汗颜。而阻碍我们更进一步的,就是这种“不求甚解”,就是“求真精神”的缺失——只要当下的状态过去了,立刻就把问题留给明天,留给后人,留给未来;只要能解释糊弄的,立刻就找各种理由糊弄过去,创造一些解释的角度圆过去;只要能用捷径绕过去的,只要能不踩坑的,立刻就绕过去,再也不去研究原先那个坑到底为什么坑,到底什么情况能坑到怎样的人。

我们这里多的是奇门术数,多的是玄学,多的是风水,多的是五行,却无一人能告诉其他人,地球外面是什么,无一人能真正提升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平均寿命。治病救人,都是“好了就行”,不会再去研究“为什么好”,以及分离出每一种因素,再单独测试到底是什么原因起的作用——你不去分离,就算真的能成,但由于你的工具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黄金和屎都混在了里面,所以效率低下不说,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是不是又得从0开始一次次试?

这就是经验主义的局限,由于不抽丝剥茧,所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都得从头开始研究,而非用现在流行的程序架构思维——看似抽丝剥茧要花费很多的额外时间,可一旦建立了可组合的模块以后,未来就能省掉很多的重复工作,黄金就是黄金,屎就是屎;而我们则是看似省去了很多时间,但遇到新问题以后,又得按黄金和屎的混合比例一个个试,最终我们的这团混合物会变得越来越大——因为你不知道原先成功的解决方案里其实哪些可以去掉,所以只能每次都当成整体来移动,导致中间的损耗越来越多,最后谁也看不明白那是团什么玩意儿,以及再也不能解决新问题了——产生的问题逐渐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你去问一个西方人,说这个地台为什么底部有凸起,导致放不平?西方人大概率就会一直给你各种研究为什么它是凸起的,以及怎么给你弄进去,但中国人不是,中国人直接给你四个角垫平,告诉你,这样不就平了吗?你说他解决问题了没有?解决了,可是他巧妙地回避了原先的问题,给你换了一个问题,最终就是这个西方人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知道了那里为什么有凸起,以及怎么给它弄进去,在这个中间可能就了解了台子的材质,结构,做的过程中工艺的缺陷,要用什么工具来解决;而中国人觉得反正平了就能用,就不管了,于是就永远不会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更不用说衍生的其他知识了。

我们说中国人更聪明,西方人更笨拙,脑子更不会拐弯,但为什么科技的进步,全是由他们主导?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在这里。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其实我们并不懂,但是我们会巧妙地替换问题,从而达成一种“我们懂了”的幻觉,其中那些“不可证伪”的东西就尤其有市场,因为虽然他们无法证明其存在,但你也没法证明这些就不存在,于是他们就可以胡乱替换问题,你要是敢质疑,就给你扣上反动的帽子,因为你竟然不信“老祖宗的智慧”——他们总会把一次简单的就事论事,引到你的立场和态度上去。

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只能抄?抄就只能抄个形?因为我们其实不懂,所以什么事情都是照猫画虎,暂时能用就行,而又由于不懂,所以就更别提创新了,只能是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都说要超越美国,这个习惯不改过来,不想着实事求是打牢每一项地基,还在那儿回避真正的问题,大吹特吹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定制数据”自欺欺人,那我们就永远不会有赶超美国的希望了。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