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鲁迅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吃人。
所谓吃人,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强者通吃,败者被吃。
往上爬的人,总有一个想法:踩着别人上位,吃掉阻碍自己的人。
身处底层,没能力往上爬的人,都会疑惑: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非要“人吃人”,而不能和谐相处呢?
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给出了答案——存在竞争,就会有成败。有成败,就会划分强者和弱者。强者对资源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弱者大概率连资源都接触不到。
这一点,看看如今的“内卷”就一清二楚了。每个人都拼命内卷,每个人都想战胜(吃掉)别人。可见,达尔文主义,是无法避免的。
02
正是因为存在达尔文主义,所以无数人都会扭曲自己的本性,提高自己的段位,让自己变得更有手段。
这个时候,就会衍生出这一类人——小人。
小人毫无原则,见风使舵,对于强者阿谀奉承,对于弱者落井下石,将“达尔文主义”最为卑劣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人们不希望成为君子,而会逐渐沦为小人呢?
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君子,在残酷的江湖当中,是无法混下去的。你看守规矩的老实人,除了被人欺负,就没有什么好结果了。
而毫无原则的小人,由于放得开,也比较识时务,所以他们可以游走于各方之间,哪怕吃不到肉,也能喝点汤,或者闻点味,不至于一无所得。
小人,难道是段位最高的存在吗?并非如此。
比小人段位更高的,是伪君子。君子斗不过小人,可伪君子斗得过小人,甚至能够把小人拿捏得死死的。
03
伪君子跟真君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伪君子表里不一,而真君子表里如一。
真正的君子,说什么,做什么,言必行,行必果。哪怕他们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也还是遵循仁义道德的一套。
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套套都不一样。表面上,他们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他们专干男盗女娼之事儿。形象反差极大。
反差极大的伪君子,就符合“儒家”的逻辑。
儒家提倡的,是入世,然后守礼,遵循等级森严的阶层。而伪君子,既是功利者,也遵守了表面上的仁义道德。在儒家文化的世道里边,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你看《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剑”岳不群,整天把正派兴亡挂在嘴边。就连真小人左冷禅,也觉得岳不群这人特别讨厌。
真小人的左冷禅,跟伪君子的岳不群一争锋,岳不群赢了,而左冷禅输了。就连其他的门派,也支持岳不群,而抛弃了左冷禅。
可见,伪君子在伪装、忽悠人这件事上,比小人更进一步。
04
伪君子,已经压过了小人,但他们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其实是“厚黑”到极致的强者。
看一段历史,你就懂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的手下有两大派系,淮西派和浙东派。淮西派,以明初第一功臣李善长为首;浙东派,以军师刘伯温为首。
恰逢李善长退休,朱元璋就找来了刘伯温,问他:你认为,杨宪、胡惟庸等人,哪一个适合成为宰相?
对于浙东派的杨宪,刘伯温没有偏私,认为他没这个本事;对于淮西派的胡惟庸,刘伯温也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不太行。
朱元璋有点生气了,就问他,他们都不行,看来这相位,非你莫属了。
听了朱元璋的话,刘伯温大惊失色,立马跪下来领罪、请辞。朱元璋笑了笑,也没有大动干戈。事后,就让人把这消息传了出去。消息传到了胡惟庸耳中。
不久后,胡惟庸当了宰相。为了报这个仇,胡惟庸趁刘伯温失势,就毒死了刘伯温。
得知此事的朱元璋,表面上特别生气,心中可是乐开了花,还借机彻查胡惟庸,一箭双雕搞垮了淮西派和浙东派。
05
朱元璋,就是“厚黑”到极致的强者;胡惟庸,就是妥妥的伪君子;刘伯温,就是比较有原则的真君子。
克制关系,一下就看出来了。厚黑的朱元璋“克”虚伪的胡惟庸,虚伪的胡惟庸“克”有原则的刘伯温。
何谓厚黑?就是脸皮厚,内心黑。
脸皮越厚,越是可以摆脱所谓的道德、原则、规范去做事,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你可以让君子感觉到羞耻,但你无法让脸皮厚的人感觉到羞耻。
内心越黑,越是可以做事不择手段,再怎么狠辣的事儿,也能做出来,不讲任何的情分。对付小人和伪君子,基本是一招一个。
正如民国怪才李宗吾先生所言:纵观历史,凡成大事者,莫不是脸厚心黑。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