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因为糖尿病,眼睛快失明了,还能治好吗?

耀耀说健康 2024-06-12 10:12:15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糖尿病眼底病变危害

首先,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自主神经、微血管病变及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等大血管病变,会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截肢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常早于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作为肾病、神经病变、脑血管病变的预警信号。视网膜病变可以反映糖尿病全身血管损害的状态,其实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而视网膜就是这台照相机后的感光底片,一旦视网膜出现了问题,眼睛就像没了底片的相机,完全失去了成像的功能。

其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两大期:非增殖期和增殖期,不同时期眼底表现也不同,长期高血糖使视网膜小血管闭塞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由此刺激产生不正常的血管,称之为新生血管。

这是糖网恶化的重要标志,代表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入增殖期,视力已经严重受损,同时全身并发症也很明显了。新生血管可以生长在视网膜或视神经表面,比正常血管脆弱,很容易破裂使大量血液流入玻璃体或者视网膜前,导致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前出血,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患者视力模糊或完全失明。新生血管上也可能长出黄色疤痕组织,称之为视网膜增殖膜,增殖膜可以牵扯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糖尿病眼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有阴影或者飞蚊症、闪光、视野缺陷,看东西有重影,特别是夜里症状会更加严重,有的还有上眼睑下垂、眼球疼痛、压迫或运动障碍等。随着病情进展,最终会导致失明。

一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能治愈的,通过治疗只能延缓或减轻病情。

糖尿病眼底病变预防

01

控制血糖

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控制血糖的措施“五驾马车”: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

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另外即使经过激光等眼科治疗,如果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可能在视网膜其它部位又产生新的病变、黄斑水肿等,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血糖控制良好,并且血糖平稳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

02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03

控制血脂

视网膜病变常常合并血脂代谢紊乱,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也要积极地控制好血脂。

04

健康饮食

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多食用植物油,戒烟限酒,可以减少“硬性渗出”并对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益。

05

合理增加七大营养素的摄取

DH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和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锌、花青素。这些营养素在新鲜的瓜果蔬菜、鱼、藻类、蛋黄、坚果里含量丰富。

06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不要在强光或昏暗的地方看书或手机、电脑,时间不要持续过长,每次持续30—45分钟就要让眼睛休息10—15分钟。适当做视力训练和眼保健操。外出佩戴防蓝光、防紫外线的定型制眼镜。

07

适当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举重或头部低于腰部的动作,避免剧烈咳嗽、用力大便、突然提重物,避免直接弯腰低头捡东西。运动不当会诱发眼底出血或视网膜脱落。

08

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眼底病变治疗

根据患者眼底病变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1

对于“糖网”早期病变患者,要降低血脂及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等等。另外,有些活血化淤的中药在促进眼底出血吸收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还可以适当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甲钴胺等等。

2

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目前的常用治疗方案是用玻璃体腔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术,俗称眼睛“打针”,阻止新生血管生长,减少血管渗漏,这类药物2020年就已进入医保,报销比例高达60-70%,大大减轻了糖网患者的医疗费用。

3

部分患者也可行视网膜光凝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激光。通过在视网膜上以“打补丁”的方式,凝固出血点、封闭新生血管,减少视网膜水肿及耗氧,保护中央视力,减少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的机会。

4

如果病变非常严重,当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者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玻璃体手术是公认的唯一的治疗方法,玻璃体摘除后,可注射气体或油液至眼球内填塞,用来固定视网膜。

需要注意的是,糖网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动态监测的过程,即使是做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甚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也需要定期复诊,同时内科、眼科治疗和控制全身疾病。

1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