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和李世民喝酒,酒醒后惊恐发现身上披着龙袍,保命方式绝了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5-07 03:39:08

前言

在《隋唐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神机妙算堪比诸葛,他正是瓦岗寨的军师——徐茂公,当然也是之后大唐的军师。但在正史中此人却是一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他的一生为大唐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此人正是早期大唐出名的大将军之一李勣,他出将入相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虽然战功赫赫,但李勣依旧能够安享晚年,可以说这与他出色的政治头脑有关。

一、拒绝站队

随着李渊年纪越来越大,皇位的斗争也越加地激烈。此时的李世民与李建成两人已经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在皇家,皇位的竞争向来都是成王败寇。

两人只有在皇位的斗争中成功胜利才能活命,才能坐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此时的两人也在为自己的夺嫡增加筹码,两人都在寻求朝中大臣的帮助。同时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开始站队,毕竟这可是从龙之功,若是胜利迎接自己的就是加官进爵,更甚者能够一步登天。

当然有大臣站队,想要提前效忠君主,也会有人想要置身事外,李勣就是。虽然他是武将,但也不是一丁点政治头脑都没有,当前太子和秦王都已经斗成这样了。李勣可以说是大唐建国的功臣之一,并且战功赫赫的李勣此时手中还有重兵。

说是想要李勣的支持倒不如说是想要他手中重兵的支持,毕竟但凡是夺位的手中都是有兵权的,但是李勣却不想掺和进两人的夺嫡之争中。在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曾经找到过李勣想要得到他的支持,但是却被李勣拒绝了。

众所周知李勣早年是在李密手下的,他看过当年李密夺权的举动,所以他对于政治斗争是极其厌恶的,尤其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二人还是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他可以在战场上为李世民出生入死,但是他不愿意在政治斗争上做李世民的马前卒。

更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李勣投靠大唐的时候效忠着的是李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他也不会做出谋逆犯上的举动。在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获胜从而坐上了那九五之尊的宝座。而李勣虽说是李世民的旧部但是在事变中却没有尽一丝力。

二、君心难测

这也直接就导致,李勣与李世民之间没有办法像尉迟敬德和李世民一样推心置腹,玄武门之变还是影响了他们君臣的关系。但这并没有影响李勣在李世民登基后被重用,其原因就是李勣的能力确实是让人侧目。

即使是李世民他也不得不对李勣的能力折服。虽然没有被李世民视为自己人,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倒数,但在之后的多次对外战争中都有李勣的身影。李世民更是直言李勣是大唐最会打仗的将军之一。

虽然李世民并没有大肆地对功臣动手,但怎么说李世民也都是帝王,帝王的猜忌心让他没有办法对李勣给予信任。当然李勣对于这也很是清楚,从李勣拒绝了和李世民一起兵变就可以看出李勣也绝非是没有政治头脑的武夫一个。

李勣在那之后可以说是走一步看三步,就害怕那一点不合李世民意从而落入万丈深渊。庆幸的是在同时代的武将中李勣算是一位军功卓越而又极具政治手段的武将。

李世民没有像朱元璋那样直截了当地出手,他采取的另一种手段——试探。试探你是否有不臣之心,是否有不满之意。李勣战功赫赫,李世民既想要他在战场上大展身手但又害怕他功劳高了之后会产生二心。

三、政治头脑

一次李勣不幸染上重病,李世民听到后,立刻就派遣太医前往。李勣此时病情十分地严重,可以说生命垂危,李世民连忙询问太医应该怎么医治。

太医缓缓地说道:“需要一味药——须灰。”顾名思义就是要用胡子灰作为药引才能将李勣治好,听到此话后的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将自己的胡子剪下给太医用来救治李勣。在古代向来是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的,并且李勣是臣李世民是君,可以说是无上的恩宠了。

这边李勣身体好了后,第一件事就是进宫谢恩,见面后李勣就是一个大礼后叩首到额头出血方才止住。李世民的年纪也大了,他也不可避免的要为自己的儿子铺路,此时的李治还小政治手段还是比较稚嫩的,让李世民不由的揪心。

于是李世民就将年少的帝王托付给李勣,向来被托孤都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只有皇帝信任你才会将后代交给你,李勣感动不已,当即就跪地咬破手指,对天起誓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效忠太子。

两人在那天晚上喝了很多酒,李世民和他一起回顾当年还是秦王的生活。喝多了的李勣竟然倒在了酒桌上呼呼大睡了起来。此时见他睡着了,李世民就将自己的龙袍盖在李勣的身上。

这边当李勣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的龙袍当即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清晰地知道,这是这位帝王对他的试探,未来的自己应该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在这值得一说的是,帝王往往在年长后就会更加的多疑,即使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不能避免。早期的李世民雄心大略即使是面对李建成留下的大臣他都可以不计前嫌给予重用。

其原因就是因为他还年轻,即使是下面的大臣有不臣之心,李世民也完全有把握处理。

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事情李世民都力不从心了。在这段时间中也发生了很多事情,魏征的逝世,长子李承乾的叛乱,每一件都让李世民变得更加多疑。

只能说李勣确实是了解李世民,在龙袍事件后,李勣变得更加的小心谨慎,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就在此时宫中忽然传出李世民病重的消息,这边李勣也得到了一则李世民的消息,但却并不是让他主管朝中大事的命令,而是一则外放的任命。

深谙君心的李勣,当即就收拾行李上任了,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之情。这边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太子李治叫到床前,向他表明自己为什么要将李勣贬官。

“你对李勣没有恩情,他未必会忠心于你,我将他贬到外地,你上位后再将他调到京城,你施恩于他,他一定会誓死效忠于你!”

而后李世民又补充道,若是李勣展现出任何的犹豫和不满之情,不要妇人之仁,直接杀之。这也是李世民教导李治最后一则为君之道。

结语

李勣的一生经历了三位帝王,从高祖李渊到太宗李世民到高宗李治,李勣一直都对大唐忠心耿耿,深谙韬光养晦的他,即使是功高盖主却依旧得以善终。

后世将李勣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他的战功是毋庸置疑的。在政治方面李勣所采取的大多都是袖手旁观的态度,他能够安享晚年也正与他不参与政治斗争密切相关。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