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网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我们整个教育过程。从小学开始,语文课文上就出现了不少古诗,每一首皆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耳熟能详的《草》想必大家依旧记忆尤深吧,小草的韧劲是那时候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极力想要学习的。
然而,不知道在哪一个瞬间,我们突然发现这首诗并不是完整的,它还有着后四句。
那么,为什么小学课本上要删去那后四句呢?
这首诗的作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居易,他被称为“诗魔”,其创作的诗句皆通俗易懂。
据说他为了诗句能让所有人都读懂,不惜在创作完成后读给老妪听,修改到她也能听懂才作罢。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宦官世家,幼时经受战乱,随着家里人不断避难。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奋发读书的劲头。自从得知有进士科之后,白居易便开始苦学,最终成功及第。
同后来官至宰相的元稹一同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来白居易罢官再考,依旧及第,再次被授予官职,凭借其才华不断升官。还得到了当时皇帝唐宪宗的青睐,任其为左拾遗。
白居易做官的目标本就是为百姓做事,体恤民间疾苦。当他得到皇帝赏识后,他便把这个目标放大,经常上书言事,还充分发挥自己才华,作了不少反讽现实的诗歌。
不料他的这一行为却引来皇帝不喜,唐宪宗是喜欢白居易的才华,但并不能容许他屡次上表批评。在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后,白居易立马上表让缉拿凶手。
这直接撞到了唐宪宗枪口,一个“越级行事”的由头下去就将他贬到了江州,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江州司马”。
这次贬谪改变了白居易的处事风格,他开始“独善其身”。
不过白居易依然尽心为百姓做实事,在做杭州刺史时,白居易下令修堤蓄积湖水,极大缓解了当地旱灾带来的危害。
在苏州任职时,他又下令开凿山塘河,便利了当地水陆交通等等,这些实绩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为民为国的好官。
晚年时期,白居易笃信佛教,有了“香山居士”这个号。在他去世后,唐宣宗还专门写诗悼念他,由此可见对其认可。
小学课本上的《草》实则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前四句,后面还有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而诗名的开头两字“赋得”实则是科举考试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这首诗正是白居易在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
根据命题方式,再结合他自身的感受,最终作出了这首送别诗。
据说这首诗作出后,白居易得到了主考官的一致推崇,原本大家觉得京城才子众多,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在此站稳脚跟,白居易也是如此。
但当他作出这首诗后,大家便觉得白居易必定能在京城拥有一席之地,果然,他顺利通过考试,一步步迈入官场。
而其所作诗歌也被人们广为传颂,就连平民百姓都对他推崇不已。
细读这首诗,后两句抒发出了白居易的感情,送别故人的惆怅,又表示来日方长,离别的人还能相见,意味深长,令人深思,可以说是点明主旨。
那么,既然后面的诗句才点明了主题,小学课本上为何要将其删掉呢?
首先从理解方面来看,我们熟悉的前四句,一字一句皆是通俗易懂,清晰准确的表达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坚强不屈的韧劲。
这样的字句对于刚接触古诗文化的小学生来说,也并不繁琐。
学习古诗本就是要让学生们背诵、理解,体会文化内涵,简单的诗句更能让小学生们理解透彻,记忆也就更加深刻,这也是我们即使过去多年,依然能熟记当年诗句的缘由。
再看一下后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两句的意思是野草野花蔓延,直接将古道淹没,艳阳之下的草地尽头则是友人的前路。
后两句则直抒胸臆,再一次送别友人离开,那茂密的青草便代表了我此时的心境。
让早已熟读不少古诗词的人来看,后四句意境远大,感情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后四句却并不容易理解,将野草同古道结合到一起,再表达感情,这进一步深刻的表达给小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理解不了自然无法轻易背诵,这违背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初衷。
其次从诗的完整性来看,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立意清晰的送别诗。
可白居易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虽然是一首完整的诗作,但将其中诗句单独拎出来,却不会觉得突兀。
就拿前四句来看,单独将其拿出来便是一首描写小草韧劲的诗篇,即使没了后半部分也毫无割裂感,换个名字就是另一首诗。这便给教材编写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再来看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态度,前四句通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描写,生动表达出小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正是小学生们需要学习的,对于他们之后的人生路很有裨益。
然而诗的后四句,则联合野草和古镇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与悲伤,整体基调偏向消极,对于心性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太早接触这样的“悲观情绪”,或许不是好事。
所以将其删去才是更好的做法。
于是,综合考量之下,专家们决定截取这首诗的前四句出来,并给它重新命名为《草》,将其放在了小学课本上,供学生们学习背诵。
不得不说专家们的这一做法完全合理,既没有放弃一首优秀的诗,也考虑到了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如此做法实在是双赢。
由此就可看出,这首诗删除后四句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等学生们有了一定诗歌积累后,再次诵读这首诗的完整版,便能读出不同的韵味,也更能体会白居易当时创作这首诗的心境。
当然,并不是每首诗都能如此截取运用,那些上下句联结密切,情感抒发贯穿全篇的诗句则无法将其分开,只能因其难易程度放在不同阶段的语文课本上。
让学生们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古诗词,体会汉字的魅力,感受文化的活力,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说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黄天骥
臭鸭蛋
课文里掐头去尾的文章还少吗,这首诗还好点,有些文章诗句话语,掐头去尾后意思就变了甚至完全相反,比如那句“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其实掐掉的后半段才是爱迪生的原意,你让姚明练体操,他付出200%的汗水也没用。
臭鸭蛋 回复 08-09 19:42
姚明练体操,再吃苦训练,也不会得到他在篮球上的成绩。
@_@新鲜空气 回复 08-29 12:27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是现代新造词语,现代人用来pua 苦命人的
人海里的战斗鸡
就恨这个小学语文的半截,害得我只知道有前四句,结果一次显摆失败,因为不知道有后四句[笑着哭]你们说说这个断章取义的教育,要教就教全啊,明显的是以大人之心度小孩之腹[呲牙笑] 你们想想一台旧电脑的文件要拷贝到新电脑上去还怕拷不下吗[呲牙笑]
彼岸 回复 08-05 08:11
关于“迟到的正义”,也是这样。只取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也不提。
2-20个字符 回复 08-02 20:35
书上有你不看
专家助理
还是喜欢浅浅老师的‘你尿一条线,我尿一个坑'。朗朗上口,真好[鼓掌]
用户13xxx91 回复 06-26 13:52
你要进作协?
清雅古玩小店
禁止焚烧秸秆
我是我 回复 06-26 22:28
酱油惹你了?你要打她?
用户14xxx53 回复 07-30 01:51
禁止烧秸秆的专家是日本间谍,已经落网了。
用户98xxx81
专家说污染环境,全诗都该删
太白山寨
别删的好,小时候不理解,背会了,知道全诗,知道出处!
鑫默
就喜欢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怎么滴
大锋
又见专家[汗]
zht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TA,第三声)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宝杰大魔王 回复 08-20 21:21
汪伦这个榜一大哥做得太值了,直接历史留名了
那时最美 回复 宝杰大魔王 09-07 13:56
汪伦要知道这么出名,还得高高兴兴多花钱。
用户18xxx31
这个叫节选好不好 诗词意思对小朋友太复杂不能理解 所以选简洁明了的四句
用户11xxx15 回复 用户10xxx14 08-14 12:50
言之有理。要是乾隆知道他堂堂一个皇帝的诗,尽然是给一年级小朋友的,还不哭晕在厕所。
用户10xxx14 回复 07-12 13:13
这首诗在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让你认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几个汉字。难了的小学一年级他也看不懂啊。毕竟找不到比这更简单的诗了。
木星上玩泥巴
这首诗其实前四句比较水,有硬凑四句的嫌疑,所以通俗易懂。就像李宗盛给周华健写的《让我欢喜让我忧》开头“爱恨悠悠,覆水难收,爱悠悠恨悠悠”,其实是憋不出来了,写了几句水词儿,反而成就了经典。
风雨三秋 回复 07-09 20:35
先不说你的歌词说的不对,如果这首歌是水词!那水词的歌就太多了!
yangqiao_2008 回复 08-14 18:16
这首诗最经典的两句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言志,并且讲究意象。前四句通俗易懂但是意象深刻,后面四句才差远了,就是表层的写景抒情。
韩非再世
离离原上谱,越看越离谱。[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zht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另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
隔壁老王 回复 06-25 11:22
看到后四句 老司机们没什么说的么[笑着哭]要细品 仔细品啊[笑着哭]
无边落木(川) 回复 08-26 17:02
浑
祥云和春
挺好的诗,咋就不招人稀罕呢?[并不简单]
恋♡不想长大
然后第一句原文应该是;咸阳原上草 直到乾隆二十九年修订唐诗三百首才改成离离原上草只对应萋萋满别情。
用户13xxx91
离离,萋萋,首尾呼应[哭哭]
用户15xxx42 回复 06-26 08:12
别感慨了。白居易原诗根本没有“离离”两字。
先问真假再做评论
废话真多!
12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
笑斗宝批龙 回复 06-26 01:26
睡
交响探心包 回复 07-29 20:58
原,太原,高,真高
缝七针
这不算什么,我记得有首诗,前面写的好像都是美食,最后来个特别狠的,把饥荒写的直白的吓人!
缝七针 回复 06-27 13:27
比这个还狠的多,特别直接,我当时看的时候,毛骨悚然,从没被饿过的我,第一次对饥荒有了直接认识!
海王星数码科技 回复 缝七针 06-27 13:38
嘘🤫🤫🤫
任飞扬
相儒以沬才是真的断章取义
小磊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宦官世家”,小编,你真特么能胡逼咧咧
有思无A谦有益 回复 06-25 21:15
嘿嘿,宦官,官宦,是哦,宦官己阉了如何成世家?
笑斗宝批龙 回复 有思无A谦有益 06-26 01:27
绿帽
路易湿
离离原上操,
。o O
全都忘光了,以前是要全部背下来,高中语文老师上课都是跳着上,先讲文言文,她说期末期中乃至高考都是要考文言文,高考文言文是考课外的,古时候的文言文真多,那个时候什么翻译太多了,用法,好怀念,最喜欢石壕吏,还有苟富贵无相忘,古时候的人都懂,现在的人都是看重金钱,没钱亲戚跑都跑不赢
梦中她、笑靥如花 .
春眠不觉晓,离离原上草,举头望明月,人来鸟不惊。
地府巡查
《少年中国说》不是一样掐一半。还有老师教的“床前明月光”“床”指睡的床,长大才知道是“井沿”[捂嘴巴]
用户15xxx42 回复 06-28 12:46
你看的“床是井沿”肯定是专家说的吧?一定要记住,凡是专家说的,百分之九十九一定是错的。
哎呀 韭菜 回复 08-05 07:34
对对对,前也不是前,是后的意思,明月也不是月亮,是下个月的意思,光也不是光线,是用完的意思,这句诗想表达的是李白把下个月的俸禄花完了,来到井边想自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你也不是你,不过是砖家的肉复读机而已
绘图仪
加上后四句, 初中都难背。 不加后四句, 小学一年级就可以背了。
12xxxxxxx56 回复 08-20 23:56
有想象力,很容易背的。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几时年前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城池有一条大路通向远方,路上车马络绎不绝。如今城荒了,大道成了野外。野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有一个朋友忍不住了要离开这里了,我在这里送行,心里深感凄凉。
用户15xxx42
文盲就不要讲文化。不是怕小学生不懂,是当初的编者自己就不懂。而且,本文作者水平和当初的编者一样档次。留下的前四句已经被后世好事者篡改过。
思錢想厚
韩寒考试遇自己文章,阅读理解不及格[得瑟]同样遭遇的还有余华,文章被选进广东高考试卷,余华自己也不会做阅读理解
野微凉
别人写的文章,你不喜欢可以不要引用或者使用,掐头去尾与古代的春秋笔法有啥区别?
至火纯冰
删了也没事,我家孩子背的还是整首。包括《古朗月行》《春夜喜雨》《琵琶行》等等一些删减的古诗。太长了有时候低年级的宝们很难理解!
庙堂江湖
前四句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学习,你把后四句让他们学?作为家长我都要一巴掌呼死你。
无欲则刚
把学英语的劲头多用点在中国文化上面比什么都强!中国这种全面式教育除了吸干孩子家长的钱还浪费了多少可用之才!
淡了就忘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呲牙笑]
12xxxxxxx56 回复 08-20 23:58
老表,你用白话念一遍试试。
野微凉
自古以来的春秋笔法习惯,你要么别引用要么完整引用,抓着半截就跑整个意思都变了。比如孔子的“以德报怨”就删除了了很多,“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野微凉 回复 08-06 10:36
类似的有很多,“天下虽大好战必完”,后面一句“忘战必危就吃了”。爱迪生的“天才就是百分之99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很多学校贴的到处都是,但是后面那句“当然最重要的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也是选择性吃了!
momo
删掉更好!诗无所谓用多少,哪怕用一句也可!不用纠结,太纠结就没有进步!
霉国远程养殖真发达
因为生字多,而且课本下面有全诗
旭日东升
这样的删除,是对作者的极不尊重,是对全诗的非常无知。
大黑脸
小时候最恨这些个写诗的,要背会,要翻译,要知道作者,作者还他妈有字号。
浪里个浪
安徽宿州古符离,白居易在这里除了这首诗,还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lengie
所以原诗的标题应该是 四声,而不是三声[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星辰
这是对作者的不尊重
木耳
这,割裂一首诗的完美,让千万中国人到死都不知道后面那份情。
飞鹰的传说123
掐掉的永远都是不想让你学的真理。
閻魔あい
语文课本里面这种多了去了。都是:要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安宁
城和情普通话不押韵,白话才押韵
Sam
断章取义
徐晨共享美院共享经济
文化的断层如何来的,都是一帮自以为是的专家在别有用心。古诗就是讲的意境和文章用词的结合,一删减意境全无,现在的五言七言基本都像流水诗了
起夜家
离离原上草,处处闻啼鸟~
肝胆人生
掐头去尾、部分选择是对原著和原作者最大的不尊重,这也是教育最大的耻辱!
一天世界晴
前4句 跟这个诗关系不大
没有昵称的祟祟
白居易做过杭州刺史?没有吧
greatroger 回复 06-25 14:40
你猜西湖的白堤是怎么来的?白素贞修的?
用户13xxx45 回复 06-26 13:06
还有杨公堤
金色小马哥
🌿
kan
青史成仁轻浮子
老农6701
改的啥也不是
用户38xxx74
出生在宦官世家?祖上都是太监嘛
人生如棋我如卒
掐头去尾最恶心的就是“以德报怨”!
其实你不懂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国之兴焉 食肉者谋之后半句不也掐了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乾隆那首垃圾口水诗什么“一片两片三片”都能入选小学生课表,有什么奇怪的?
那华
萋萋
如果没有你?
元白,刘白,
一切透明才可以带来公正
历史都是根据需要改写
老顽童
这个单列没毛毛病,但说后面的消极,有问题,怎么就消极了?
用户10xxx12
魔改版
Dgujvf45582
断章取义玩的很溜[点赞]
有趣的沙雕
离离原上草,一人来一刀。家人买不尽,推送再血拼。
暮雨孤城止于初见
砖家叫兽把祖宗留下的精华的东西都让糟蹋了……
H802
操,原来只会一半。
地主麦浪
删的多了,因为他们害怕,害怕他们子女进不去油烟局
◆不ミ相离″潇
从小就传授你们最高境界,怎么就是没人懂呢?句句是实话,字字有出处,意境我所感,意义我有用!
孤星伴月
吐血了,感觉古文被你们玩溜了,这教也不教个完整的。话说古文除了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以外。现实生活中能有啥用???
流行纪念册
李白的古朗月行也被阉割了
救赎之旅
现在的小孩子才不傻,不用担心理解不了,关键是感不感兴趣。
lost
挺佩服离离原的
12xxxxxxx56 回复 08-21 00:04
挺佩服莉莉和原上的。
王生
它的格式是绝句还是律诗,你能分出吗。
天方夜谭提示
现代教育学就是断章取义,而且我觉得专业人才比全面人才更好
yueue0
怪不得一直觉得这首诗不压韵
用户10xxx64
京城大,居不易。
喜加2
因为中国出轨率高,也不犯法,千年后这首诗暗指的是啥不言而喻
勿念
离离原上谱。
大爷
比如田忌赛马 完璧归赵都不讲后续呢[笑着哭]
朱生
都是内鬼搞的。
答非所问
得亏没有后四句,不然我天天都得留课😄最讨厌就是背课文
八卦
因为砖家说此诗有误导人焚烧桔杆的嫌疑
用户14xxx36
说那么多,其实原因就是这是低年级学的认字课文,当然要节选简单的
用户11xxx40
荒城是荒天帝石昊住过的城么?[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