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抗日烈士纪念塔之历史变迁

赵州溜达吧 2024-08-22 01:16:47

历史总在不经意的回眸中会发现一些难以忘怀的遗迹。赵县抗日烈士纪念塔虽已驳落在时间的夹缝里,但总有那道光让人铭记!

1945年9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赵县县城也随之解放,为了纪念和缅怀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献身的抗日民族英雄,中共赵县委员会和赵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在各区政府所在地,即:县城、范庄、谢庄、沙河店、大石桥、投头庄、新寨店、马平各建一座抗日烈士纪念塔及纪念亭。当时县委和县政府一经号召,全县人民立即掀起了献砖、献瓦、献工、献料的高潮,很快把建造抗日烈士纪念塔及纪念亭的物料捐献到位,并于一九四五年秋末破土动工。在县委书记赵萍和县长朱芳的亲自带领下,全县人民义务搬砖、运瓦、挥锨运土,仅一个冬季的时间,就把八座抗日烈土纪念塔及纪念亭建造起来了。全县人民群众还自动捐粮、捐款,邀请了各村的民间花会及艺术水平较高的剧团,唱戏五天,以示对抗日烈士的纪念和缅怀。

抗日烈士纪念塔及纪念亭建成不足十个月的时间,即一九四六年九月,国民党驻石军队和其收编的队伍曾一度占领了赵县城和一部分村庄。并且还把抗日烈士纪念塔和纪念亭破坏了五座。投头庄的抗日烈士纪念亭、范庄的抗日烈士纪念塔因国民党的势力没有达到该地区才得以幸免。赵县城内的抗日烈土纪念塔也得以暂时保留下来。它成为赵县最富代表性的一座抗战胜利纪念建筑物。

1954年秋,赵县城内抗日烈士纪念塔因战火洗礼又在原关帝庙前得到重建。烈士纪念塔全部为青砖砌筑,塔基高约两米,塔身高达五丈有余,塔身呈八角形,共分七级,每级塔身上面都筑有砖雕仿木式的飞檐斗拱,似伞状伸在塔身之外,在塔的顶端按装的铁制镰刀斧头,以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烈士纪念塔的前面树立了五通石碑,碑文记述了自1937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军入侵赵县之后,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和艰苦卓绝斗争,终于在1945年8月30日解放了赵县城和赵县全境的英雄业绩。

抗日烈士纪念塔的前面,东西两侧树立了刻有城厢区各村抗日烈士名字的纪念碑。抗日烈士纪念塔的最前面即临大街处,有一道青砖筑起的砖墙,大门面南,座落在南大街至南门的中轴线上,门楣上书有“为国捐躯”四个大字,并有两尊石狮守护在大门两旁。这座纪念塔是赵县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斗争、不怕牺性、富有英雄气概的象征。

一九六八年春夏之交,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抗日烈士纪念塔拆迁,改建为抗日烈士纪念碑。新建的抗日烈士纪念碑,是仿照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样式修建的。碑身高十三米,呈方形,碑身的前面书有“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的背面书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塔基为正方形,四周加砌了十块汉白玉浮雕,其中七块是仿照北京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浮雕制作的,另外三块是以1945年8月30日赵县城第一次解放时为题材,自行设计和雕制的。浮雕的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奋勇杀敌,保卫祖国,英雄献身民族革命精神。镶嵌在纪念碑南面的三块浮雕,东侧为火热的群众支前图案,西侧为欢送青年参军入伍图案,中间的一幅,是以表现抗日将士由北门攻入县城后,与敌人奋力拼杀,浴血肉搏,舍生忘死的胜利场面。

1969年,占地3666平米的赵县烈士陵园及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后,随即将城内抗日烈士纪念塔前面的所有碑碣,按照原来安放的位置重新树在了烈士纪念碑前。西侧的三通纪念碑的碑额题刻分别为“精神不死”、革命基石”、“血迹永存”,东侧的两通纪念碑系由大石桥移来的,一刻“英灵常在”,一刻“英风烈气”。并在烈士纪念碑的前面建造一座烈士遗像、遗物及革命文物陈列馆,同时在烈士纪念碑的周围及甬道两旁遍栽了松柏、白杨、冬青及各种花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