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对孩子说“考不好没关系”?心理学家的实验真相了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4-02-09 17:19:00

最近不是期末成绩下来了,有位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和我说,孩子成绩不理想,她现在知道不能一味打骂,于是就对孩子说:

“考不好也没关系,以后学个一技之长也可以”。

看似很有道理的一番话,却让我听出了问题来。

01

如今越来越多父母知道,孩子个性敏感、脆弱,平时不能太多打击、嘲讽和责备。

于是习惯用“没事”、“没关系”这样的表达,打消孩子的紧张和恐慌,试图用无所谓的态度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只是,孩子听到这种话,会怎么想呢?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可无一例外地,每个人的思维都出现强烈的反弹,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这个著名的“白熊效应”放在教育中同样适用:越是不愿孩子放心上,孩子越在意。

这在某种程度就是一种“负面强化”作用,常常把“没关系”、“不要紧”挂嘴边,非但不能给孩子正确的鼓励,还会让孩子越学越没自信,对学习和考试越抗拒。

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杀伤力远远超乎预期。

02

01

鼓励低期望

首先,如果我们频繁地告诉孩子“考不好没关系”,可能会传达给他们一种低期望的信息。

不再有追求:孩子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需要努力去取得好成绩,因为无论如何都会被接受。这种想法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热情和动力,不再追求卓越,不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自我否定:长期处于这种低期望教育中,孩子们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取得好成绩,进而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缺乏自律:低期望教育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从而缺乏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出现拖延、懒惰等问题,进而影响学业和未来的发展。

02

忽视潜在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说“考不好没关系”可能会忽视潜在的学习问题。

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某些学科或领域上遇到了困难或挑战。

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些问题,而只是用“没关系”的口号来回应,那么孩子可能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

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寻求帮助,并努力克服障碍,这将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培养不适应性

另一方面,频繁强调“考不好没关系”可能会培养出不适应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竞争和挑战,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回避或放弃。

如果孩子们习惯于听到“没关系”的说法,他们可能会在面对挑战时缺乏坚韧和适应能力。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未来职业和生活。

那么,如果我们不说“考不好没关系”,应该怎么办呢?

03

我们可以借助“惩罚”让孩子减少错误行为的出现,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惩罚大致有两大类:

①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如体罚、训斥等)

②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

但是上述两类惩罚我都不是特别提倡,因为惩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体验惩罚的过程,而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改正错误。

如果只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孩子没有意识到行为本身不对,一段时间过后,他还会再次犯错,那就会出现“说了不听”的情况的。

所以在进行惩罚时,我们要注意下面几个点。

给孩子明确的要求

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很容易就把情绪夹杂在语言中,导致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首先要稳定情绪,用明确的语言给孩子提出要求。

给孩子解释清楚一些行为或惩罚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接受后果,这样的惩罚才会更有意义。

让孩子接受“自然后果”

有的孩子经常会不好好吃饭,于是家长就追着喂饭,结果闹的孩子饭也吃不好,大人心情也不好。

其实,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大可以随他去,但事后如果他饿了再去管你要吃的,你就不能轻易满足了。

当然这种方法比较适合3~5岁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探索和学习环境的阶段,“自然后果”可以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坚持正面教育

惩罚和奖励最大的差异在于惩罚的副作用太大,孩子不易消除,而且惩罚还特别容易用错,比如:

讽刺、嘲讽:伤害自尊心,产生逆反情绪。

延时惩罚:孩子已经忘了,感到莫名其妙、抱怨、委屈。

滥用惩罚:胆小、拘束、反抗,两面派。

惩罚太轻或累进式惩罚:不能一步到位,阻止不了,白受惩罚等等。

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

所以,我们最好要坚持正面教育,通过奖励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抑制或消退其不良行为。

0 阅读:192
评论列表
  • 2024-03-07 15:52

    那还能怎么办?把他枪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