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若当初不改革开放,今天中国仍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特友谈文化 2024-06-08 01:03:28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四十年前,如若中国没有走上“改革开放”这条路,现在大家可能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这一大胆之举,不仅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国家,还阻断了可能的落后命运。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断言是否过于绝对?

但这是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改革开放”,是我们中国的转折点。

——【技术落后】——

1978年前的中国,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既是一段艰苦的记忆,也是历史的深刻印记。

1977年,我刚从学校步入社会,进入了一家国企工作,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与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时我被分配到工厂里的维修部,而那时候我们厂的设备老旧,技术也非常落后。

当世界其他国家的工厂已经开始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时,我们这里还在使用那些年代久远的设备

比如“6140车床”和“C616型万能车床”,这些都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技术的产物,操作全靠人工,效率极其低下。

每天工作中,我要面对的是这些笨重且嘈杂的机器,它们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维修保养复杂,常常因为一些小故障就停工半天。

比如,常用的“S515型磨床”,磨削精度远远不能满足新的生产需求。

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我们只能尽力而为,频繁调整,努力保持生产线的运转。

在设计部门,情况也不容乐观。

当时,我们还在使用手动绘图工具,如传统的绘图台、丁字尺和绘图三角板。

我记得,一个复杂的零件图纸可能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来完成,而且一旦出错,改正起来异常麻烦。

与此同时,国外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使用CAD软件,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电气设备方面,我们用的都是老旧的“J312型直流电机”,这些电机不仅能耗大,而且故障率高,维修起来既费时又费力。

当时的电工,几乎每天都要忙碌于处理这些老旧设备的突发问题,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可以想象。

这种技术落后的状态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显得无力回天。

在生活方面,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被分配到的住房是一间不足20平米的单间,屋里设施简陋,冬天风从门缝和窗户边无情地吹进来,夏天又热得让人难以入睡,(当时买不起电风扇)。

房间里除了一张破旧的床和一张桌子外,没有任何其他家具,墙壁是未经粉刷的水泥墙,地面也只是简单的水泥地,远远达不到现在的居住标准。

而饮食方面,更是简陋至极,那时候的工厂食堂提供的都是非常基本的餐食,以大锅饭为主,菜品单一,营养不均衡。

工作日里,我们的午餐通常是一大碗稀粥配上几片咸菜。偶尔能吃到一些肉类,而鸡鸭肉之类的那是节假日的事情,平时几乎难得一见。

此外,工资水平也非常低。那时候我的月薪不过三十八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工资都用于基本的生活开销,根本没有余钱购买其他物品。

我记得,那时候连一只普通的手表都是奢侈品,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购买。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直到1978年的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气氛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和激动,工厂里,同事们议论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能从改革中获得机遇,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工厂首先引进了几台日本的数控机床,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设备。

与我们旧的手工操作机床相比,这些数控机床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改善了产品质量。

生产线上,原先需要三人操作的工序,现在一人足矣,且错误率显著下降。

而且,当时工厂开始实行经济责任制,这一制度的推行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努力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

我记得1984年,工厂首次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发放奖金,那一年,我比前一年多拿了两个月的工资,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随着经济的逐步开放,我们的产品开始出口到海外。1986年,我有幸随厂里的一个小团队去日本考察学习。

那次行程让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国外先进的工厂管理和技术应用,也深刻认识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到了90年代,随着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设立,我们的市场进一步扩大。

工厂不再局限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为全球市场生产,我所在的工厂也由一个地方小厂变成了国内知名的机械制造企业。

这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措施,不仅让我们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得到了更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我们开始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生活,可以走向世界。这种感觉,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无法体会到的。

改革开放不仅是一场经济的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更重塑了无数像我一样普通工人的命运。

在我看来,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它让我们这一代人有了全新的生活可能。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变化就没停过。当年,决定要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半信半疑,不过结果证明这是条正确的路。

那时候,从农村的土地改革开始,一直改到城市的工业改革,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先说说农村。

1979年,小岗村的18户农民签了个大包干合同,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下好了,地归农民自己管,多干多得,谁还不拼命干活呢?

这一下子,粮食产量就上去了,很多年没见的肉啊、油啊也开始多起来了。那会儿的变化,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了。

再说说城市。

改革到了1980年代,工厂开始搞承包制,走向市场经济,那时候,国家开始允许外商投资,特别是在设立了几个经济特区之后,像深圳、珠海这些地方一夜间就变化巨大。

外国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我们当地的很多工人有了工作机会,也学到了不少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到了1990年代末,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每年数百亿美元,推动了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这样的开放,使中国逐渐变成了“世界工厂”。

我们的制造业因为成本低、效率高迅速崛起,从纺织品、玩具到电子产品,标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遍布全球。

这不仅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也让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记得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的出口额在短短几年内就翻了几番。

这一切改变也推动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曾经,我们只是一个农业国,而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的经济总量,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都在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都非常关键,你说,要是当初没这么改,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落后到哪里去了呢。

——【如果不改革开放】——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假如中国没有在1978年选择改革开放,我们今天的国家面貌和社会结构可能会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经历了那一切变化的老一辈人,我深刻理解未改革开放的中国会面临何种局面。

第一、

经济上的停滞不前可能是最直接的后果。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例如,1970年代末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不到200美元,与同期的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明显落后。

如果继续这种封闭和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一直处于徘徊状态,人均收入难以显著提高,大部分民众仍将处于贫困线下。

第二、

改革开放前那时我们连最基本的电冰箱、彩电都是稀罕物,更别提什么高科技产品了。

工资那点钱,只够勉强糊口,根本谈不上什么积蓄或消费能力。

那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还不到200美元,中国人民的日子,真是硬邦邦的。

而那时候,人家国外的小伙伴们都开始用电脑设计了,CAD技术普及开来。

而我们呢?

还在用三角板和丁字尺画图纸。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编程了,我们的孩子连电脑都没怎么摸过。这科技差距一大拉,怎么追?

第三、

那时候的中国农村,大部分都是些破破烂烂的茅草房,冬天风从这边吹进来,从那边就漏出去,你敢信?

城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大家挤在那些老旧的居民楼里,设施简陋,环境拥挤。

这种生活状态,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中国怎么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且,那时候因为政策原因,中国跟很多国家都没什么经济往来,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让我们在国际上没什么话语权。

试想,一个经济和科技都落后的国家,怎么可能在国际社会上扬眉吐气?

改革开放就是中国的转折点,它不仅带来了外资和新技术,也给了我们接触世界的窗口。

企业开始有了活力,农民也不再只能种地,很多人到城市开启了新生活。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的GDP翻了无数倍,人均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如果没有那一年的决策,我们今天可能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科技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所以说,那些觉得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也能过得好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

——【结论】——

如果说没有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可能还在原地踏步。那时候,我们对高科技只能望洋兴叹,生活条件艰苦,连个像样的冰箱都是奢侈。

改革开放就像是开了一扇窗,让新鲜空气和阳光一起涌进来,带来了技术、资本,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希望。

没有这场改革,我们可能还在用手工工具,看不到现在的繁荣。真没改革开放,中国绝不可能站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