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江表虎臣老幺丁奉,历仕四朝,战功累累,却被孙皓诛子徙家

群众魏蜀吴史 2024-12-17 02:34:19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时期,群星璀璨,三家人才竞相出现,谁也难灭了谁,所以终成鼎立之势。有意思的是,三家还各有一个长寿怪,他们经历各自国家的从兴到衰,成了三颗活化石。这三人,分别是曹魏的高柔、季汉的廖化、孙吴的丁奉。

电视剧《三国演义》丁奉剧照

一、雪中奋兵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江表十二虎臣的老幺。

丁奉大字识不了几个,但他少时即以骁勇善战,成为江东小将。他先后归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帐下,多次随同这些名将出征,战中常奋勇争先,每每斩将夺旗,身多受创,他也因此逐渐升到了偏将军。

吴大帝神凤元年(252年),孙吴开国皇帝孙权去世(参见),十岁的太子孙亮(孙权七子)即位,改元建兴。因孙亮后被废,故史书称吴少帝或吴废帝。

新君登基,例行要大赦天下,遍升群臣,丁奉此时被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建兴元年(252年)十二月,曹魏大将军司马师借孙权去世之机,发兵十五万,分三路攻吴:以司马昭督诸葛诞、胡遵为东路攻濡须东兴城(在今安徽含山),以毌丘俭为中路攻武昌(今湖北鄂州),以王昶为西路攻南郡(治江陵,即今湖北江陵)。是为第四次濡须之战,因主战场在东兴东关,故又称东兴之战或东关之战。

孙吴方面,以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往东兴救援,其中丁奉与右将军吕据、屯骑校尉留赞、魏降将唐咨等为先锋。

丁奉雪中奋兵,元逊东兴显威

当时众将都对诸葛恪说:“敌军听闻太傅亲临,我等上岸其必逃走。”只有丁奉说:“非也。魏贼尽调境内大军,悉起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兵,大举而来,必定有所规划,岂能无功而返?我们不能期望敌兵不战而退,而应作好准备克敌制胜。”

诸葛恪上岸后,丁奉、唐咨、吕据、留赞等都沿山西进。丁奉又说:“如今各军行动迟缓,如果敌军占据有利地形,则我就难与其争锋了。”于是他率三千军士,离开大部队行军路线,改坐舟船向濡须挺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部乘船两日就到达前线,占据了徐塘(在今安徽含山南)。

当时天降大雪,魏军众将正在营内饮酒高谈。丁奉见魏军前锋兵少,就对手下说:“众儿郎,封侯领赏的机会,正是今日!”他下令众将士解去铠甲、丢掉长枪大戟,仅戴头盔、持短刀,轻装突袭魏营。

魏军正喝得高兴,见一群吴兵不着甲、带短刀而来,都是一阵哄笑,并不设备。丁奉率部冲向魏军,一阵砍杀,大破敌前锋部队。这时吕据等人恰好赶到,魏军一时溃散,争渡浮桥,因人多而桥断,落水及自相践踏而亡者数万人,魏前军督韩综(降魏的韩当之子)、乐安太守桓嘉一同阵亡(参见)。

魏另两路军听闻东路军败,也烧营而退。吴军缴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粮、军器堆积如山。

此战后,魏都督司马昭被削去侯爵,而诸葛恪在孙吴声望达到最盛。丁奉也因功升灭寇将军,晋封都乡侯。

司马昭因东兴之败被削爵

但巅峰过后即是下坡,诸葛恪很快就命丧族灭。

二、两救寿春

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为扩大战果,不顾众臣劝阻,率兵二十万,发动第六次合肥(今安徽合肥)之战。吴军攻城三月,魏损失惨重,城池将破。魏守将张特伪称将降,诸葛恪中计缓攻,张特趁机将城坏之处补上。吴军失去战机,再无法攻下合肥新城。魏军又以司马孚、毌丘俭、文钦来援,又因疫起,吴军反而死伤严重,诸葛恪不得不退军,又被文钦斩首万余。

诸葛恪为掩饰过失,更为独断专行,惹得朝野载怨。武卫将军孙峻即与孙亮合谋,在宴会上诛杀诸葛恪,并尽屠其族人(参见)。

诸葛恪亡后,大权又落入孙峻手中,他更为残暴骄横,孙吴朝野愈加不安。

少帝五凤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发动淮南二叛,司马师引军平叛,毌丘俭被杀,文钦率数万人来降(参见)。丁奉此时被封为虎威将军,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接应文钦,与魏追兵在高亭(在今安徽芜湖)接战。

战中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阵,斩首数百,缴其兵器,因功进封安丰侯。但此战,左将军留赞及将军孙楞、蒋脩等,被魏军击破,一同遇难。

孙峻杀诸葛恪而专权

少帝太平元年(256年),孙峻派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等率兵北伐。但前线军尚未到淮河,孙峻突然发病而亡。

孙峻临去世时,将权力交给堂弟孙綝。孙綝召吕据等返回,但吕据与大司马滕胤共谋推翻孙綝。孙綝令文钦、唐咨擒拿吕据,同时派堂兄、右将军孙宪和丁奉、无难督施宽率水师迎击吕据,以将军刘丞督步骑攻滕胤。后吕据自裁、滕胤被杀,二人都被夷三族。

太平二年(257年),诸葛诞率十五万大军发动淮南三叛。他派长史吴纲,带儿子诸葛靓到吴作质,请求援兵。孙吴即以朱异、唐咨等率军三万前去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将军黎斐率军五万前往解围。司马昭则裹挟魏帝曹髦,率二十六万大军迫近淮南,三国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打响(参见)。

此战丁奉先头部队屯于黎浆亭(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因力战有功,封左将军。但此战孙綝以朱异进战不利而杀之。寿春城中也发生内讧,诸葛诞杀文钦,致其二子文俶(即文鸯)、文虎出城降魏。司马昭趁机攻城,诸葛诞被斩,全端、全怿、唐咨、王祚投降,吴兵万余人被俘,军用器械损失无数。

战后,魏国再无动摇司马氏根基的势力,魏室被进一步架空。时间进入后三国内乱时代。

三、诛杀权臣

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联合姐姐孙鲁班,及其岳父、太常全尚,前述攻杀滕胤的刘丞等,谋划诛杀时为丞相的孙綝。事败孙亮被废,孙鲁班被流放而后不知所终,全尚于流放途中被追杀。孙綝再立孙权六子孙休为帝,改元永安,是为吴景帝。

孙亮终被孙綝所废

孙休以孙綝专权,和他的亲信、辅义将军张布密谋除孙綝。张布对孙休说:“左将军丁奉,虽然不能识文断字,但其人谋略过人,能决大事,陛下可与其人商议。”孙休即召见丁奉,对他说:“孙綝把持朝政,将有不轨,我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请将军为我谋划。”

丁奉献计说:“丞相兄弟党羽众多,恐人心不一,一时难以制服。可借腊月祭之机,让他参加,陛下再以亲兵诛之。”孙权即采纳了丁奉的计划。

当年十二月(259年1月),孙休邀孙綝参加月祭。孙綝此前听到一些风声,本想不去,孙休多次派人相请,他才与家人约定,期间在家中放火,他就可借故离开,然后他才勉强前往。但席间孙綝想要走时,孙休却不同意。丁奉、张布于是以目光示意左右,将孙綝擒下。

孙綝下跪请求流放交州、罚为官奴,但孙休不答应,下令将其斩首,并夷三族(参见)。

丁奉因此功,升为大将军,加左右都护。永安三年(260年),丁奉又获假节,并遥领徐州牧。

永安六年(263年),魏数路并进,大举攻蜀(参见),蜀主刘禅向吴求救。冬十月,孙休以丁奉出兵寿春,以分魏兵力,做出救蜀之势。同时以将军留平到南郡,与在此驻守的上大将军施绩商议救蜀方案。以将军丁封(丁奉弟)、孙异前赴沔中(汉水中游),策应救援。但吴军未到,刘禅已出城投降,吴方即停止行动撤军(参见)。

季汉覆亡后,晋吴对峙图

永安七年(265年),孙休去世。群臣认为,此时蜀汉已亡,吴交阯(治龙编,即今越南河内)又乱,孙休留下的太子年仅十岁,在此多事之秋,应立一年长有德者为君。丁奉和丞相濮阳兴等听从左典军万彧的建议,迎立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为帝,是为吴末帝。丁奉因此功升右大司马、左军师。

四、诛子徙家

孙皓初期,还与魏相国司马昭眉来眼去。末帝甘露元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同年,其子司马炎逼魏帝禅位建晋。孙皓又派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到晋吊祭。张俨于返程途中去世,丁忠回来后,却对孙皓说,北方疏于战备,弋阳(今河南潢川)之地可袭而取之。孙皓即要北伐,丁奉认为丁忠之话不可信,出师将无功。孙皓大怒,不用丁奉之议,但后来还是被镇西大将军陆凯劝住未进兵。

末帝宝鼎三年(268年),孙皓亲率大军出东关,以左大司马施绩攻江夏(治西陵,即今湖北武汉),右丞相万彧攻襄阳(治襄阳,即湖北襄阳),丁奉和右将军诸葛靓再攻合肥,以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脩则、将军顾容等攻降晋的交阯叛军(参见)。

战中,丁奉以离间计,给晋将石苞去信,石苞果然被从前线调回。但此数路进攻都无功而返,南征交阯的刘俊、脩则更战死沙场,顾容率残部退守合浦(治合浦,即今广西合浦)。

同年十一月,丁奉又进军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晋军司马望迎战。司马望还未到,丁奉已退。

末帝建衡元年(269年),丁奉再屯兵徐塘,并趁机攻谷阳(今安徽固镇)。谷阳百姓听闻,全部撤离,丁奉又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丁奉军中向导。

丁奉、张布迎孙皓为帝,结果丁奉被诛子、张布被诛族

建衡二年(270年)春,丁奉率军又入涡口(在今安徽怀远),被晋将牵弘击退。

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丁奉晚年,因显贵有功,渐骄纵自傲,因此有人在他亡后进谗言毁伤他,孙皓于是追究他前出谷阳无功之事,杀其子丁温,并迁移其家至临川郡(从豫章郡析置,治临汝,即今江西临川)。丁奉之弟丁封,官至后将军,先丁奉而亡。

丁奉一生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朝,见证了孙吴从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在其亡后九年,孙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即被攻破,三国终归一统。

在民间传说中,丁奉善飞石,有神弹子的美名,故后世一些纪念祠堂中,丁奉塑像多手握飞石。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