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英:陪杨开慧坐牢的保姆,临危受命托孤,毛主席称她是自家人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1-06 18:08:44

1949年春天,长沙城内人心惶惶。国民党节节败退,大批官员携家带口南逃。在这座即将迎来巨变的城市里,文运街8号的一间房屋内,一位中年妇女静静地守候着。她的眼神透着坚定,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二十多年前,她曾是一位特殊的保姆,见证了一个革命家庭最艰难的岁月。她陪伴杨开慧坐牢,在生死关头托付重任,甚至被毛主席称为"自家人"。然而,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何会与这个革命家庭结下如此深厚的情缘?她又在等待什么?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童年苦难与命运转折

1899年,湖南宁乡坝塘镇一个寒冷的冬日,陈玉英出生在一户贫苦农家。这是一个原本就人丁众多的家庭,新生儿的啼哭声不仅没有带来欢喜,反而增添了一份沉重。

当时的坝塘镇,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中。佃农们辛苦耕种一年,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地主。陈玉英的父亲在地主家耕种几亩薄田,一家人的生计全靠这几亩田地维持。

陈玉英刚满周岁,母亲就背着她沿街乞讨。那时的坝塘镇街道狭窄,街边店铺林立,母亲抱着瘦小的她,挨家挨户地讨要剩饭。有时能得到一碗冷粥,有时则只能饿着肚子回家。

1900年春天,一场瘟疫席卷坝塘镇,许多贫苦人家因为买不起药物而丧命。陈玉英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能活下去,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年仅一岁零三个月的陈玉英送给邻村孙家做童养媳。

在孙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从四五岁起,陈玉英就开始干活。清晨要去井边挑水,白天要喂猪放鸭,傍晚还要去菜园里拔草。婆婆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打骂她。冬天的寒夜里,陈玉英只能蜷缩在厨房的稻草堆里过夜。

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荒让孙家破产。为了减少一张吃饭的嘴,婆婆将陈玉英送到县城里帮佣。就这样,陈玉英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先是在县城的茶馆端茶倒水,后来又辗转到了长沙,在各家大户人家做工。

1925年冬天,陈玉英在赵恒锡将军府上当佣人。这位湖南省的军阀大员家中规矩森严,下人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打扫庭院、准备早餐。陈玉英常常因为一点小错就被管家责罚,有时甚至一整天只能吃窝头。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在1926年的深秋悄然到来。那天,赵府的一位厨娘告诉陈玉英,望麓园那边有户人家在找佣人。这个消息改变了陈玉英的一生,让她从一个普通的佣人,逐渐成为了一段波澜壮阔革命历史中的重要见证者。

1926年12月的一个早晨,陈玉英来到了望麓园一号。这座建于清末的园林建筑掩映在湘江岸边的树木之中,庭院幽静,颇具书香气息。她不会想到,这里的主人将给予她前所未有的尊重,也让她亲眼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二、革命家庭中的特殊身份

走进望麓园的第一天,陈玉英就发现这个家庭与以往她工作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杨开慧不称她为"佣人",而是直接叫她"玉英"。饭菜从不分主仆,大家围坐在一起用餐。这在当时的长沙,是极为罕见的。

那时的杨开慧已经怀有身孕,由于毛泽东经常在外从事革命工作,家中的大小事务都需要她来打理。陈玉英主动承担起了照料孩子和料理家务的工作。每天清晨,她会先去菜市场买些新鲜蔬菜,然后准备一家人的早饭。

1927年初春,杨开慧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毛岸龙。陈玉英不仅要照顾产妇的饮食起居,还要照料年幼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她常常一边做饭,一边哄孩子们玩耍。有时候杨开慧需要外出参加地下工作会议,孩子们就全权交给陈玉英照看。

在望麓园的日子里,陈玉英经常看到一些穿着朴素的人来访。他们与杨开慧交谈时总是压低声音,谈话内容她听不懂,但能感觉到事情的严肃性。每当有客人来访,她都会主动煮一壶茶,然后悄悄退出房间。

1927年春天的一个深夜,一群身着便装的共产党员匆匆来到望麓园。他们带来了紧急情报,说反动派即将展开大搜捕。杨开慧立即让陈玉英帮忙将家中的文件资料藏到院子里的老井下。从那天起,陈玉英开始参与到更多秘密工作中。

随着形势日益紧张,望麓园经常会有地下党员来避难。陈玉英负责为这些同志准备饭菜和休息的地方。她将地下室收拾出来,在里面铺上稻草,作为临时藏身之所。每当有可疑人员靠近,她就会装作在院子里晾晒衣物,借机发出警示。

1927年"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长沙城。杨开慧不得不带着孩子们频繁搬家。陈玉英寸步不离地跟随左右,帮助照看孩子,传递信件。她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用来购买生活用品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期间,陈玉英和杨开慧的关系从主仆逐渐变成了姐妹。两人常常在深夜里低声交谈,杨开慧教她认字读书,告诉她为什么要进行革命。虽然陈玉英文化水平有限,但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每当有人询问家中的情况,她总是机警地应对,从不透露任何可能危及安全的信息。

1928年秋天,长沙的形势更加严峻。一天傍晚,杨开慧将三个孩子托付给陈玉英,叮嘱她带着孩子们暂时离开长沙。就这样,陈玉英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躲进了城郊的农家,开始了更为艰难的地下生活。

三、危难时刻的选择

1930年10月的长沙,秋风萧瑟。国民党当局加紧了对共产党人及其家属的搜捕。一天深夜,数十名武装警察突然闯入杨开慧居住的院落,将她和陈玉英一同抓捕。两人被押送至长沙陆军监狱。

这座建于清末的陆军监狱,是当时湖南最森严的牢狱。高墙之内,十几间阴暗潮湿的牢房排列成行。杨开慧和陈玉英被关押在最里面的一间牢房。房内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透气窗,终日不见阳光。

狱警们认定陈玉英只是一个普通的佣人,对她的审讯并不严格。这给了她可乘之机。每天打饭时,陈玉英都会仔细观察狱警的换班时间,摸清了监狱的作息规律。她发现,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看守最为松懈。

利用打饭的机会,陈玉英开始为杨开慧传递外界的消息。她装作去厨房帮工,实则暗中接收地下党组织送来的纸条。这些纸条被她小心翼翼地藏在饭盒夹层里,再转交给杨开慧。

1930年11月初的一个早晨,陈玉英在打扫监狱院子时,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旧报纸。报纸上刊登着红军在江西取得胜利的消息。她将这份报纸撕成小块,混在泔水桶里带回牢房,交给了杨开慧。

随着时间推移,狱警们逐渐放松了对陈玉英的警惕。她获准在监狱里自由走动,帮助做一些杂务。她借此机会,将杨开慧写给组织的信件藏在打扫用的破布里,再通过送饭的工友转交出去。

1930年11月14日,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陈玉英照常去打早饭,却发现监狱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几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入了监狱。她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跑回牢房,想要告诉杨开慧。但已经来不及了。

当天中午,杨开慧被提审。临行前,她将一个用破布包裹的小包递给陈玉英,叮嘱她一定要交给组织。那个包里装着杨开慧在狱中写下的全部材料,包括给毛泽东的信,以及一些重要的革命文件。

杨开慧被提审后再也没有回来。陈玉英在牢房里守了整整三天。第四天,她被无罪释放。走出监狱的那一刻,她立即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将那个小包交给了在城郊等候的地下党联络员。

出狱后,陈玉英并没有立即离开长沙。她在城郊租了一间破屋,暗中打探杨开慧的下落。直到11月底,她才从一个狱警口中得知了那个令人心碎的消息。

1930年12月初,长沙开始下起了大雪。陈玉英在确认安全后,悄悄潜回了关押杨开慧的那间牢房外。她从墙缝里塞进一捧野花,然后转身消失在纷飞的雪花中。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离开长沙,去完成杨开慧临终前交代的另一个重要使命。

四、艰难岁月中的坚守

1931年初,陈玉英带着三个孩子辗转到达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虽然人来人往,但对于带着三个幼童的她来说,处处充满危险。为了躲避追查,她不得不经常更换住处,从法租界搬到公共租界,再从虹口转到杨树浦。

在上海的第一个月,陈玉英靠做工维持生计。白天,她在一家纱厂当女工,晚上则在附近的小饭馆帮工。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岸英才八岁,最小的岸龙仅四岁。她将孩子们安置在工人聚居区的一间阁楼里,每天清晨煮好粥和咸菜才出门。

1931年春节前夕,上海的物价飞涨。陈玉英的工资已经难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这时,地下党组织派人送来了一笔经费,但她却将大部分钱用来给孩子们添置御寒的衣物,自己仍穿着那件破旧的棉袄。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教育,陈玉英想方设法将岸英和岸青送进了一所平民学校。她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市场捡人们丢弃的烂菜叶,回来熬粥时加进去,好让粥能更有些营养。晚上,她就着煤油灯给孩子们讲他们的父母当年在望麓园的故事。

1932年1月,日军突然轰炸上海。租界内一片混乱。陈玉英带着三个孩子在防空洞里躲了三天三夜。当时最小的岸龙发起高烧,她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了一些退烧药,自己则饿着肚子。

战事暂缓后,地下党组织认为上海已经不安全,决定将孩子们转移到南方。陈玉英带着他们辗转到达福建。途中,她将自己的一块银元分成三份,分别缝在三个孩子的衣服里,以备不时之需。

到达福建后,组织安排他们暂住在一个山区村庄。这里虽然偏僻,但也正好可以避人耳目。陈玉英白天在村里帮人耕种,换取一些粮食,晚上则教孩子们认字。她总是说,你们的母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你们也要好好读书。

1934年秋天,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组织决定将孩子们送往苏联。临行前的那个晚上,陈玉英熬了一锅红糖粥。这是孩子们在上海时最爱喝的。她将杨开慧留给孩子们的几件遗物分别包好,交到他们手中。

送别的那天,天刚蒙蒙亮。陈玉英站在码头上,看着载着三个孩子的船只缓缓驶离。她知道,自己完成了对杨开慧的承诺,保护了孩子们的安全。但她的使命还没有结束,她还要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4年底,陈玉英回到湖南,开始了新的地下工作。她以卖油盐的小贩为掩护,在乡间传递情报。每经过一个村子,她都会留意打听红军的消息。她知道,总有一天,革命的胜利会到来。

五、重逢与告别

1949年春,北平解放后不久,陈玉英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信中说,毛岸英已经从苏联回国,正在寻找当年照顾过他们的陈阿姨。彼时的陈玉英已经在湖南农村生活了十余年,靠做些小生意维持生计。

1949年5月,长沙解放。陈玉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收拾起这些年来珍藏的照片和信件,搭上了北上的火车。火车走走停停,用了整整七天才到达北京。

在北京前门车站,已经长大成人的毛岸英早早等候在那里。当年那个瘦小的男孩如今已是一位英姿勃勃的青年。岸英紧紧拉着陈玉英的手,带她来到中南海。

中南海的会客室里,陈玉英见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毛泽东。她将当年杨开慧在狱中托付给她的那封信和一些文件交给了毛泽东。那些年来,她一直将这些物品贴身保管,经历了无数次搜查和逃难,始终未曾遗失。

1950年春节,陈玉英应邀参加了在中南海举行的团年饭。席间,她得知毛岸青已在东北工作,最小的岸龙也在苏联学习。那顿饭她吃得很慢,仿佛又回到了望麓园的日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

1951年夏天,陈玉英搬进了北京西城区的一所四合院。组织上给她安排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纺织厂当工人。每逢周末,岸英都会来看她,有时带来一些水果,有时带来一些生活用品。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赴朝参战。临行前,他专程来看望陈玉英。那天,陈玉英特意蒸了岸英最爱吃的红糖馒头。就像当年在上海时一样,她总是记得孩子们的喜好。

1950年11月25日,噩耗传来。陈玉英在家中久久伫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长沙监狱送别杨开慧的时刻。她取出珍藏多年的那张全家福,那是在望麓园时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

1952年,陈玉英回到长沙,参与了望麓园的修缮工作。她将自己保存的那些物品——杨开慧的手稿、书信、照片等,全部捐献给了纪念馆。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都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

1956年,已经年过花甲的陈玉英退休了。她坚持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望麓园祭扫。院子里的那口老井依然在那里,菜园子里种着的依然是当年杨开慧最爱的蔬菜。时光流逝,但那些记忆永远定格在了这座老宅院中。

1962年深秋,陈玉英最后一次回到望麓园。她坐在当年杨开慧常坐的那棵老树下,望着天边的晚霞。许多年过去了,她始终记得那个决定改变她一生的清晨,记得那个给了她新生活的革命家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