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李卫一直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不好读书,不走科举,这样的人在人们心中应该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可他偏成为治世之能臣。靠走关系花钱买来的官,贪成什么样都不足为奇。但李卫不仅不贪,反倒清正廉明,积极惩治贪污。
奇也怪哉!仿佛世间一切约定俗成的事在李卫这里都拐了一个大弯,朝着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但在乾隆登基后,李卫的权势轰然倒塌,全然不复。最后更是被乾隆皇帝气死,还被乾隆大骂做“庸奴”。李卫到底做了什么让乾隆皇帝如此厌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纨绔子花钱入仕途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贤臣名将大多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即便不是贵族出身,也要编出一个出身,给自己装点面子。
但像李卫这样的实诚人可不多见,要知道古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商人虽然家资颇丰,但社会地位很低。他们的出行,衣着方方面面都要受到限制。所以对于商人来说上岸可是头等大事,他们对“士”的渴望可比青楼里等待赎身的女子还要急切。
而李卫就出生在徐州丰县的一个商人之家,他的父母与天下所有的商人一样。整日盼着自己的孩子可以封侯拜相,自己就能从某某老板变成某某老爷。
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理想,李卫的父亲李老板娘就开始一日复一日的“鸡娃”之路。而当官的最好途径就是科举,可十年寒窗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李卫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卫充分发挥了一个纨绔少爷的才智想尽一切办法逃课。李老板也是无奈,只能苦口婆心的劝解自家的儿子,说着当官有多好,有人巴结有人吹捧。
可李卫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依旧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李老板额也是毫无办法,眼看着自家儿子是没什么出息,但李老爷的梦想还没停止。
康熙后期,国库空虚,朝廷开放买官通道。放了一些不想怎么重要的官位,换些银子,而李老板别的没有就是银子多,于是他花了六千两白银,为儿子了一个员外郎的闲职,官位不大只有五品但是又体面就够了,日后走在街上谁都知道他是员外郎的爸爸。
可儿子又开始不消停,李老板原本以为自己孩子在那个闲职上老老实实做个米虫就好,谁知道李卫上任之后一改旧态励精图治,反而受到上司的赏识,竟当上户部和兵部的郎中。实在是让李老爷大开眼界,没想到自家的小子竟然来真的。
那么李卫究竟是如何转变的呢?他又是通过什么升官的呢?
刚正廉明,平步青云李卫真正的发迹之路是从被雍正赏识开始的,只能说像李卫这样特殊出身的人,只有遇到雍正这样特殊的皇帝,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才华。雍正登基后面临的是康熙留下来的巨大烂摊子。
康熙当政时期,表面上风平浪静一片盛世景象,但内里早就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早年康熙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清政府的八旗制度又在时不时的挑战皇帝的权威。铁帽子王的帽子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肿瘤,割了会丢半条命,不割今天没事,明天也会有事。
为了自己的名声康熙就把这些六七八糟的事一股脑全推给新皇帝。结果雍正是个头铁的,李卫也是个头铁的。两个头铁的硬茬子凑到一起,把大清的贪官与贵族撞得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雍正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可官位还没热乎就改任云南盐驿道。这两个官职虽然都不大但是管理的是要职,尤其是云南盐驿道,这个职位主管云南地区的盐商。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和盐搭上边的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古代的盐商也是富得流油。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地的盐商本想好好孝敬这位新官。可李卫是个不识趣的,他不受贿。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李卫本来家境殷实,又是一个败家子,败家的怎么会在乎钱。
当地盐商见这个新官油盐不进,反过来还要治他们行贿的罪。登时不知如何是好,商贾出身让李卫更明白商人之间那些门道,治理起来得心应手。
李卫这个人不仅自己是个油盐不进的人,还厌恶别人贪污,在执政期间还差办了几宗贪污案,最轰动的还要数鄂尔奇的贪污案。
鄂尔奇是步军统领,还是雍正三大宠臣之一鄂尔泰的亲弟弟。他是镶蓝旗出身,在清朝八旗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在清朝初期,旗人制度甚至可以凌驾于皇权。
旗人们只听旗主的命令,可以不听皇帝的命令。旗人比汉人地位还要高出不少,可李卫不怕。他查了鄂尔奇的贪污,还让皇帝罢职治他的罪,最后也是鄂尔泰出面才保住自己弟弟。
在种种治理手段之下,李卫的地位窜的比火箭还快。自从他在云南表现优异被雍正赏识后,每隔一两年必定加官进爵。雍正二年就从四品官升到从二品,做了云南的布政史。
后只过一年又升任了巡抚。从西南边陲调到江南富庶之地,还是钱粮一手抓的总指挥,李卫已然成为雍正的心腹和改革的先锋官。
雍正四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雍正五年,升任“浙江总督”,此时李卫在浙江可以用“大权独揽”四个字来形容。再加上雍正对他的器重与信赖,在江南李卫的话等同于皇帝的话。
然而李卫的升迁之路并未在此地停止,两年后雍正又把江南地区的司法权力交给李卫,他控制当地最大的帮派槽帮,在江南地区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监视网。
江南地区的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李卫的耳目。雍正十年,李卫达到了清代汉臣的最高峰大清九大总督之一,直隶总督。
从一个小小的五品员外郎,到九大总督之一。李卫的官运旺的让人不知该如何反应,也不知道那些与李卫同时代的科考举子是怎么想的。不过如果把这些人放在相同的位置也不会有李卫这样的成就。
他虽然是买官出身,但是后续的政绩足以抹平这微不足道的污点。但乾隆上位后一切都改变了......
乾隆与李卫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后。朝堂之上的势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乾隆不喜欢甚至是深深忌惮这位前朝权臣。他清楚的很,李卫服的人不是自己,是自己的父亲。
李卫可以说从九子夺嫡的时候就入了雍正的眼,他后来的一切都是雍正给的,和自己无关。并且李卫的权力已经形成,如果他忠于自己是最好,如果不忠就是自己皇权路上最大的威胁。
一朝天子一朝臣,也许乾隆的担忧有几分道理,但从情理上看不免有些让人寒心。一日下朝的时候李卫和太监说了几句话就被乾隆指责勾结内臣,这一指责直接把李卫气个半死。没想到自己50多岁的人,一生都在抓别人结党,今天自己也被人说成结党,实在可气。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李卫因病去世。
李卫死后,乾隆表现出十分后悔的样子,惋惜自己失去了一个社稷重臣。可惜这样子没装多久,乾隆就看见百姓为李卫建的人像,气的乾隆大骂李卫“李卫不过一介庸奴,仗着雍正帝的恩宠,任性骄纵,不是个好官,却讬名立庙,居心何在,他受得起吗?”
其实李卫和乾隆的矛盾早有端倪,乾隆是一个十分自信且自负的人,还是一个容不得别人反对的人。晚年他自封十全老人,堵住天下人悠悠众口。只为了自己一时顺心,和历史上的美名。这一点他倒是和自己的爷爷十分相像。
而李卫虽然是一个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性格却有缺陷。他性格高傲,直言不讳,时常得罪人,但是雍正不讨厌这种性格,恰恰相反,雍正就是因为李卫这样的性格才重用他。可乾隆是个听不得别人反对他的人,而且自恃文治武功古今无二。
因此面对老百姓给李卫立的人像,乾隆有些“破防”,自己一个皇帝无人立像,一个臣子居然越过自己,这让一项自视甚高的乾隆如何接受。但只是因为这个就把李为的一切功劳全部抹杀,未免不太仁义。
结语李卫的一生可称得上是一个传奇,谁也没想到一个买官者竟然靠自己的能力走到这么高的位置。更可贵的是,他不是一个徇私枉法不是和珅、秦桧之辈。
但即使是身居高位也是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从高处跌落,实在可悲。封建皇帝的一句话可以颠倒黑白,杀人于无形。这种人这种地位,这种权力都不应该再出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