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失利,林彪被杜聿明追到无路可退,幸亏陈毅搭救才未全军覆没

乐蓉评历史 2024-04-15 21:48:45

林彪和陈毅的人生,大半时间都是错开的。

1934年8月,陈毅在视察前沿阵地时遭遇重伤,右胯骨中弹导致粉碎性骨折,因为苏区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拖到10月份才勉强进行了第一次手术。而就在几天之后,林彪率领红一军团从江西于都县出发,正式开启万里长征。

因为伤重无法随队,陈毅留在了江西苏区,而林彪则跟随主力红军转战南北。这一次分别,也让两人的军旅生涯从此罕有交集。直至建国后,陈毅和林彪才有了再次碰面的机会,但彼此间的关系也谈不上亲密,甚至偶尔还会因为意见不合拌两句嘴。

1962年3月八位元帅合影

论性格和喜好,林、陈自始至终都不是一类人。但对于自视甚高的林彪来说,他对陈毅的感情又很特殊,这其中有几分敬畏,也有发自内心的佩服。

那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能让林彪如此看重陈毅?

一、陈毅的既往不咎,成就了林彪的横空出世

林彪并非典型的军人,他身材瘦弱,体能很差,在黄埔军校受训时,还有过跑步累到虚脱晕倒的尴尬事迹,堪称“差生”的典型。曾在黄埔担任教官的聂荣臻,就这样形容过林彪:

“学习上比较平庸,讨论上也不活跃,整个人像是个不大显眼却特立独行的文弱书生。”

林彪参加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受两个堂兄林育英、林育南的影响。也正因为来历根正苗红,他一直接受的都是重点培养,从黄埔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叶挺独立团担任见习排长。当时的独立团是什么部队?战功赫赫的北伐铁军,更是唯一一支红色的革命武装。

黄埔时期的林彪

而这个时期的林彪,又是一个矛盾的个体。

一方面,他性格保守,自我意识强,不喜欢受到任何人的限制,思想上属于纯粹的现实主义,看问题只相信事实依据和自我判断。

另一方面,他的军事起点又很高,20岁不到就成为革命部队的第一批骨干军官,干的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业,需要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现实和理想,本身就是一种最强烈的冲突。

所以林彪属于哪种人?家族和黄埔的革命熏陶,激发了他对于打破旧世界,创造新社会的期待。但同时,他对于这种伟大挑战的承受力度又是有限的,害怕失败,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

也正是这种心态,差点在一开始就断送了林彪的革命生涯。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林彪其实没赶上。他是8月2号到的南昌,当时内城的战斗已经结束,正在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所以对于林彪来说,这时的他对于起义还没多大概念,唯一感受到的变化就是自己被火线提拔,从排长升到了起义军73团7连连长。

直到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州,林彪才第一次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2万多人的起义军,一路上与追兵血战,主力建制基本上全打光了,到最后只剩下留在三河坝阻击的朱德身边还剩下2000余人。

部队撤往江西后,情况更为糟糕,没有援兵,得不到补给和药品,成天在山沟沟里打转。逃兵越来越多,开始只是几个人,最后变成整班、整排的离队。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林彪动摇了。当部队到大庾县城时,他找到几个黄埔毕业的连长,私下里去见了时任73团指导员的陈毅,提出想要另寻出路,还劝陈毅和他们一起离开。当时林彪的话是这么说的:

“现在部队不行了,一碰就垮。与其等部队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其实说实话,走就走了,为什么林彪还想叫上陈毅?这里其实有三点原因:

第一、 起义部队刚撤离南昌时,林彪连队的120毫洋伙食费全给勤务员偷跑了,按理说他这个连长是要担责的,是陈毅主动向团长黄浩声求情,这才保下了他,所以林彪一直还记挂着陈毅的一份人情。

第二、 林彪当时的想法更倾向于“走”,而不是“逃”。走的意思是先离队,跑去上海另图发展。不过以他连长的身份,一无资历,二没人脉,去哪都不会有人收留。但陈毅不同,他职务高,且早年留学法国,起义的几位总指挥和他都是同学挚友,说话做事自然有分量。

第三、 陈毅虽然刚到73团任职不久,但他为人热情乐观,口才又好,擅长鼓舞士气,战士们都服他。林彪找陈毅一起走,其实也是因为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坚定,想找个主心骨来挑头。

青年陈毅

说到底,林彪的想法过于复杂,他想走,又不知道去哪,还不想承担“逃兵”的名声,所以希望陈毅能带着他们一起走。

但陈毅是什么人?对革命心如铁石,他毅然反驳到:

“我不走,现在我拿着枪,可以消灭敌人,我一离开队伍,敌人就要消灭我!”

陈毅不走,不是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而是他已经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打算。所以对于林彪几人的离队请求,他不认同,却也没有阻拦。反而是林彪跑离队伍后,被敌人的追兵堵得无路可走,无奈之下只好又回到了部队,并主动向陈毅认错。

而陈毅只说了一句话:

“你回来,我欢迎,还是把你的七连抓好吧。”

这是怎样的胸怀和气度?不管怎么说,林彪当时算是半个“逃兵”,但陈毅一没骂,二没罚,反而直接将他官复原职。

也正是这个失而复得的连长职务,最终成就了林彪。不久之后的湘南起义,他率部奇袭耒阳民团,缴获了大量辎重,之后又再次献计,用分兵的策略一举攻破了耒阳城。这一仗的表现,也让朱德看到了林彪的军事才华,破格将其提拔为了营长。

林彪的横空出世,靠的是硬本事,但同样离不开贵人相助。陈毅的胸怀,给了林彪表现的舞台。而很多年后,陈毅又给了另一位军事天才同样的机会,这位与林彪齐名的天才就是粟裕。

二、被骂醒的红军之鹰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在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他是年轻的雄鹰,在红军这道星河中,没有比林彪更为灿烂的明星”。

自上井冈山后,林彪成长的势头就锐不可当。在王尔琢牺牲后,他继任主力28团团长,成为红军的头号战将,而此时他刚满21岁。但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风头过盛气,也让林彪的心态再次发生微妙变化。

在当时的红军中,最强调的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从旧军队向革命队伍转向的重要改革。纪律太严,自然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林彪又是一个特例,他虽然亲自参与军纪的制定重,且管理部队也很严,但偏偏自己不怎么注意遵守,经常带着几个人偷偷离开队伍外出打猎,然后带回野物开荤。

林彪是团长,受朱毛直接指挥,本来就没几个人能管他,又因为经常在前线指挥作战,行动就更为自由。不受监督,自然就想开小差。这其实也是当时红军部分将领的一个通病,习惯性管别人,但自己却不愿被管。

除林彪外,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原秋收起义第1团团长陈浩。

陈浩

陈浩是黄埔一期毕业,威望高,能力强。秋收起义失利后,他坚守部队,安抚人心,并力排众议,支持南下井冈山的决议,后来又在两次攻打茶陵的战斗中担任总指挥,有勇有谋,立下头功。

林彪和陈浩这对黄埔师兄弟,分别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代表人物,也都是革命初期就崭露头角,一跃成为风云人物。两人之中,陈浩成名更早,风头也更甚,但此人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成为团长后,陈浩开始贪图享乐,和副团长徐恕、参谋长韩昌剑、营长黄子吉等人天天打麻将。时间一长,变本加厉,看上哪家商铺的东西就直接拿,甚至把当地权贵人家的小老婆和丫鬟作为姘头赏给属下。渐渐的,习惯了富裕生活的陈浩,竟产生了投敌的念头,却最终因为事情败露被执行了军法。

同样是团长,同样是开小差,但林彪和陈浩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陈浩是小毛病不改,最后养成了大毛病,而林彪的小毛病,在一开始就被人骂醒了。

一次陈毅被派到28团工作,发现林彪经常偷偷出去打猎,有时候有缴获也不交公,都留给自己。陈毅是直性子,当众就批评林彪开小差。林彪也是出了名的爱面子,被陈毅这一骂,觉得下不来台,埋怨陈毅破坏了自己的威信。

陈毅也不留情,当即反驳到:

“你这个威信,我就要破坏!你这样做,怎么能当好团长?”

这一件事,在当时的28团内反响不小,上下都在说林团长被训了。林彪不喜欢被批评,经常和上级顶牛,但这次面对陈毅的批评,他却选择受了下来。

林彪这个人很聪明,虽然年轻时有些小毛病,但属于别人给他指出来了,他认为你说得对,他就会改。对于林彪来说,陈毅毕竟是老首长,而且说的话也都对,自己刚被批评时心里可能会赌气,但过了一阵也能想明白。

自此之后,林彪在纪律方面就收敛了很多,转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指挥作战上。

南昌起义后林彪跑了又回来,陈毅安慰了他,拉了一把。井冈山上他心气过高,陈毅骂了他,又拉了一把。

跟着林彪打仗的人,都很服他,杨成武、丁盛这些名将都把他看做老师,说林彪讲解战略战术深入浅出,大老粗也能听懂,耳濡目染中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而同样,陈毅对于林彪来说也是一位严师,用对革命的忠诚,和严于律己的品质,不断教化这位后起之秀。

作为一名主帅,军事能力和个人魅力缺一不可,前者是林彪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后者则是朱、毛、陈这些前辈对他的悉心教导和培养。可惜的是,在长征之后,陈毅和林彪这对“师生”就被拆开,而两人再一次产生密切交集,就是1945年那场著名的四平保卫战。

三、一出围魏救赵,让林彪心存感激

解放战争第一年,林彪和陈毅都是临危受命。

林彪本来接到的任命是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但因为形势变化,又转头去了东北。巧合的是,接替林彪入驻山东的,正是陈毅。

陈毅刚到山东时,情况并不乐观,山东部队的主力基本上都去了东北,只剩下半个空架子,很多东西都需要推倒重来,加之敌人频繁发动的重点进攻,这让并不太擅长军事的陈毅也着实有些难以应付。

另一边,林彪的处境则更为艰难,因为他刚到东北就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杜聿明。

自从苏联军队撤离东北后,国共都在派出部队向北推进。林彪的动作稍快,短时间内就站稳了脚跟,成立了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同时收复长春,并计划将其设为首都。

一开始国军压根还没把林彪当回事,认为“土八路”只会打游击,哪怕收复了几座大城市,也不过是补充完后勤就撤了。唯一意识到林彪威胁的,只有杜聿明。他从东北民主联军的编制、人数、装备做出了一个非常精准的推测:

“这支由原八路军、新四军主力组建而来的部队,最终目的是要占领整个东北。如果不能趁着东北民主联军立足未稳,迅速发起持续攻势,那么等这支部队建立好根据地,完善后勤补给能力,国军就会被彻底被赶出东北战场。”

所以杜聿明一到东北,就直接率部猛扑四平。四平是长春的门户,林彪要保长春,就必须先守四平。一边要攻,一边要守,四平成了整场战争的爆发点。

四平保卫战对于林彪来说,是不好打,又不能不打的一仗。东北民主联军缺乏城市防御战的经验,又没有重火力,纸面实力不足与杜聿明麾下的几支美械部队硬碰硬。

但另一方面,当时国共双方还处于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阶段,而谈判一大重心就是东北权益。守四平,就是希望借助此战,形成国军占领沈阳以南,而我军占领长春和哈尔滨以北的平衡局面。反之,军事上退步,外交上就要退步。

林彪原本的想法,是凭借战略战术,以及我军将士的众志成城,死守四平,让杜聿明知难而退。但仗打了整整一个月,虽然敌我双方的伤亡差不多,但此时杜聿明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而民主联军的人、枪、弹、粮都得不到补给。

无奈之下,只能撤军。四平没守住,长春也丢了,这是最坏的结果。

直到此时,杜聿明还不满足。他太了解林彪了,如果不能通过这一仗彻底打垮这位黄埔师弟,那么一旦东北民主联军得到休养,总有一天会化作“洪水猛兽”卷土重来。正因如此,杜聿明还想一鼓作气打下去,趁林彪主力后撤,一路猛追,一直要打到哈尔滨。

这是林彪军事生涯最艰难的时刻,打了一场消耗巨大的城市防御战,没有得到任何休整,就被杜聿明的机械化兵团追着咬,在战略上完全没有逆转机会,只能硬抗。

也正是在绝望之际,原本想继续北进的杜聿明,却突然停在了松花江的南岸。这让准备继续再北撤的林彪都感觉到了意外。

直到不久之后,林彪才得知真相。

原来就在另一边的战场,陈毅集中山东野战军主力,在山东战场上向着国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袭击战,先后解放了胶县、泰安、德州、枣庄、高密等城,直接威胁着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顺畅。后院起火让杜聿明万分难堪,只能被迫将位于东北的两个主力军又紧急调往了山东。

多年之后再回忆起这一段往事,林彪仍是心有余悸:

“1946年5月,从四平和长春撤退后,主力失去了战斗力。如果敌人继续增加两个军,我们的军事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主力来不及休息和补充装备。山东大打起来救了我们一手,使得我们能够缓过气来。”

陈毅这一出围魏救赵,不仅搭救了林彪,也为解放战争攻守形势的扭转埋下了重要伏笔。经过休整和补充,林彪在东北彻底站稳了脚跟,不仅最后带出了四野百万大军,更是数次挫败老冤家杜聿明。

倒霉的杜聿明在东北无力回天,只能悻悻去了华东,结果又在淮海战场一败涂地,最终成了陈毅、粟裕的俘虏。

林彪和陈毅相识最早,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都是一个团扛枪的革命战友。陈毅对林彪有知遇之恩,而林彪的军事才华也让陈毅交口称赞,两人算是半个师生关系。在那个年代,英雄都是相辅相成。

5 阅读: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