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动出手!中国坚持威慑等级,如何应对美军,卫星有积极答案

特友自然 2024-08-26 14:13:11

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个相对重磅的消息,美国4年修订一次的核战略计划,现如今正聚焦中国核武的发展,华盛顿担忧中国和俄罗斯还有半岛上的邻居,在核武方面进行资源协调,进而影响到美国的核威慑力。

而我们的外交部却不惯着美国,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拆穿了美国一直以来玩的把戏,那就是通过不断地夸大中国的实力,然后向国会争取更多的经费,以满足美国军工复合体日益难以满足的胃口。世界如果安宁了,美国的军事企业巨头,就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国防工业的萎缩也影响着美国的就业。多方面因素之下,美国需要进一步地扩大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制造。

中国坚持“最低威慑”,做的如何?卫星给出了新的答案

中国奉行的是“最低核威慑”战略,就是通过保持一定数量的核武,在遭受核武攻击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还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因此,中国的核武发展更多是基于防御性考虑,确保拥有足够的核报复能力,以应对可能的核威胁,而非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核力量。但是在其他的威慑方面,卫星图像给出了新的答案:不是只有核武才能拒止地方。

2022年,有商业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西部沙漠地区建造了多个新的发射井,足以容纳多达300枚洲际弹道武器(ICBM)。这一动向表明,中国不仅在增加核武库以保持最低威慑,还在扩充火箭发射能力。显然是为了应对美国在亚太地区不断增强的军事压力和威胁,并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冲突做好准备。这些发射井的建设是中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长期以来坚持“最低核威慑”政策,即保持有限但可靠的核力量,以确保对任何核攻击能够进行有效的报复。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压力不断增加,建设新的发射井不仅能提升中国的二次打击能力,还能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增加潜在对手进行先发制人的难度。

美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大幅增加,频繁的军事演习和军售,都是对中国战略利益的直接挑战,“印太战略”明确针对中国,其核心目标是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持续增加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包括强化海空军力量,扩展盟友网络,并与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加强军事合作,国防预算不断增加,其中一部分资金被用于提高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力。这些举动迫使中国采取更为积极的防御措施。

中国的军事战略逐渐转向“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战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多种手段阻止或延迟敌对力量进入或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行动,特别针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旨在通过限制美国军队在冲突初期阶段的自由行动,从而确保中国的战略利益。这些新建的发射井以及配套系统,可以作为A2/AD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慑美国在冲突中对中国本土的直接打击,并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冒险。

然而,尽管中国在积极防御,战略目标仍然是防御性的,强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并致力于通过战略威慑来维护安全。中国采取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以及反卫星武器等新型军事技术,以多维度提升其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这些手段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也是为了向美国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国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屈服。

事实上,美国不断地联合一大堆盟友在南海制造接触,也是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担忧。一些新型装备,比如高超音速已经使得美国的军事力量存在一定的漏洞,毕竟美国目前还没有列装远程的高超音速,更不要说拦截手段了。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因为更加难以琢磨的飞行轨迹和超快的飞行速度,已经成为美军头疼的问题。当然,其压力不仅仅在这方面。

美国的卫星情报系统高度关注中国沿海的主要造船厂,如位于大连、江南和黄埔等地的船坞,它们不仅是中国海军新型舰艇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实现“蓝水海军”梦想的重要支撑点。通过卫星图像,美国监测中国海军舰艇的建造进度、数量和类型;也密切监视中国内陆尤其是沙漠地区的军事演习基地,包括新型武器的测试、部队的实战化训练以及针对美国或其他潜在对手的军事模拟演习。

除了监视具体设施,美国的情报机构还对中国整体军事力量的增长进行系统分析,尤其关注中国在应对美军挑战方面的努力。美国通过卫星监视和情报分析,试图全面评估中国军事能力的提升速度和潜在威胁,以便提前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核军控谈判被中国中止,美国正找借口扩大军费支出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逐步加剧,特别是在涉及安全和军事力量的领域,这种紧张关系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原本计划中的中美军事磋商本应成为两国在军控领域内展开对话的重要契机,但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尤其是海峡那边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导致中国对美方的信任逐渐消退,从而决定中止此次磋商,这一决定使中美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本次磋商原定内容包括军控谈判,重点涉及核武器以及其他高端武器。对于中国而言,核武器一直被视为安全的基石,其发展和部署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手段。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坚持“最低核威慑”政策,即保持有限且可靠的核力量,足以对任何可能的核打击构成有效的报复能力,并且承诺不会首先使用,并且也倡导有核国家一起做出这样的承诺,但是却没有哪个有核国积极回应。

美国一些数据分析机构和智库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频频炒作中国核武器的扩展速度,单方面称中国正在加速扩展其核武库,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数量将从当前的约400枚增加到1000枚以上。美国国防部在其2022年发布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态势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可能在2035年前将核弹头数量增至1500枚。这一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被夸大,并被用来为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军事态势提供依据。

相比之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之一。截至2023年,美国拥有约3708枚核弹头,其中1750枚处于现役状态,且大部分部署在全球各地的军事基地和战略平台上。美国通过“三位一体”核力量,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维持其全球打击能力。庞大的核武库和完善的核打击体系,使美国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安全和战略利益。

从数据上看,中美之间的核力量存在显著差距。即便按照美国机构的预测,中国在未来数年内将核弹头数量扩展至1000枚,但与美国3700多枚的核弹头相比,仍处于相对劣势。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炒作中国核力量增长的行为,不仅在国内引发对中国的担忧,推动美国增加国防预算,还可能在国际上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除了军事层面,美国炒作中国核武增长的行为也在外交领域产生了不良影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在核裁军与不扩散问题上本应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美国的猜忌与战略对抗,中美在这一领域的合作面临重重挑战,美国在一方面指责中国扩张核武库,另一方面却继续推进自身的核武现代化进程,使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核裁军承诺产生怀疑,也削弱了国际核裁军与不扩散机制的有效性。

美国不怕跟他用蛮力,却也担忧跟他玩智谋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无可争议。在与其他国家的博弈中,美国往往能够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优势取得上风。美国在正面军事对抗中不惧任何一个单一国家,但它对全球范围内的智谋博弈尤其是涉及核武器的局势变化却异常敏感。特别是当涉及到中国、俄罗斯以及半岛邻居在核武领域的合作与协调。

中国核武库规模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但中国在核武器技术和核战略上的进步不容忽视,不仅加强了陆基核武器的投射能力,还在海基与空基核力量上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结构。此外,中国的核战略强调“最低限度的威慑”,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其核武政策的弹性与模糊性也为美国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俄罗斯作为冷战后的核大国,通过一系列新型战略武器的研发与部署,重新强化了其在全球的核威慑力。其近年来推出的“萨尔马特”、“波塞冬”核鱼雷、“先锋”高超音速滑翔器等新型战略武器,使其在核领域的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在射程、速度和毁伤力上具有显著优势,还能够突破现有的反导系统,使美国难以有效防御。

半岛核武发展始终是美国的一个头痛问题,其核武的发展不仅对韩国、日本构成直接威胁,也使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半岛邻居与中国或俄罗斯在核武方面进行合作或协调,那么美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局势,在亚洲的部署变得愈发困难。

1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