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7!绵阳市辖区,爆发力开挂!

浩宇说趣事 2024-08-06 02:47:21

2024赛迪百强区名单于8月2日出炉,四川有13个区上榜。

分别是成都市武侯区(第13位)、双流区(第24位)、龙泉驿区(第38位)、金牛区(第44位)、宜宾市翠屏区(第55位)、绵阳市涪城区(第57位)、成都市锦江区(第60位)、青羊区(第62位)、成华区(第82位)、郫都区(第84位)、泸州市江阳区(第86位)、成都市新都区(第88位)、德阳市旌阳区(第93位)。

一年一度的赛迪百强区评比,是以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所以公信力很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非常认可。

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首次上榜,位居第74位。这一年,四川有成都市龙泉驿区(第39位)、金牛区(第48位)、青羊区(第66位)、宜宾市翠屏区(第68位)、成都市武侯区(第69位)、锦江区(第72位)、绵阳市涪城区(第74位)、成都市成华区(第95位)共8个城区上榜。

2021年,绵阳市涪城区再次上榜,位居第68位。这一年,四川有成都市武侯区(第18位)、双流区(第32位)、龙泉驿区(第39位)、金牛区(第45位),宜宾市翠屏区(第64位),成都市青羊区(第65位),绵阳市涪城区(第68位),成都市锦江区(第69位)、郫都区(第88位)、成华区(第91位)共10个城区上榜。

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持续上榜,位居第63位。这一年,四川有成都市武侯区(第18位)、双流区(第29位)、龙泉驿区(第38位)、金牛区(第44位)、宜宾市翠屏区(第61位)、绵阳市涪城区(第63位)、成都市青羊区(第64位)、锦江区(第66位)、成华区(第85位)、郫都区(第87位)、泸州市江阳区(第92位)、成都市新都区(第96位)、德阳市旌阳区(第99位)共13个城区上榜。

2023年,绵阳市涪城区再持续上榜,位居第59位。

这一年,四川有成都市武侯区(第15位)、双流区(第26位)、龙泉驿区(第38位)、金牛区(第44位)、宜宾市翠屏区(第58位)、绵阳市涪城区(第59位)、成都市青羊区(第62位)、锦江区(第63位)、郫都区(第84位)、成华区(第85位)、泸州市江阳区(第89位)、成都市新都区(第91位)、德阳市旌阳区(第95位)共13个城区上榜。

从首次上榜到2024年,四川上榜的全国百强区排位变化如下:

成都市武侯区从第66位→第33位,上升33位

绵阳市涪城区从74位→第57位,上升17位

成都市成华区从第95位→第82位,上升13位

宜宾市翠屏区从第68位→第55位,上升13位

成都市锦江区从第72位→第60位,上升12位

成都市双流区从第32位→第24位,上升8位

成都市新都区从第96位→第88位,上升8位

泸州市江阳区从第92位→第86位,上升6位

德阳市旌阳区从第99位→第93位,上升5位

成都市金牛区从第48位→第44位,上升4位

成都市青羊区从第66位→第62位,上升4位

成都市郫都区从88位→第84位,上升4位

成都市龙泉驿区从第39位→第38位,上升1位

全国有977个市辖区,能拼进百强非常不容易。

四川的全国百强区,从2020年的8个到现在的13个,从仅有的成绵宜三市延伸到成绵宜德泸五市,无论是个数还是排位,都全面呈上升趋势,四川城市经济的发展跑赢了全国大盘,而且由在点到面扩张,了不起。

其中成都从6个发展到9个,强省会愈来愈强,令人震撼!

在强省会愈来愈强,全省上榜的百强区愈来愈多的激烈竞争下,绵阳市涪城区连续五年上榜,四年持续晋位,累计跃升17位!跃升的位次和速度仅次于成都市武侯区!

绵阳市涪城区

在与超强省会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主城区竞技竞舞的残酷竞争下,绵阳市涪城区跑出了全国同类城区领先、全省第二,全省地级市第一的“涪城速度”!

四年来,“涪城速度”完美阐述了涪城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向上向好的强大动力、高质量发展的矫健拼力和“跑起摸高”的爆发力。

“涪城式爆发力”有多完美?

在全国百强区中年年有大晋位、大突破的时候,其他各个维度也是奋勇争先——

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2021年居第45位,2022年居第39位,2023年居第36位,居西部同类城区首位;

全国创新百强,2022年成功入围,2023年居第33位,2024年居第32位,居全国同类城区首位。

全国幸福百强区,2021年成功入选,居第53位,2022年杀入前50强(2023年未出炉),居内陆同类城区首位。

全国百强区是经济百强,创新百强是驱动力,投资竞争力百强是开放和营商环境,幸福百强是发展的出发点,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绵阳市涪城区

在响应省委市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涪城区始终把每一次胜利作为奋斗的新起点,干出了新变化,描绘了新亮点,开启了新篇章——

辖区经济总量2021年破千亿,2023年达到1443.65亿元;区属经济总量跨越两个百亿台阶,2023年突破735亿元,持续巩固全市领跑地位,对全市总量贡献度稳定保持在18%以上。

2020年至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占比分别为84.87%、79.6%、81.2%、81.49%,其中,2021年居全市第二位,其余年份均居全市第一位。

涪城的高质量发展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迈进。

2023年起连续五个季度全省县域经济监测得分排名第一,经济发展质量全省领先、全市领跑态势继续保持。

“全国百强、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镇域投资竞争力西部50强”持续晋位,百亿级体量镇街由二晋三,四川绵阳工业园“一园四区”梯次成势、“园镇一体”深度融合,全域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浪潮澎湃。

涪城速度和涪城式爆发力

“涪城速度”和“涪城式爆发力”的背后,是涪城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践行市委“五市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部署。

动员全区上下深入实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强区”,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助力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掀起了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层层巨浪。

深入实施市委“五市战略”,干出“四个强区”的发展图景,是“涪城速度”和“涪城式爆发力”决战决胜的不二法宝。

一、以市委“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为指引,“科教强区”创新能级跃升!

聚焦“4+2”科创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涪城科创大走廊”为载体驱动创新发展,借力“云上两城”链接全球顶尖创新资源,高效运营科创平台联盟,科创企业累计突破800家。

中关村二期建成投用,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揭牌。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创新人才实践基地落地涪城

搭建院所、企业、政府多方交流合作和技术对接平台,聚焦商业航天领域、前瞻布局空天产业,加速形成“箭、星、器、数”产业发展生态,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产业基地。

在涪城,“创新无处不在、科技触手可及”,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强劲有力。

二、以市委“产业强市”战略为牵引,“产业强区”建设风起云涌。

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工业经济高位增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光通信三大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5%。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获评首批全国县域经济商业“领跑县”。

“绵州记忆”特色街区建成投运,获评2023年四川省高品质示范步行街。

现代物流蓬勃发展,传化智慧物流产业园建成运营,川发展智慧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运能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精致发展,“三品”工程走深走实,地标产品“涪城蚕茧”“涪城芦笋”知名度持续跃升。三大主题公园市场化高效运营,“五朵金花”渐次绽放,成为绵阳乡村旅游靓丽品牌。

在涪城,产业体系全面优化,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坚实。

三、以市委“开放活市”为依托,“开放强区”建设天高地阔。

近年来,涪城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上争取同向发力。

对内改革增动力,系统施策激励镇街抓经济发展,青义镇入围全国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居全国第336位、西部第15位、四川省第1位,吴家镇入围2023镇域投资竞争力西部50强、居第46位。

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叫响擦亮自主改革品牌,《新时代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的“涪城实践”》入选全国20个“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是四川唯一、西南唯一入选案例,也是全国仅有的七个县域案例之一。

涪城区第八期经济合作专场暨第167期企业家“早餐汇”在上海举行

对外开放求共赢,发挥“涪城荟”招商联盟和驻点招商作用,持续深化“三化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持续招链引群。

在涪城,改革开放蹄疾步稳,高质量发展活力更充沛。

四、以市委“生态美市”为引领,“全域强区”建设风光霁月。

涪城坚持以城带乡、融合发展,城市蜕变、乡村换颜、环境提质协同并进。

“七彩游园”口袋公园

城市有机更新,“微治理”精准实施,乡村振兴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刘家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持续推进,不断创建省、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持续培育产业振兴带头人,成立涪城职业农民联盟,促进农业人才抱团发展。环境美化提升,守好蓝天、碧水、净土,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涪城,城乡融合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空间更广阔。

持续创造“涪城速度”和“涪城式爆发力”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把涪城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放在新时代的大格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有福之城、温暖之家、和谐之地”。

有福之城、温暖之家、和谐之地

《民生改革“十心行动”促进共同富裕》入选2021年“中国改革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就是最好的印证。

五年来,坚持将财政预算支出的71%以上用于民生事业(2019年23.81亿元、2020年27.46亿元、2021年30.92亿元、2022年34.41亿元、2023年37.50亿元,年均增速12.03%),远高于区属GDP增速(2019年9.0%、2020年4.9%、2021年9.6%、2022年5.7%、2023年8.5%)。

——2019年,精准把握教育是涪城最大的民生,以“教育振兴三年计划”破题,坚定扛起涪城教育振兴大旗,开启涪城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奋进征程;

——2020年,着眼涪城城镇化率超过80%,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后,困难群众帮扶重点难点在城镇的实际,在全省率先推进城镇困难群众精准帮扶;

——2021年,聚焦“美好生活、宜居环境、社会良序和归宿认同”等群众普遍需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教育提质放心、卫生健康安心、精神文化润心等“十心行动”组合拳,架起涪城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2年,深化城镇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分类因需精准实施“润心”关爱、“润禾”助学等“五润行动”,突出抓好“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医疗卫生重点领域,全面锻长补短、蓄力积势;

——2023年,紧抓“十心行动”重点任务,突出抓好文化建设,加速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有机统一。

“五润”行动,“十心”行动,已成为涪城区增进民生福祉,筑牢幸福之基,持续推进涪城式中国现代化高质量民生的响亮品牌。

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两大板块上,深受社会各界赞誉。

教育资源走向优质均衡。五年累计投入43.28亿元,其中投入13.02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19个、新增学位1.2万个,有效化解“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

医疗服务,更加优质完善。五年累计投入14.1亿元,其中投入7.73亿元高标准建设中医医院、妇女儿童医院、骨科医院临港院区、肛肠病医院新皂院区等项目12个,新增床位1593张。

五年来,涪城民生向上而发,向暖而行,奋力从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迈进。

五年来,“涪城速度”和“涪城式爆发力”,深度诠释了发展的目的和意义,那就是大笔如椽写民生,以雄浑壮美的奋斗画卷,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涪城实践温暖壮观,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更加斑斓多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