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在成都生活2年,这些现象我始终琢磨不透,求解答

是美樱子呀 2024-12-26 08:57:20

生在福建,长在福建的我,2年前因为工作变动来到了那很有魅力的“天府之国”——成都。刚开始我担心自己没法适应这里的生活,可时间一长,就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迷住了。不过就算时间一直在流逝,成都的一些生活小事还是让我觉得挺困惑的,心里的疑问一直没解开。

就说成都人的悠闲劲儿吧。

在福建大家的生活节奏虽说不上快如闪电,但也较为紧凑,平日里总是行色匆匆,忙着工作和各种事务。不过到了成都,情况却大不相同。漫步在成都的街头巷尾,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总能看到许多人悠哉游哉地坐在茶馆里,一杯盖碗茶,一碟瓜子,就能消磨大半天的时光。

我在一个工作日下午路过人民公园,原本以为那个时段会很安静,不过没想到里面的茶馆几乎全坐满了人,仅剩下几个空的位。老人们聚集聊的天,年轻人慢慢晒着的太阳,尽情享受这短暂的宁静。这让我很不解,他们不用上班吗?为何有这么多空闲的时间放松?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再讲讲成都的美食口味偏好。

福建菜注重清淡且鲜美之口感,关键在于彰显食材自身之味道。相较而言,成都的美食以“辣”闻名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皆弥散着浓郁的辣椒香气。火锅串串香冒菜等每一道菜肴仿若都在呈现成都人对辣味的独特执着与热爱。火锅串串香冒菜等等,这些菜肴似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成都人对辣味的那份独特钟情。

有一次我和同事去吃火锅,看着那红通通的锅底,我心里直犯嘀咕。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涮好的牛肉放入口中,瞬间被辣得满脸通红,眼泪都快出来了。而同事们却吃得不亦乐乎,还不停地往锅里加辣椒和花椒,一边吃一边称赞“巴适得板”。我就不明白了,这么辣的食物,吃下去肠胃能受得了吗?成都人为何对辣味如此痴迷呢?

还有成都的街道名称也让我觉得好奇。

福建的街道名大多挺有诗意的,要么跟当地的历史文化呀、地理环境有关,念起来很顺口。不过呢成都的一些街道名就很接地气啦,像“肥猪市街”“纱帽街”“挨打巷”之类的这些名字听着既稀奇又好玩。我心里就忍不住好奇起来,这些看上去怪怪的名字背后是不是有啥特别的故事呢?它们又是咋在岁月的长河里给流传下来的呢?

谈到成都的出行方式,我也有不少困惑。

在福建的那些城市里,公共交通发展得挺好的,大家出行的时候,大部分都会选公交车、地铁或者打车。可到了成都呢,我留意到,在大街小巷里头,到处都能看到共享单车和电瓶车,而且骑车的人就好像特别厉害似的,能在车来车往的车流里很灵活地来回穿行。

成都人的方言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

虽然在成都生活了数年,但有时候听当地人讲方言,我还是听得一头雾水。

一些独特的词汇和发音,让我这个外地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比如“仙人板板”“瓜兮兮”“摆龙门阵”等等我常常需要请同事帮忙解释才能明白其含义。

我特想晓得,成都方言到底有着啥样的历史根源,还有它包含着啥样的文化内涵呢?

它为啥这么独特,还充满魅力呢?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它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成都的夜生活也让我有些难以理解。

在福建夜晚时分,人们大多会选择待在家里休息,或去一些较为安静的地方溜达,唠嗑。

但成都的夜晚,却热闹非凡,酒吧夜市KTV等场所,灯火辉煌,人来人往。

尤其是在九眼桥附近的那条酒吧街,一到晚上的时候,便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年轻人,那音乐声与欢笑声相互交织在一起,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

我不禁想问,成都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夜生活呢?

这种充满活力的夜生活文化是不是和成都的城市性格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呢?

2年过去了,虽然我对成都的这些情况还是很迷惑,可这并不影响我喜欢这座城市。成都就像一个满是神秘的宝藏,有很多很多的惊喜,等着我去发掘和探寻。

如果有在成都生活过的朋友,欢迎来跟我聊一聊,看看你们是否也有着同样的困惑;或者你们已经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快来跟我分享吧!或许我们还能够一起去挖掘出更多关于成都的有趣故事以及独特魅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