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上春山也别忘了倒春寒,正确“春捂”请往这看→

健康医路有你 2024-04-01 11:08:51

又到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之际

大家的踏春之心

是不是又蠢蠢欲动了?

想看“杨柳醉春烟”、“山青草漫漫”

但立春以来气温跌宕起伏

天气忽冷忽热犹如过山车

让人纷纷直呼

“倒春寒真的要来了”

那啥是倒春寒?

“春捂”有没有必要?

又有哪些需要注意?

下面跟随步伐一起踏上

这辆开往春天的列车吧~

啥是“倒春寒”

一般指初春时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出现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的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在此阶段气温可猛降,甚至出现雨雪天气,真真是“春寒料峭”。

“倒春寒”也容易倒人

01

在倒春寒刺激下,急性心梗、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率都会迎来高峰,特别是中老年人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出现意外。

02

由于气温忽高忽低,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趁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肺炎等传染病流行,感冒、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病率也远高于其他季节。

03

感觉春暖花开,很多人便脱掉秋裤,急忙穿上短袖、裙子,露出脚踝要拍美美的照。但脆弱的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在倒春寒时期,关节炎疾病也最容易“就犯”。

04

气温较低时也是胃肠道疾病高发期,低温刺激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肠胃炎等。

天气的“喜怒无常”,让倒春寒也成为了更容易倒下的时期,因此学会正确“春捂”有助于预防疾病。下面教你有效利用“春捂”,为这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其实就是强调春季着装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坚持递减原则。

要不要“捂”?

●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提前预防。

● 气温: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持续15℃且相对稳定时可不捂。

● 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10℃是捂的信号。

要“捂”哪?

春捂应当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背、腹、足底。衣裤鞋帽袜切不可换得过早。

● 背部保暖可防止寒气侵体,减少感冒几率。

● 腹部保暖有助于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 足底保暖可预防“寒从脚起”,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温馨提醒:

“春捂”再好也是被动防御,要想真正预防疾病,还是要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比如快走、慢跑、爬山等。除了适时地增减衣物,饮食上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尽量多食用温润滋阴、清热的食物。宜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编辑:柴壮来源:山东疾控、厦门疾控微信公众平台【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