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啥来头?中国“明斯克”号航母上层完全烧塌,后续该怎么处理

李伯陵 2025-01-06 17:09:27

前言

8月16日下午,长江上突然冒起了滚滚浓烟。

而着火的地方就是正在接受改造的明斯克号引起的。

那么,这个明斯克号到底什么来头在,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个航母呢?

明斯克号

2024年8月16日,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江苏南通苏通大桥下的港池里,一艘庞然大物正静静地停泊着。

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苏联海军明星,斯克号航空母舰。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下午,命运之手再次重重地敲击了这艘老舰。

下午4时许,明斯克号突然冒出滚滚浓烟,起初,人们还以为是例行维护工作中的小意外。

但很快,所有人都意识到情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浓烟越来越大,火焰开始从舰体的多个部位窜出。

消防部门迅速反应,紧急出动,然而,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常规的灭火手段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火势不断蔓延,整个舰体很快被映得通红,黑色的烟柱直冲云霄。

明斯克号并非普通的船只,它是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对我国航母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998年,当这艘退役的苏联航母被运抵中国时,举国上下为之振奋。

虽然它已经不能作为作战舰艇使用,但它为中国的航母梦想播下了种子。

在随后的岁月里,明斯克号被改造成了一个军事主题公园,它成为了普通民众了解航母知识的窗口,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对海军的向往。

多少孩子在它的甲板上幻想着自己驾驶战机起飞的场景,多少青年在它的舰桥上憧憬着指挥舰队的未来。

然而,岁月无情。随着中国自主建造的航母相继服役,明斯克号的存在感逐渐淡化。

它从深圳湾被转移到了南通,等待着新的改造计划,谁能想到,等来的却是这场灾难性的大火。

那么,为何明斯克号的火势没有能够控制的了呢?

火灾现场

当浓烟从明斯克号舷窗冒出的那一刻,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火势蔓延的速度令人咋舌,从最初的舰体舯部,火焰迅速向前部蔓延。尤其是在舰桥下方的舱室内,火势最为猛烈。

目击者描述,从舰桥上窜出的火焰高达10多米,仿佛一个巨大的火炬,照亮了整个夜空。

为什么火势会如此凶猛?这就不得不提到明斯克号的特殊构造。

作为一艘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航母,它的上层建筑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铝镁合金材料。

这种材料虽然轻便耐腐蚀,但在高温下极易软化变形,甚至会产生类似铝热剂的燃烧效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火势会如此难以控制。

然而,真正让救援行动陷入困境的,是明斯克号的地理位置。

这艘庞然大物停泊在苏通大桥下的港池里,距离南侧的长江江堤道路有400多米,离西侧道路也有160多米。

而这也意味着,常规的消防车根本无法靠近。

消防人员尝试使用水龙灭火,但效果微乎其微,水柱在空中飞行了数百米后,到达火场时已经变成了小水枪,根本无法对抗熊熊烈火。

有人提议使用消防船,但港池的位置又使得大型消防船无法靠近。

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了使用灭火飞机的想法,但现实很快浇灭了这个希望。

我国目前并没有大型灭火机,新舟-60灭火型和AG600M灭火型还处于试飞阶段。

即便使用直升机带吊桶灭火,也无法有效扑灭舱内的火灾,而且灭火水量相对于整个火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糟糕的是,由于明斯克号已经闲置多年,舰上的损管消防系统早已失效。

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主机自航还是辅机锚泊,甚至是靠泊状态下接岸电,舰艇的损管消防系统都应该处于工作状态。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消防指挥员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不派遣消防员登舰灭火。

这个决定虽然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财产损失,但无疑是明智的,毕竟,为了一艘情况不明的老船而让消防员冒生命危险,实在是得不偿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势终于在第二天早晨得到了控制……

损失惨重

当烟雾散去,明斯克号的惨状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曾经威风凛凛的海上巨人,如今伤痕累累,让人不禁唏嘘。

从火灾后的航拍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斯克号的损毁情况令人心痛。

过火面积主要集中在舰体舯部和前部,尤其是舰桥部位,损毁最为严重。

整个前部舰桥,包括航海舰桥、航空指挥舰桥到烟囱前方的主桅杆,全部被烧毁,只剩下一片焦黑的残骸。

这种损毁程度,不仅仅是表面的烧焦那么简单,由于明斯克号的上层建筑采用了铝镁合金材料,高温导致这些结构发生了严重变形,甚至部分熔化。

这意味着,即便是没有完全烧毁的部分,其结构强度也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无法再承担原有的功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火灾可能已经对明斯克号的船体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高温不仅会影响钢材的强度,还可能导致船体出现变形,这种损害往往不是肉眼可见的,需要专业的检测才能评估其严重程度。

作为一艘退役的航母,明斯克号虽然不再具备作战能力,但它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大型设备。

作为公共场所,这些退役军事装备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肩负着科普教育的重任。

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发挥它们的价值,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明斯克号的未来,将该何去何从呢?

未来何去何从

明斯克号的大火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国际社会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艘曾经叱咤风云的苏联航母,即便在退役多年后,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这起火灾引起了国际军事爱好者和专家的高度关注,许多人开始讨论退役军舰的保护问题。

毕竟,明斯克号并非孤例,世界各国都有不少退役的军事装备,它们或被改造成博物馆,或成为旅游景点。

作为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航母,明斯克号在中国航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到来,标志着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虽然明斯克号本身并未在中国服役,但它为中国的航母事业播下了种子。

通过研究这艘退役航母,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可以说,如果没有明斯克号,中国自主建造航母的道路可能会更加漫长和艰难。

更重要的是,明斯克号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海军的热爱和对航母的向往。

多年来,它作为军事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让无数普通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航母。

它不仅是一艘船,更是一个传播航海知识、激发爱国情怀的平台。

如今,虽然明斯克号遭遇了不幸,但它的意义并未因此而减弱。

相反,这次事件可能会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要以更加审慎和专业的态度对待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兵”。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国际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退役军事装备。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够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更加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斯克号的故事还未结束,无论它最终以何种方式继续存在,它都将永远是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结语

明斯克号的大火,不仅是一次令人痛心的事故,更是一次深刻的警示。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退役军事装备的管理问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历史遗产保护的思考。

从这艘老航母的辉煌到衰落,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信息来源:

南通起火的废旧航母:系从深圳“转回”,当地曾计划升级改造——南方都市报

明斯克号航空母舰——百度百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