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戴着西藏仪式面具的表演者

百智聊历史文化 2024-11-16 17:58:39

藏族面具,藏语音译为“巴”,主要用于藏传佛教的宗教舞蹈和民间表演的藏戏。千百年来,形式多样、色彩斑斓的面具沉淀了藏族文化的精髓。它起源于神秘的宗教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发展出更为广泛的艺术形式。藏族面具是一种文化载体,寄托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在西藏,面具大致可分为宗教面具和戏曲面具。民间藏戏面具充满宗教意义,这是由于西藏特殊的文化背景所致。这两种面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丰富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得以长期保存。

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对藏传佛教面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古老的苯教在吐鲁番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后来的佛教与苯教长期并驾齐驱,两种文化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最终,佛教战胜了苯教,形成了既有别于印度佛教,又有别于中原佛教的独特宗教,人们称之为“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士在以法力降服苯教诸神的同时,为了在民间赢得广泛的信众,也将苯教的仪式和鬼神等吸收进藏传佛教中。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等“地神”被视为佛教的护法神,成为藏传佛教面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面具主要有羌族面具和挂饰面具,用于表现宗教精神和神化宗教历史人物、动物等,其中又以神和动物最具特色。早在公元7-9世纪吐鲁番时期,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祭祀仪式中,民间舞蹈中就有模仿动物的场面,当时就使用面具。后来,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寺庙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佩戴面具的宗教仪式舞蹈——羌族舞。喇嘛们在舞蹈中,戴着面具、穿着服饰,用藏族传统乐器扮演神灵,驱魔避灾,祈求平安幸福。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格鲁派羌舞历史悠久,经历代班禅大师的努力而流传至今,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舞的面具种类繁多,有的代表佛、护法神及其侍从,如密宗中的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等,面具的面貌有平和、愤怒之色,以凶猛之色较为常见,表现出威严、凶猛、斩妖除魔的威力。还有一种宗教面具,专门悬挂在寺庙中供奉,以香火供奉,并遮风避雨,因此,许多制作精美的面具得以完整保存。它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和寺庙的兴建息息相关。

据记载,萨迦寺供奉的玛哈嘎拉面具,是由一位印度上师代代相传,最后传到萨迦第一世萨千贡嘎宁波,作为萨迦派供奉的神祇,悬挂于寺院之中,也是萨迦羌舞的主角。

0 阅读:0